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2.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民政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但继恩 《学习月刊》2009,(10):75-7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湖北是高教大省,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将高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湿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突出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为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历史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过去对发展速度的要求转向对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坚克难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突出强调数量和质量、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2,(5)
2001年5月15日在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前不久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座谈会上,江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次新的学习”,“全党都要加紧学习,加强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对全党,特别是各…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一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对我国加强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全面提升兵团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创新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跳出社会治理看社会治理,这样才能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选择、新的路径。科技支撑即是一个重要切入点,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助推器和鲜明标志。研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也是"  相似文献   

9.
杨世文  雷鸣 《新视野》2006,23(4):56-58
能力建设是指各级各类主体为了开发人的潜能而展开的能力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活动过程,以及作为个体主体的人树立能力价值观,养成能力型人格,增强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能力的过程。能力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完成具体任务而进行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使人最终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并使一切人的潜能均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加强能力建设,关键是要进行一系列创新,即确立以人的能力为本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人的能力的开发、使用和激励机制;通过组织结构、层次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创新,建立能力型组织;实行以能级制为核心的能本管理;摒弃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贵阳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确保社会安定祥和具有十分突出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贵阳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为切入点,总结贵阳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经验与做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阳市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一、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贵阳实践贵阳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及全国从整体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三大典型培育城市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杭州“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时强调,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应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大多数是把其作为个体来进行的,强调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相对忽略其作为社会中的职业群体所应具备的社会属性。高校辅导员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放在社会分工大体系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社会分工的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对其进行内涵界定和逻辑关系厘定,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发挥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重要作用,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和社会自治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人人",既强调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治理主体,均有参与的责任与义务,又强调人人共享社会治理成果的价值理念,是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相统一的有机联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规律深化与拓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点从群众下单出题与党委政府接单办理、打破"体制内外"利益壁垒、营造良好治理软环境等方面着手,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思考与运用》2006,(1):22-2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巾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指出.要熏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巾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北碚区委宣传部结合部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增强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做党和人民放心满意宣传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2,(12):44-45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阑防和军队现代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基层民主实践,是推进基层治理的制度创新。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更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个素质”与“三个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目标。其中第三项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三个素质”、“三个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的命题,重点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党的建设科学化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的密切关系。党的理论建设科学化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并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方式科学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途径,要不断完善党的决策机制,健全法律体系、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