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据了解,目前农村一些老人活动室已经变成了麻将室,老人们凑到一起,就是打麻将,有的还下赌注,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而一些棋类、球类、舞蹈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却与老人无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老人受自身观念的影响,对文体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跳舞、打拳是城里老人干的事,乡下人也就是打打麻将而已;二是受场地、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农村的老人活动室不外乎几张桌子、几副麻将,老人们别无他玩,只能是打打麻将。因此,打麻将就成了农村老人的主要活动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气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更难适应新…  相似文献   

2.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3.
靖开媛 《当代党员》2006,(12):44-45
“要让所有和我一样的老人都得到关心和帮助!”这是黄索华老人在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黄素华住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是一位孤寡老人,90多岁的她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从1998年生病以来,老人就卧床不起,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派专人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去年1月初病逝。黄素华老人去世后留下拆迁过渡费13000余元,因感激居委会7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临终前将她的遗产留给了社区居委会。  相似文献   

4.
封面人物     
《求贤》2007,(7):M0001-M0001
徐宝宏,现任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护理三科科长。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年,她在护理工作岗位关心老人、爱护老人,默默地为老人奉献爱心。在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辛勤守护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代替了上千位子女为老人尽孝心。她管理的护理三科多数都是卧床的老人。为了提高卧床老人的生命质量,减少肢体功能的衰退,愉悦老人身心,她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老人的生活困境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村老人子女外出流失、农村养老模式单一、农村养老设施缺乏、农村老人关爱照料缺位等原因,当前农村老人生活困难重重,面临数字生活不适、物质生活拮据、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空虚、健康问题突出、社交生活受限等困境。对此,应提升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化解农村老人留守问题、开发农村养老新模式、营造农村爱老孝老氛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从而逐渐破解农村老人生活困境,不断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84岁的林萍老人这几天病了,饭不爱吃,觉不愿睡。吉林市北山公寓的护理员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她想吃点儿什么,喝点儿什么?可老人就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不说话、护理员找不着能使老人开心的办法,就想起一个人来:“让你姑娘来看你吧。”林萍老人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一会儿,一位女同志领着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赶来了,拉着林萍老人的手问寒问暖.当得知老人头晕、腿抽筋时,就马上到医院给老人买来药,侍候老人把药服下去。周围的人看到林萍和她又说又笑的,都高兴地说:“姑娘,你这几天没来,老太太惦记得够呛。”林萍老人笑呵呵地…  相似文献   

7.
1995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5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数百名全国健康老人,后又从这数百位SO岁以上、身体健康、事业卓有成就的健康老人中,速选出48位全国最佳健康老人。我们采访的原财政部文教司副司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言老人即是这48位老人中的一位。~位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的IO岁小女孩曾说:“刘爷爷的眼睛真亮!”这位聪明的小姑娘算是抓住了刘正言老人最主要的特征了。老人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的人生之路,展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命图画。与他交谈,读他的人生,方知刘正言老人不仅…  相似文献   

8.
1992年,年仅24岁的宋桂玉来到莱西市老年福利公寓,当上了一名专职服务员,照顾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好这些老人不容易,让每个老人都满意更不容易。但是,宋桂玉却做到了,而且赢得了老人们的齐声叫好。16年来,她与100多位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俺的好闺女”。  相似文献   

9.
去年8月27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和女儿在某大型超市购物后,乘免费班车回家。途中,母女两人因为一点琐事与同乘该车的老人乔某发生口角。老人下车后。这对母女不依不饶地追了下来。在老人宣称自己有心脏病的情况下。这对母女依然时老人进行推搡和漫骂。行至一书店门前时,被纠缠不休的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周某母女被当场抓获。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4):26-27
随着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逐渐增多,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现拥有600家爱心护理院的目标,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漯河,有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本着“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秉持“尊重老人的今天就是尊重自己的明天”的理念,把老人当亲人,把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护体现到工作中,用真情感动老人,细致入微地为老年游客服务,获得了老年游客的广泛好评。她就是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的原素琴。  相似文献   

12.
照顾老弱孤支书称爱民如身应县大黄巍乡西辛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喜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心头,悉心照料79岁的老人周文润安度晚年,如同亲子;每日劳动之余,为老人做饭端茶、洗衣端更。老人自以为连累了支书,两次欲悬梁自尽,张玉喜发见后,含泪劝慰并搬来与老人同住。老人...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4日上午10时,灯塔市西马镇敬老院来了10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敬老院的安排下,他们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作了血压、心肺等常规检查,并耐心讲解了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和老人饮食起居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听了这些讲解,老人们高兴地说:“你们检查完,我们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14.
厉云婷的出现,解决了唐菊英老人的难题。去年8月15日,厉云婷出现在老人家里,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而唐菊英无须为此支付费用。这是宁波开展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相似文献   

15.
鲁曦 《党风与廉政》2002,(12):19-20
在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官渡村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失明多年的75岁的梁桂花老人重见光明了,重见光明的梁桂花老人逢人便讲:“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这可多亏了咸阳市委张立勇副书记啊。”亲人般的呵护、关怀2001年4月17日,张立勇副书记带着妻子驱车来到马庄镇官渡村梁桂花老人家里,张副书记对失明多年的梁桂花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带您到医院看看眼睛,您说怎么样?”老人脸上现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我这眼都十多年看不见了,怕是不好治了。”“我们去试试看吧。”于是,张立勇和妻子搀扶着老人上车,…  相似文献   

16.
李大爷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他没有再婚。他既当爹又当妈地把独生子养育成人,在市里为儿子购置了新的房产,并资助儿子成家立业。儿子娶妻生子后,李大爷本想和儿子一同居住,享受孙子绕膝的天伦之乐,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谁知,儿子却一直让他孤居农村老家,很少去看望他。年老体弱的李大爷由于不能参加劳动,又没有经济来源,常常缺吃少穿。生病了,也得不到儿子的赡养。亲戚和村委会干部多次给李大爷的儿子打电话要求他照顾老人。其儿子非但不听,还嫌老人给他丢面子。面对无奈的老人,村委会、乡亲和亲戚们便时时给予接济,有的还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吃饭,帮老人洗衣服。李大爷去世后,儿子回来处置老人留下的房子、电器、家具等财产,村委会认为李大爷的儿子遗弃老人,已经丧失了继承权。那么,李大爷的儿子到底有没有继承权?如果李大爷的儿子丧失了继承权,李大爷的遗产该归谁呢?  相似文献   

17.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18.
《党的生活(河南)》2014,(24):F0004-F0004
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会是由宏丰集团发起,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专门为失独困难老人服务的全国性基金会,宏丰集团董事长韩学臣任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成立半年多来,已先后在北京西城、四川北川、河南濮阳等地与基层民政部门和街道社区一起,开展了救助失独困难老人的试点工作,投入资金近百万,救助失独困难老人5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正>丁亚华是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的夫人,也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2016年3月,为充实新四军第七师含和独立团旧址纪念馆的内容,笔者有幸进京登门拜访过丁亚华。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精神矍铄,和蔼慈祥,回忆起当年在含和战斗的峥嵘岁月,老人十分动情,甚至还热切地打听含山县一名当年掩护新四军的石姓老乡的下落。不幸的是,同年12月,噩耗传来,老人驾鹤仙去。我含悲忍泪,代表老区人民参加了告别仪式。笔者现把所了解的丁亚华老人的点点滴滴,撰文一篇,作为心香一炷,遥祭老人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新郑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景禹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被当地百姓誉为“群众的好依靠”。2000年元月,春节即将临近,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粒像尖刀一样向人袭来。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吴景禹走进办公楼一楼大厅,发现一位老人满面愁容地坐在冰冷的地上。他连忙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并把老人领到办公室,给她倒上一杯开水。老人嘴唇抖了老半天,终于说出了原由。老人叫李美英,河南焦作市郊区九里山乡农民,1996年7月卖给新郑市辛店镇靳某水泥,靳某欠老人货款7600元,经数次催要未还。老人1997年起诉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