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力 《法庭内外》2006,(1):34-35
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是存在着天然血缘关系的、最近的商系血亲关系,他们的关系具有不可改变性,即使父母离婚,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仍然存在。然而,就足因为父母的离婚,一个个不幸的孩子才会卷入到各类抚养纠纷的漩涡,懵懂之中成了原告或者被告。  相似文献   

2.
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是血亲关系,生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不得免除。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姻亲关系,继父母对未成年继子女的抚养义务虽不是法定,但多年来已形成事实抚养关系且继父母离婚时仍约定继续承担抚养义务,那么,继父母事后能否解除其约定的抚养义务,又该通过何种方式解除?  相似文献   

3.
抑郁多米诺     
郑宾 《检察风云》2014,(20):45-47
"我的父母是很疼爱我的,但他们不了解这个病,认为抑郁症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样,只要吃药,就会好了",谈到家人,周伟痛苦地对承办检察官低语:"他们只给了我物质上的支持,但精神上的,从来是没有……我感到很无助……"抑郁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从表面上我们未必会发现他们与我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经受着我们无从了解的挣扎与无助。  相似文献   

4.
我的“套路” 我很少跟别人提起小时候的事情.我出生得太早,医生说我先天严重不足.我确实和一般的孩子不同,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4岁的时候只能说半句话,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说不出整句话来.由于没办法与同龄小朋友交流,我越来越害怕在人面前说话,因为那样会被人嘲笑.久而久之,我变得越来越孤僻,语言能力几乎停滞了.这让我的父母十分着急,但他们又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江淮法治》2012,(6):57
上期答案:《小赵有权要回被收养的孩子吗》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这就是说,即使父母离了婚,也不能因此消除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离了婚的父母仍有抚养  相似文献   

6.
沪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父母去世时留下我们兄弟姐妹4人,还留下一套房子。作为长子,我父母去世前都是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的,由我为他们养老,安排后事。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1,(9):59-59
我出生后,父母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将我丢弃在一家医院门口,后来警察将我送到了当地的民政部门。我7岁的时候,一对夫妇通过民政部门收养了我。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并找到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前不久,我的生父母找到我,要求我尽赡养义务。在遭到我拒绝后,他们将我告上了法院。他们的理由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一项法定义务,虽然他们没有抚养我,但我仍然应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请问他们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8.
《法制与经济》2003,(8):63-63
编辑同志: 刘某和父母因某些原因发生矛盾,因而声称同父母“脱离关系”。请问:刘某这种说法有法律效力吗?以后他与父母还有权利义务关系吗? 李伟李伟同志: 从法律的角度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可消灭的(子女被他人收养者除外),不论  相似文献   

9.
姚婕 《江淮法治》2014,(8):23-23
我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父母等我回家的情景。那天是周末,本应是我回去看父母的日子。转过墙角。看见衰老的双亲并排坐在老屋屋檐下。伸着脖子,凝望我回家的路口,那模样不禁让我酸楚不已。父母含辛茹苦倾其毕生培养了我,现在他们已经老了,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也该是我孝敬他们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立法上对于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做出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异源人工授精生育子女与父母之间属于一种新型的、不可以通过人为方式解除的父母子女关系。对于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知情权的问题,有必要在保证捐精者隐私权的前提下赋予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知情权,这也是对其人身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9日,我接待了两位当事人,听了他们的简单叙说,得知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但有个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希望公证能帮他们解决久拖未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循序渐进中越来越好,父母在N次的搬迁中虽有苦辣与不舍,但他们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更见证了我们一步步地走上了幸福之路。父母今年都64周岁了,一次次的搬家让他们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搬家是生活中的大事。那时,职工宿舍是僧多粥少,在排队等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我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父母等我回家的情景。那天是周末,本应是我回去看父母的日子。转过墙角,看见衰老的双亲并排坐在老屋屋檐下,伸着脖子,凝望我回家的路口,那模样不禁让我酸楚不已。父母含辛茹苦倾其毕生培养了我,现在他们已经老了,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也该是我孝敬他们的时候了。我的家庭既平凡而又特殊,特殊在爸妈年岁大,哥哥身体差,难以当家理财,嫂  相似文献   

14.
教育TIPS     
《检察风云》2013,(11):75
作为父母,当你们有这些情况时,需要引起注意了:对孩子的某些特点特别敏感;特别不能忍受孩子的某些特点;对孩子的某些特点特别欣赏;完全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努力想纠正孩子的行为却发现越来越糟;亲子之间无法沟通。如果我是这样的父母,怎么办?如果你恰巧是这样的父母,那在你前面就有两个功课需要做:一是处理自己的情结,二是重新认识孩子。  相似文献   

15.
从民法角度看,肖志军事件所包含的当事人有李丽云苓人、肖志军、医院、李丽云的父母。卫生局不属于本案中民事关系当事人。各当事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他们各自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肖志军与李丽云构成法定代理关系,肖志军未能做出理智判断,造成李丽云死亡,属未尽代理职责,应承担侵权责任。医院未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不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逼迫父母放弃二胎,或许只是极端个案,与个别孩子极端自我与自私的偏激性格有关。但是,独生子女尤其十来岁的孩子,对父母再生一个持排斥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也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条件,也曾与孩子沟通过关于生个弟弟或者妹妹的话题,孩子第一反应便是"不要"。对此,也问过一些情况类似的父母,孩子的反应基本相同。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害怕再添一个孩子,会分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甚至改变自己的优越处境,失去宠爱而被冷落,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7.
编辑先生: 我是一个刚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女大学生。最近我思想十分苦恼,因为我正与分配在外地工作的大学时的同学黄某恋爱,可父母反对。于是,他们经常私拆黄某寄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仍然在城市打工谋生,这些农民劳动者与工作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若他们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伤亡,是应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问题,还是应进入工伤认定程序来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9.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11,(10):56-56
编辑同志:我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一名6岁的女孩在哭泣.得知她自行外出迷了路.便陪同她在原地等候她父母来找。等了2个小时未见其父母.我就将其带回家住宿。第二天我就报告了派出所.民警进行登记后说由他们来负责寻找孩子的父母,并希望我继续帮忙照看。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诉讼越来越频繁,在这些诉讼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诉讼中的焦点。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法律关系、民事关系还是行政关系应如何构建高校法律制度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模糊给法院审理、高校管理带来一定困惑,为此,笔者撰此文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