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伊拉克战争看战争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拉克战争突破了战争法的许多规则,但战争法的作用不容置疑。战争法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等各种主、客观条件仍然存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影响,战争法在未来战争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说明美国是最喜欢用武力处理国际关系的国家。战争的伤亡会影响美国的民意,反战的民意进而会影响政策的实施,甚至影响总统竞选连任,但不会制止战争。  相似文献   

3.
亓成章  赵磊 《理论前沿》2003,(12):26-28
从战争性质上分析伊拉克战争,确实是美国这个年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古老的发展中国家伊拉克发动的一场出师无名的非正义战争。这场非正义战争,一旦在美国淫威驱使下被“合法化”,将会对冷战后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不是反恐战争,而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由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一场新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既暴露了美帝国主义权势的极其有限性,同时也反映出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分析工具,把国际关系的历史考量与理论阐说结合起来探讨时下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伊拉克战争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实际上,当前比较流行的六种有关美国战争动机的学说既有真伪之分,也有轻重缓急之别。而伊拉克战争的速战速决并没有使美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战争的可能结果与美国发动战争的动机相去甚远。历史将会证明:伊拉克战争不但没有使美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反而加剧了它的衰落。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论题 ,伊拉克战争使这个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同传统的战争相比较 ,今天的战争是处在媒体信息战条件下的战争。战时的媒体要服从战争进程和战争目的的需要。从伊拉克战争透视西方媒体的作为 ,使我们看到西方的新闻自由也必须适应战争需要 ,随时作出自我牺牲 ,是相对的有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战争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技术战争有脱离现有战争法的可能,但不会完全摆脱战争法的调控,战争法将在高技术战争与现有战争法的矛盾斗争中谋求发展.因此,在我国的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克服战争法虚无主义和迷信战争法的思想,正确看待战争法的作用.在积极参与战争法创制的同时,还要认真进行军事准备.在战争中也要抓住有利时机,依据战争法展开政治上的揭露、军事上的报复、战争犯罪的国内惩治,争取战争的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法律战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两年之后,从武装冲突法的角度检讨美国发动和进行的这场战争,我们发现,它全面违反了武装冲突法关于使用武力、作战行动、人道保护的规则,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尽管美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国际法上漏洞百出,破绽很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和谴责,为其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设置了新的障碍,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是当代局部战争的典型战例 ,是当代强权称霸战争的活标本。美国是当代公认的霸权主义强国 ,冷战结束以来 ,在单极战略思想的驱动下 ,对一系列国家悍然动武 ,其所发动的战争从理论、样式、结局等各个方面不断出现新的发展和演化。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的战局 ,在仅用两个多月取得了战场的军事胜利之后 ,一年多以来出现了非常复杂的状况。因此 ,非常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伊拉克战争 ,准确分析当代霸权主义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为国家战略决策建言 ,为新军事变革献策。我刊已积累了一批有关伊拉克战争研究的稿件 ,作者从战略、战术、国力、军力、历史、文化、宗教、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展开论述 ,其中不乏探讨深入、见地独到的观点 ,在此选登两篇其观点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 ,冀能对读者起到启迪之效。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历了"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9·11"事件后,世界进入"后后冷战时代"."后后冷战时代"具有包括大国冲突"退场"、多极世界形成、世界多样化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政治主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二战前斯大林对外战略的基本特征是“双重对外战略”,即“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在实践上则集中体现为二者交错进行,前者让位于后者,且在“和平共处”中由“集体安全”转向“中立自保”,结果失败。“世界革命”反映了斯大林的世界理想,“和平共处”则更多地体现了斯大林的国家主义,战略的转变是国际形势变幻的结果,也是斯大林对外政策双重考虑的产物。“双重对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造成了许多不好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尊为"兵学圣典".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开始的美国禁毒运动主要以州或市为单位进行,《1914年哈里森麻醉品税法》颁布后,联邦层面上的禁毒活动方告正式启动。在半个世纪后,尼克松总统挟超级大国之威,以"毒品战争"(WaronDrugs)的全新禁毒理念,从外交、法治及治疗等方面对毒品施以全方位的围剿。至今仍在进行的"毒品战争"是美国百年禁毒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阶段,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禁毒运动都烙上了深刻的印记。无论其成败如何,观其成因并借鉴其经验与教训对制定今日的禁毒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后,"裁减旧营"以强国御侮,成为清廷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光绪帝制定了"裁减绿营七成、勇营三成"的方案,遭到了各直省督抚、将军的消极抵制与公开反对,裁兵计划终被搁置。  相似文献   

17.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并不是靠几次突击就能解决问题,要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严打整治斗争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囿于时代的限制,孙子的军事经济理论还有不少局限性,但其中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赋改革以及战争与物资奖励思想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有益于我们把握古代军事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武汉抗战时期是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时期,国共两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都十分重视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立法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在立法形式、立法原则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抗战初期的时代特点.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抗战法制史、社会史的认识,并对当代的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关乎国家在建设时期"中心任务"的抉择,是建国60年经验总结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与之后,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不同统筹观(即从"战争格局论"到"和平与发展论";从"要准备打仗"到"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巨大变革),对国际政治、尤其国内的建设格局以及台湾问题的处理方针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抚今思昔,在改革大势下,我们全面肯定邓小平的全局统筹观;继往开来,在历史镜鉴中,不等于轻率地否定1978年改革以前毛泽东的大局统筹观,这是历史的否定之否定,是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