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公诉引导侦查取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诉是指公诉机关依据法律在法庭审判中充分展示侦查活动取得的证据,来揭露和证实犯罪 ,以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的过程。公诉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诉机关取得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二是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二者缺一不可。既然证据在公诉过程中有 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探讨公诉与证据的取得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公诉案件来说,提起公诉之前,证据主要是依靠侦查活动取得的,即侦查取证。那么公 诉与侦查取证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公诉应该引导侦查取证的进行,侦查取 证应以公诉为中心展开。一、…  相似文献   

2.
检察引导侦查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察机关具有法律监督机关和公诉机关的双重身份,使其 有权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又可以基于指控犯 罪的需要,引导侦查机关确定正确的侦查方向,全面、准确依法 提取和固定证据。检察引导侦查,不同于停留在理论设想中的检 警一体化,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3.
公诉是现代各国追诉犯罪的主要方式,公诉的证据标准是控诉机关行使权力时重要的标准。公诉证据标准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起着履行公诉职能、引导侦查、统一公诉和保障人权等多种功能。随着我国对证据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公诉证据标准日益成为法律界以及检察机关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诉引导侦查成为司法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司法工作创新的热点,但是,受立法的限制和理论上的困乏,以及侦查机关接受引导的疑虑,公诉引导侦查的实施方式往往是通过同级检察院和公安局会签文件,用以固定引导的方式和范围,而未见各地侦查诸机关有首倡公诉引导之举。除了五篇硕士论文以外,国内公开发表的公诉引导侦查方面的论文,无一例外是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所撰写。这说明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下,公诉引导侦查仅限于检察机关单方面的兴趣。那么,公诉与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之间的引导与协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究竟怎样,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杨河 《法制与经济》2009,(24):57-59
作为公诉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着查清案件客观事实,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的客观义务。为了保障公诉机关能依客观义务的要求有效进行公诉,法律赋予其侦查权,此权力附属于公诉权,理应随公诉权而在诉讼的各个阶段行使。因此,提起公诉后,公诉机关为实行公诉的必要,仍然可以开展侦查;为了保障被告人权利,公诉机关应当进行有利于被告人的侦查;为了保障审判的顺利进行,应当允许公诉机关采用任意性侦查;强制侦查原则上应当由法院许可之后才能采用。  相似文献   

6.
谈公诉自侦协作配合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公诉引导侦查机制,及时完善固定相关证据公诉部门与自侦部门加强联系,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交流各自的工作体会和经验,就具体案件的证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增进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通过公诉的引导,使自侦部门更好地甄别和搜集证据。通过交流,自侦部门改变了以前重案件侦查,轻审查起诉的观念,质量意识、证据意识进一步增强,主动将侦查工作的方向定位在为公诉部门指控犯罪提供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客观性的证据上。公诉部门也改变了过去围绕案卷坐堂办案的模式,从公诉的角度对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41条、第162条,分别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依法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提起公诉的案件、作出有罪判决的案件的证据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的规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退回补充侦查是公诉部门与侦查部门依法解决案件补充侦查证据问题的诉讼活动。实践中时有出现公诉部门将案件退回侦查部门补充侦查并不能根本解决案件证据存在问题的现象。退查会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退回补充侦查在“文来文往”的基础上加入“人来人往”的内容,通过加强公诉、侦查双方沟通、配合,强化公诉引导侦查,保证退回补充侦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诉书是检察机关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阶段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罪事实、涉案证据、适用法律的最后认定.是确认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合法性及巩固侦查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审判机关审判公诉案件和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的具体依据,关系到案件的质量和检察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技术侦查指利用专门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将技术侦查纳入到基本法律的立法规制中,技术侦查材料被赋予了证据的合法地位.公诉机关应从证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关联性角度针对技术侦查证据的特殊性加强证据审查,积极探索技术侦查证据的审查规则,对违法取得的技术侦查证据应当严格排除,以保障辨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刘穗坚 《法制与社会》2010,(33):28-28,36
高质量的侦查取证是成功地支持公诉的基础,侦查阶段收集证据时应注意全面、合法、及时,更好地为支持公诉服务。另外,加强侦诉联系,充分发挥公诉部门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作用,是达到侦诉共同目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2.
第一,侦查人员疏于搜集行为人自首方面的证据材料。 绝大多数承办案件的侦查人员向公诉机关移送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情节采取了避而不谈的做法,而当公诉机关向侦查机关承办人员询  相似文献   

13.
一、公诉指导侦查的理论依据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法官不再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和交换意见,使得检察机关承担举证工作的风险性加大。从诉讼效益、证据风险、公诉的社会效果、公诉人的荣誉等各角度出发,加强公诉机关与自侦部门、公安、安全机关在侦查过程中的交流、协商是势在必行的。公诉指导侦查正是适应新的需要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侦查环节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对案件进行把关,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变事后审查为事先提供决策性意见,使二机关的控诉地位在工作制度上形成紧密联系符合现行司法制度的效益和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4.
简言之,"公诉引导侦查"就是公诉机关为有效地指控犯罪,对侦查部门的取证策略、方向、方法进行引领的一项诉讼活动.该制度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开展机制创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诉引导侦查虽然在我国的检察实践中已有数年,但至今仍没有一套统一的制度予以规范,目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5.
新的刑事诉讼法中最为突出的亮点就是有关证据部分的修订,例如对于律师的会见权及阅卷权利的全面放开、对于证据的种类、举证责任、非法证据排除、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等等规定,如何应对有关证据的规定变化后产生的挑战,实行公诉引导侦查是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立足本地区公诉引导侦查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对这一新型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力争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晋琼 《政府法制》2012,(35):56-56
退回补充侦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认为需要进一步侦查,以弥补侦查过程中有关犯罪事实、证据等方面的瑕疵与缺陷,以确保公诉权行使的正当,同时也是实施法律监督职能的一种具体方式。正确、规范地适用退回补充侦查,对于保障公诉案件诉讼质量,加强对侦查机关(部门)的法律监督,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机关侦查尚处于各地各自探索的状态,主要形成了由检察机关的内设侦查监督机构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和公诉机构全程介入、引导侦查的模式,但仍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做法。本文将就检察引导侦查究竟该确立哪种方式,并针对引导侦查中出现的新旧问题,结合各地实践中的做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从诉、审关系上看,是加大了控方的举证责任,从侦、诉关系上看,则是强化了公诉机关对侦查机关的侦查监督力度。这对承担指控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的公诉检察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公诉部门的检察人员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走出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识误区,坚持客观公正义务,树立证据裁判意识,遵循程序法定原则,强化侦查监督,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真正发挥以程序正义保障实体公正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邓尧 《中国律师》2010,(11):18-20
我国目前对商业秘密刑事犯罪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补充的起诉方式。实践表明.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公诉方式为主的规定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都是由权利人向侦查机关举报并提供证据。大多数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因为证据难以认定等因素夭折;而自诉案件作为补充形式也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我国商业秘密案件采取公诉方式的弊端,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诉工作由审查案件和出庭支持公诉两个方面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出庭支持公诉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前置阶段的疏漏,也就是案件审查阶段的工作存有缺陷。当前,审判机关对证据采信的标准逐渐提高,而侦查机关的办案质量相对滞后,其所提供的证据形式相对欠缺,甚至有的证据就其合法性、客观真实性均不符合法律规定,达不到出庭接受质证的要求。而审查起诉部门作为联结侦查、审判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其审查证据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