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杜  周师 《学理论》2009,(5):59-60
转型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开发现代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经济能量:开发转型期涌现的众利益群体的主体能量;开发现代文化能量,以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开发法制能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基本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其根源于法律意识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条件的巨变。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基本矛盾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矛盾;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司法权"疲软"之间的矛盾。而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司法权"疲软"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转型期兴起的"中间阶层"是现代化价值观的积极主体。他们会使中国由传统而现代,因为传统文化而有尊严,因为现代性而有力量。中间阶层对职业有着积极的坚持与笃敬,将推进与培养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期。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是转型期的"能力悖论"困扰着中国政府能力的提升,突出表现为政府能力弱化严重,大量的政府能量流失、突出的能力错位、相当的能力惯性与惰性、明显的政府能力结构失衡和新的政府能力供给不足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需要系统规划、综合整治,治防结合、固现拓新和明确取舍、转化转移,优化政府治理,以动态平衡的政府能力供求有效地推进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4)
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多民族国家,而中国文化又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自古就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中,凝聚出了蕴含着丰富政治稳定思想的政治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处于矛盾凸显区和多发期,需要我们寻找到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的政治稳定观,从而成为维护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一个理论认知前提在于指认并论证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于不能应对转型期中国的新情况和新局面。同时,一种变化中的文化理念正在形成,这无疑提供了一个中国文化重塑的大好契机。重建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与接受的过程,而是在传统与当下的文化之间真正找到一个切实的关联之处。在这样的认知与论证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贯通,并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而现实中的文化也因此获得了理论依托,重塑的根基更加牢固和深厚。  相似文献   

7.
靳凤林 《理论视野》2011,(10):33-36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技理性、多元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成与发展的四大动力因素,其中,市场经济在这四大要素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市场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然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迅猛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8.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因国家目标转变 (现代化 )和选择市场取向的“一场革命” ,中国社会变迁步入新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变化 ,不仅具有社会结构发生局部性变迁的性质 ,而且引发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政府主导的社会流动。虽然伴随转型期社会顺态发展的社会流动 ,客观上支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并体现出尊重人的价值选择的社会进步 ;但是 ,与社会结构局部性变迁相联系 ,社会分化的异质性、不平等和社会地位多样性 ,也从转型期社会流动及流动文化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何鹏  郭聪 《学理论》2012,(16):167-168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国内传统文化艺术正遭受西方文化意识的侵蚀,我们要掌握文化领域里的领导权,在建筑艺术领域就要复归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分支的音乐文化,在"文化兴旅"的大背景下,与旅游的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能量,实现音乐与旅游的双赢。哈尔滨音乐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其繁荣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步,具有旅游开发的明显优势。从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概述了中外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做出基本判断,同时分析了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而提出了推动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戴凌云 《学理论》2013,(11):267-268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开发和建设丰富的设计文化资源,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与设计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加强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更能融入时代以应对国际化进程下现代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状况 在目前的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随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异常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3.
周建国 《学理论》2012,(9):37-38
王蒙的《青狐》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这一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表现了转型期社会文化的深重矛盾。《青狐》蕴涵了作家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历史和时代文化信息,应更好地评判它的社会价值,更全面地丰富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学理论》2010,(2):119-120
鲁迅与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联系,在当下鲁迅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鲁迅在审美现代性谱系中与其西方先导的"家族相似性"特征,而忽略了他的特殊性。实际上,鲁迅活跃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期的中国知识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对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构型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可以将他的思想界定为中国本土化的审美现代性思想。本文即以鲁迅"中间物"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主义思维模式是怎样"构型"鲁迅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的根本权利之一。保障民族文化利益,关系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现代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这是中国近20年来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要经历的自然过程。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整个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和变动。但是,应该看到,当中国处在这一重大转型期的时候,世界(国际社会)也正处于一个更大的转型期──由工业化社会(时代)向信息社会(时代)的转型。也就是说,中国将实现空前的大变革,世界将经历一场历史性大变动,中国的转型期恰好与世界的转型期相交叉。同时,中国人在经过两次思想大解放、大转换之后,在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4)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培育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从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生命力的现代价值以及培育传统文化的措施。旨在探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育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不仅在精神领域,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拥有巨大的能量:城市文化通过刺激消费,促进商品流通,实现城市经济附加值的提升;通过文化资本的运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源结构影响或改变产业经济结构和模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融合,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延续、城市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会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转型期的不稳定由多种原因构成且有其明显的特点。处在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应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之路:深化对转型期社会稳定问题的理解,实现由控制型稳定向流动型稳定转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治理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深化对社会矛盾和国情的认识,实现由富国到富民的转变;加强社会信息通道建设,使网络管理实现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官场小说权力叙事中的焦虑状态引人瞩目,并突出地以一种"错位的焦虑"呈现,它是社会转型期的症候反应,既表现为传统权术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融合,也表现为权力与利益所展开的恶性角逐,这种权力叙事的书写显示出官场小说尚缺乏深邃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