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建江 《奋斗》2006,(1):62-63
近日,偶翻史料看到两则典故,颇为感慨。一则是:三国时期,陆绩任郁林太守,因其为政清廉,没有家私积蓄,在调离时,想到归舟太轻,恐难渡海,遂上岸取石压之。这些取压空船的石头极为平常,却被后人保存下来,并命名为“廉石”,意在缅怀其廉洁,并昭示后人。  相似文献   

2.
策划导言: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安".这些古训被历史无数次验证、千百年相传.它是经历者的感慨,是对后人的告诫,今天听来依然中肯.  相似文献   

3.
章慕荣 《党史纵览》2003,(11):17-18
徐向前元帅生前转战南北,战功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奇闻轶事.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就广为流传着徐向前活捉"老上司"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在古代,古人常以"咬菜根"喻指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发愤图强的精神,这给后人以诸多启迪。例如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论菜》中说:"若自一品以上至于公卿,皆得咬菜根之士,则知职务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他把"咬菜根"与为官当政联系起来,认为做好父母官,必须"咬菜根"。明代兵部尚书于谦,荣于俭素,耻于奢靡,  相似文献   

5.
据唐史记载,唐朝历经九十多年的奋斗,到唐玄宗前期,出现了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期,即"开元盛世".玄宗李隆基欣慰道:"吾貌虽瘦,但天下肥矣!"这虽然是封建皇帝的夸耀之辞,却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值得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6.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工作和生活常有个努力的目标、标准或参照,古代思想家一脉相承地主张"师乎其上"。《易经》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论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后人对"师乎其上"的思想又有很多发挥,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现在理解和运用起来也有很多发展,值得仔细品味。"师乎其上"首先是做人的原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独立王国论"是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尽管它的提出带有时代的阶级烙印,在实践中几经遭受曲折,但同样为后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如何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这一问题的艰辛探索上作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彭苏 《红岩春秋》2022,(2):39-43
浦代英原名浦黛英,是云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的女儿,红7、红10军团政委乐少华的夫人,邓小平夫人卓琳(浦琼英)的姐姐.1952年乐少华含冤自杀后,浦代英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文革"中饱受打击.她晚年写下回忆录,向外界披露了她的家族,以及她和小妹卓琳的丰富人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0.
历代侍世之作的奥秘在于含金量高.含金量高要素有二:意与辞.意,又可分为义理与情志;辞,则包括文采和音韵.义理雅正,情志高洁,文采斑斓,音韵铿锵,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的"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四美兼备.文学史就是淘金史,识金史,含金量的评价史.比较文学就是评论、此较作品的含金量.当今的文学作品普遍欠缺的是含金量.许多作品义理失雅正,情志欠高洁,文采少斑斓,音韵缺铿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去浮躁,下功夫,勿贪多求速,做文学作品的拜"金"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因受贿事发已经沦为囚犯的毕玉玺,曾是个麻将爱好者.京津唐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指挥部是这位昔日的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首发公司董事长毕玉玺经常打牌的地方,而张罗牌局并充当"陪客"的则是毕玉玺的行贿人、工程承包商兰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去唯物史观"倾向,其较为典型的观点是"大文化观"与人本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文化问题鲜有明确而系统的阐述,但他们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和研究文化现象的正确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尽管文化问题在当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因而研究文化的"话语"也应当不断丰富化与多样化,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方法仍然应当是我们理解和考察文化问题的"深层语法".  相似文献   

13.
我深知我的罪行已经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危害.这不仅仅体现在影响沈阳地区的发展和投资环境上,更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坑害了一批干部,让他们跟着我犯了错误.所有这些光靠把受贿的钱、物返回来是根本无法弥补的.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沈阳市……我深知,除了坦白交代之外,我已没有机会挽回损失.因此,我愿用亲身经历和深刻教训做反面教材,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但整风运动对"经验主义"的批判,特别是把周恩来当作是"经验主义"的代表则不应该肯定.面对过火的批评,周恩来顾全大局,相忍为党,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情义无价,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有情有义,则是中国人做人必不可少的标准之一.不过,情义并不能代表一切,也不能说明一切,特别是当有人把情义当成遮羞布的时候,就更该对情义打个问号.  相似文献   

16.
《周易》"元亨利贞"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亨利贞"是<周易>的一个著名命题,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有过多种不同的阐释,至今没有一种定论,这表明它本身具有丰富义涵,故能给后人以无穷启示.我们从现代人类文明的深厚背景出发,可以对"元亨利贞"形成新的理解与感受,此亦正是<大学>所说的"日新"之义.现在我们只有依照中国古典文献学强调的训诂方法,充分参考古代学者的训释,借鉴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才能对"元亨利贞"的丰富含义作出全新的挖掘.  相似文献   

17.
萧红,原名张迺莹,"萧红"的笔名始用于其成名作<生死场>,据说是取其"小小红军"之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一般说来,卓有成效的"先优"评选可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如果把关不严或将个人感情掺杂其间,评得不公正、不公平,则可能抑制多数同志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评选"先优"的时候,坚持评选工作的"三原则"至关重要.这就是:第一,评选条件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20.
布什推出"先发制人"战略,旨在借反恐旗号,增强美国对外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并借此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先发制人"战略隐藏着美国进行强权扩张的政治野心,伊拉克战争则是"先发制人"战略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