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监管的实施效果。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须从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公众参与意识及能力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此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辽宁阜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意识状况的调查,发现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在参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参与机会不多,参与渠道有限、参与效果不佳等问题。在生态辽宁建设中,应为公众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且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参与信息反馈机制,使公众参与意识转化为有效的实际行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真正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实施一年多来,重大行政决策中的行政公开、公众参与程度日益增强,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过于笼统原则的制度设计没有改变行政机关的决策垄断地位、行政机关体制内阻力表现明显、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普遍性有效性不足的困境。解决困境的有效路径是:以适度分权和细致分类为原则完善行政决策的协商民主程序设计,以考核、审查、问责为关键建设民主决策的监督机制,以增强意识、培育力量、畅通渠道为重点改善公众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要受到公共决策体制、政治文化、参与成本、参与渠道以及决策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必须积极寻求对策设计,化解制约因素,以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面临着基本法缺位,公众参与内容规定模糊,公众参与方式陈旧,行政决策监督机制欠缺,决策后评估机制及意见反馈机制缺失等困境。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还需要制定基本法律,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创新公众参与决策方式,完善决策反馈机制、事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社会机制的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社会机制从其构成要素看,应包括公众环境意识、信息公开制度、公民的环境权、环保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等;从纵向角度看,应以公众参与为核心;从横向角度看,应包括知情和表达机制等;从其程度的由浅入深看,应由宣教机制、行动机制、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公共决策日益要求吸纳公众参与。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是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以推进公众参与的步骤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化的公众参与程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透明政府的建立已成为一种趋势,透明政府的建设已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但现实中公众参与却存在政务信息前提缺乏、政府官员对其关注不足、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缺乏、公众参与透明政府建设的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使公众能够真正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扩大公众知情权、树立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行政观念、建立和健全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培育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公众的参与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核心与基本途径。政府公信力取决于公众知情权、管理责任感、民主获得感的多少,政府决策科学性、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等要素。当前,公民参与低效,极大地制约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渠道的单向性、政府政务信息的封闭性、官员政务管理的官僚性、公众对政府成就与问题感知差异性。转型期提升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良性的公众参与机制,改革公众参与渠道,同时转变政府的政务模式、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疆公众反恐防暴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总体偏低,政府对防范暴力恐怖犯罪的教育重视和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危机教育专门机构,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建议培育公众反恐防恐的意识与能力,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系统、科学、多层次的危机教育课程体系;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切实提升公众危机参与意识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工作更加艰巨的情况下,让公众参与进来,能够发挥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已经体现在我国环境法的很多制度规定中.但是目前的实际参与状况并不是很理想.而对话性协商民主作为协商民主的一个模型,倡导公众和其他主体平等地参与到一个面对面的协商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自由的发言和平等的对话阐述他们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得到有针对性的回答.这样,将对话性协商运用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公众就可以通过便利的渠道为其他主体提供一些环境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对话,把他们的智慧展现出来.政府部门能够通过与普通公众的对话和协商,扩大他们的信息范围,考虑得更加全面,从而得出更高质量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设计,要实现公众参与的规范化与制度还是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本文论述了实现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还需要解决公众参与的组织化问题、公众参与表达意见的实效性问题、公众参与决策的回应制度建设问题三个方面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公众没有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弊端及参与现状的分析考察,查找公众没有参与到科技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四条建议:建立科技政策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适时进行专项科普活动;举行听证会;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  相似文献   

14.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在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存在着巨大价值。中外立法根据经验及实践制定了多种公众参与的形式和类型。然而在实践中,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根据行政决策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制度,以提高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决策:公众参与的困境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价值,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面临利益表达的组织弱化,高效率参与机制的严重缺失以及参与路径失效的多重困境。提高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公共政策公平性和完备性的重要保证。由于传统公共决策系统的积弊和决策者的官僚主义习气,也由于公众方面受观念和素质的局限,导致我国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的缺失。而公共参与的缺失正是各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政策失误和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通过科学的民意调查、听证会、协商谈判、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以及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参与管理等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是推动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但是在5·16邻水县事件中,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未遵循公众参与原则,公众表达诉求脱离了理性的轨道。5·16邻水县事件反映出重大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缺少公众参与、对话能力失衡、信息公开滞后。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重大行政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提升公众对话能力;同时,面对不同的利益诉求,不能被舆论"挟持"。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关键。公众参与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和科学 ,保障决策的行之有效。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的主体、对象、范围、方式所做的规定还不能令人满意。借鉴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立法的先进经验 ,我们应当通过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协调好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赋予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权利、加强公众宣传、保证信息透明等方式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来看决策公开,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后者有效实施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民主动力。决策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有效性,鉴于此,决策公开不完全等同于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除了应遵守信息公开的通行原则外,决策公开还应遵守其特殊的原则。同样,也应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流程的视角来确定决策公开的范围及例外。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已成为决策者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长期以来决策者习惯于在封闭环境中做出决策相比,目前决策者日益面临着如何在公众参与的环境下有效进行决策的挑战。决策阶段对公众参与的排斥往往会引发随后抵制性的公众参与最终导致决策流产,因此,需要发展出一套管理公众参与的策略来帮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