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家畜皮肤大面积缺损创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 ,由于治疗和护理条件所限 ,常感染化脓 ,又因创面过大 ,上皮难以覆盖创面 ,常留有疤痕 ,影响外貌及局部功能。皮肤移植术能缩短家畜皮肤大面积缺损创的愈合时间 ,有效恢复局部受损皮肤的功能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本试验采用嵌植的方法在牛体上进行自体皮肤移植 ,探讨小皮片的嵌植效果 ,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1 造创手术1.1 人造皮肤缺损创 选用 1头健康黄牛 ,在牛左右臀部剃毛、清洗、碘酊消毒 ,用 84 6液浅麻醉。手术切除皮肤全层 ,创面分别为 11.2cm× 15cm、11cm× 15cm ,并充分止血。…  相似文献   

2.
在兽医临床中常遇到家畜因外伤引起局部肉芽赘生的病例,以往多用利凡诺溶液、双氧水、呋喃西林溶液洗涤,或用硝酸银腐蚀,但效果不好。近十多年来我们试用10~20%硫酸铜浓溶液洗涤赘生的肉芽,获得了抑制肉芽增生的显著效果。在使用时应先以硫酸铜浓溶液洗涤创面,然后撒消炎粉,用绷带包扎。每天处理一次。一般经过7~10天赘生的肉芽即逐渐萎缩,创面愈合平整而痊愈。  相似文献   

3.
角膜上皮损伤,移动健康部位上皮使其覆盖创面,在其保护之下有助于治疗。损伤波及到固有层形成溃疡时,由结膜新生血管形成肉芽组织而痊愈,痊愈后形成瘢痕组织,角膜最后留下混浊和角膜曲率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菌毒敌治疗疥螨病自1988年以来,作者对患疥螨的病畜,采用市售菌毒敌制剂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畜患部皮肤发红,剧痒,经常在墙角或柱栏等处磨擦,进而皮肤出现小结节,形成水泡,破溃后结痂、脱毛。严重时皮肤变得粗糙干裂,出现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5.
猪湿疹的治疗急性型病初患猪瘙痒不安,皮肤出现血疹、水疱,不断有浆液性渗出液渗出,发生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糜烂、结痂及鳞屑等病变。慢性型患部渗出液较少,皮肤粗厚、瘙痒、鳞屑增多等。治疗方法①用中药外洗:防风、蛇床子、苦参、黄柏、川椒、艾叶、槐条各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须癣毛癣菌感染家兔模型,对临床分离的须癣毛癣菌进行基因分型,选用Ⅰ型菌制成孢子悬液,直接涂抹剪毛后的家兔皮肤,观察皮肤大体和显微结构病变情况。结果发现,皮肤涂抹孢子悬液后,大体病变皮肤潮红、皮屑增多,有渗出,形成结痂;显微镜下,皮肤充血,角质层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形成脓肿;皮肤组织进行特殊染色,在毛囊或毛干内有大量菌丝;从病变皮屑中分离鉴定出须癣毛癣菌。上述结果提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须毛癣菌感染家兔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药物对家兔皮肤全层切伤的治疗作用,我们选取24只实验家兔,平均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复方中药组、京万红组、模型组与空白组,对实验家兔制作皮肤全切模型引起皮肤创伤第1天后开始试验治疗。在试验第3、7、14、21、28天,检测实验家兔临床体征、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在创面愈合速度观察中,3组创面皮肤愈合速度为:复方中药组京万红组模型组;在切伤表面渗出观察中,京万红组创面渗出明显,3组创面表面渗出程度为:京万红组模型组复方中药组。在治疗后感染死亡统计中,空白组实验家兔感染死亡率为0,模型组实验家兔感染死亡为50%,京万红组实验家兔感染死亡率为16.67%,复方中药组实验家兔感染死亡率为0,3组试验切伤感染死亡情况为:模型组京万红组复方中药组。在治疗后第21天和第28天,模型组实验家兔白细胞(WBC)数显著高于治疗组与空白组(P0.05),在第14天京万红组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中药组与空白组差异不显著。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第3天,复方中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实验家兔的谷草转氨酶(AST)比活性显著高于京万红组,模型组总蛋白(T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复方中药组、京万红组和空白组,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第21天和第28天,复方中药组、京万红组和空白组实验家兔白蛋白(ALB)质量浓度、T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第14天复方中药组实验家兔的FGF-2质量浓度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显著低于京万红组和模型组;在第28天模型组的NGF质量浓度、TNF-α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复方中药组、京万红组和空白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皮肤全切模型实验家兔的治疗过程中,京万红组和复方中药组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与防治感染功效,在治疗过程中复方中药比京万红效果更佳,能明显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并能显著缓解皮肤全切对实验家兔肝功能和血液中细胞因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10日~7月15日,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河一带的绵、山羊中,爆发一种以皮肤发炎、结痂、龟裂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发病范围广,来势迅猛。为查清病原及其流行情况,我们对病羊进行了诊断性药物治疗试验、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定本病是由金黄色萄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皮炎病。  相似文献   

9.
1999年 2月 ,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某个体养殖户兔群中发生公獭兔的龟头、包皮、阴囊皮肤和母獭兔的阴门边缘、肛门周围粘膜皮肤红肿并形成粟粒大疱疹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食欲、粪尿、体温无明显变化 ;公兔的龟头、包皮、阴囊皮肤和母兔的阴门边缘、肛门周围粘膜皮肤红肿 ,逐渐形成粟粒大的疱疹并破溃、结痂 ,剥去痂皮即露出溃疡面 ,溃疡稍凹下、边缘不整齐、易出血 ,其周边水肿 ;公兔阴囊肿胀、皮肤呈糠麸样 ,龟头肿大 ,阴茎水肿 ;有的病兔的鼻、眼睑、唇等部位皮肤干燥 ,呈鳞片状病变。实验室检查 取疱疹液涂片、…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来用地骨皮散治疗牛疥癣166例,治愈率达100%。 治疗方法 首先将患部剪毛,温水洗净晾干后搽药;地骨皮散的组成:地骨皮100克,硫黄100克,蛇床子50克,枯矾52克,共研细粉,花生油(或豆油)500克煎开,温后混合,患部涂搽;间隔2~3日再涂搽一次,即可痊愈。 病例 莱西县望城镇西贤都村在1981年3月有8头耕牛发现疥癣病,其症状是,病初在被毛稀少处皮肤发红、发痒、脱毛,有小疙瘩,破溃流黄水,结痂,皮肤增厚粗糙或皱褶,随后蔓延到肩部、背部及全  相似文献   

11.
猪湿疹又称湿毒症 ,主要由于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所致 ,夏秋高温、高湿季节多发。慢性型 :患部皮肤粗厚、瘙痒、鳞屑增多 ,在颔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皮肤发红 ,出现蚕豆大的结节 ,继而出现水疱、丘疹 ,破裂后常伴有黄色渗出液。急性型 :皮肤出现血疹、水疹 ,瘙痒不安 ,猪常在树干、墙壁上擦痒 ,导致被毛脱落 ,皮肤上不断有浆液性渗出物 ,感染后呈脓性分泌物 ,并伴有糜烂或化脓、结痂及鳞屑等病变 ,猪常因消瘦、虚弱死亡。治疗 强效抗病毒注射液 0 .1~ 0 .3mg/kg体重肌肉注射 ,隔日 1次 ,连用 2~ 3次 ;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10~ 2 0mL静…  相似文献   

12.
蓝狐疥癣主要是由疥螨引起的 ,疥螨钻进狐表皮挖凿隧道 ,虫体在其中发育繁殖 ,雌虫在隧道内产卵并孵化为幼虫 ,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毛间皮肤上开凿小穴 ,在里面蜕变为若虫 ;再钻入皮肤形成狭而浅的穴道 ,并蜕变为成虫。前进农场场部 1个体养殖户饲养的 3 2只蓝狐中有 12只陆续发病。表现皮肤增厚、结痂、皱裂 ,被毛脱落 ,舌舔、啃咬 ;有的皮硬、出血 ,有的破皮后流出黄水、发出恶臭味 ;病狐精神不振 ,食欲减少或不食 ,逐渐消瘦 ,死亡 1只。发病 1周后来诊。临床症状 狐群先表现不同程度脱毛现象 ,体质下降 ,消瘦 ,多先从口鼻、眼、耳及胸部…  相似文献   

13.
动物皮癣菌病防治试验赵东,董,钱法举(安徽省阜阳市动物检疫站236000)动物皮癣菌病是由多种皮癣真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肤传染病,易感动物有牛、羊、猪、兔等,主要引起动物皮肤发生癣斑、结痂和脱毛,影响动物生长发育,严重者类似诛儒症。近年来我地区牛、兔...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级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体内外寄生虫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体外寄生虫,不但造成实验动物被毛脱落、皮肤结痂、溃疡,且继发感染其它疾病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干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前,控制体外寄生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临床治疗家犬急性湿疹性皮炎3例。患犬有被沥青烫伤史和过量喂食淡水鱼杂碎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心跳、呼吸增数,两下眼睑红肿外翻,嘴及口角的皮肤上皮剥脱,肉芽增生似豆粒状凸出,呈渗出性红斑,阴囊和会阴部皮肤红肿,患犬表现极度搔痒,不停地舐触、搔抓嘴和啃咬会阴部,同时发出痛苦性呻吟和焦燥不安。形成自我损伤的恶性循环。饮食欲减少至废绝,排粪量少而干。  相似文献   

16.
临床症状 涂煤油后犊牛背部大面积发炎,前至肩胛后缘,后至最后肋骨后缘,上至脊椎,下至肩关节水平线,左右侧近乎对称。近脊椎发炎严重部位糜烂有浆液渗出,甚至局部化脓,浆液流处结痂。皮肤肿胀指压吕捏粉样,边缘不整。犊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痛苦拒触,发炎局部散发出强烈的煤油气味和腥臭味。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10月 13日至 11月中旬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乡 6个村和靖远县大芦乡、高湾乡 5个村的部分驴发生一种以皮肤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疫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 ,至 2 0 0 3年 11月 9日 ,这11个村的 936 1头驴中 ,共发病 75 6头 ,发病率为8% ;死亡 2 3头 ,病死率为 3% ;病重淘汰 8头。1 临床症状初期病驴的四肢、头部、颈、胸侧、腹侧等处出现串珠状蚕豆大小的硬结节 ,由于被毛覆盖 ,用手触摸才能发现 ;随后结节逐渐增大 ,突出于皮肤表面 ,形成脓肿 ,数日后破溃 ,流出黄色黏稠脓汁 ,形成溃疡 ;以后由于肉芽增生 ,多呈蘑菇状高于皮肤表…  相似文献   

18.
1990年6~7月,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河一带的绵羊、山羊暴发一种以皮肤发炎、结痂、龟裂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来势迅猛,经对病羊进行诊断性药物治疗、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皮炎。发病情况 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停息。发病羊群占70%,发病率为34%~70%,主要发生于2岁以上的山羊、绵羊,以膘情差的母羊为多。临床症状 病羊食欲减退、消瘦,病初表现颜面、耳朵浮肿,体温升高1.0~2.5℃,部分羊在角基部、尾根皮肤有鲜红色出血性变化,疼痛明显,用手触…  相似文献   

19.
用杀灭菊酯防治兔螨病试验肖芳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550005)兔螨病传播迅速,特征是剧痒、脱毛、结痂,冬季潮湿、阴暗笼舍饲养的兔更易发。痒螨主要寄生于外耳道皮肤表面,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严重的中耳炎,使耳内分泌物增多,形成厚厚的纸卷样痂皮堵塞外耳...  相似文献   

20.
利用r 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真菌形态学对兔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采集疑似患皮肤真菌兔的皮屑、结痂和被毛等病料,在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用分离菌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提取分离菌株DNA,采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 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共分离出29株真菌,其菌落为颗粒状、背面有褐色色素沉着;显微镜下小分生孢子为葡萄状,大分生孢子为棒状,菌丝为螺旋状;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病变部位皮肤充血、毛囊内有孢子样菌丝段;r D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万博节皮菌有98.6%~95.0%的同源性。根据ITS区序列比对结果,结合菌落的形态学特征和兔皮肤病理变化,证明所分离的菌株为万博节皮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