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台声》2019,(3)
<正>"七彩云南·相约台湾"文化交流主题日活动2月14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活动以"孔雀开屏·诸事吉祥"为主题,面向高雄市民做了云南红河州、临沧市等地的专题旅游推介,并举行专题文艺演出。高雄市长韩国瑜出席活动时表示,提到云南就会想起过桥米线、云南白药、"云南十八怪"等,云南有许多传奇,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云南四季如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拜访。"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交流最重要的定海神针,"七彩云南·相约台湾"在佛光山举办,对两岸民众而言是美事一桩。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巴桐     
真正的巴桐化夷巴桐是香港知名作家,以前我读过一些他的散文和诗,觉得他很有灵气和才华。没想这次去台湾,在香港却有缘与他相识。我们见面虽只有两次,但他豪爽大度,快人快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节前,我和元隆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关师应邀去台湾访问,由香港过境...  相似文献   

3.
王尧 《两岸关系》2010,(8):33-35
2000年底,民进党当局就已声称要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驻点,但过程却象小脚老太行路一样步履蹒跚,等不及,我先赴香港驻站去了。香港3年,因工作需要天天关注台湾新闻,所以,踏上台湾土地时,我的心情是“三不一没有”:不新鲜、不激动、不好奇,没有偏见。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07,(7):7-7
7月,一地阳光。7月1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饱含羞耻与屈辱,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日子。艾敬有首歌曾经风靡一时:“1997快点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啦!”——十几年前,我们眺望这个日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平的鸽子在白云间翱翔。”香港回  相似文献   

5.
我的祖父名叫陈顺龙(也叫陈竹民),生于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我家祖籍原是福建省同安县,曾祖父陈雷是贫苦的农民,因无法维持生活,很小便到台湾去谋生,后在台湾娶郭氏为妻,生有3子,我的祖父陈顺龙先生为长子。由于生活艰难,他16岁便离开台湾,只身去香港学徒,跟随一位德国医生学牙科。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了牙科技术,30岁左右由香港转至北京,先在前门外观音寺开一小药房,后在前门外廊房头条西口路南开设了“陈顺龙牙医馆”。当时西医治牙在北京可为首创。牙医馆是一座两间门脸的二层小楼,楼上朝北设有治疗室,不仅有先进的治牙专…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一历史时刻,每个炎黄子孙更是热切期待着洗雪百年耻辱的大喜日子的到来。我曾经两次到过香港,一次是在1934年,我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时候;另一次就在今年4月,我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这两次去香港的感受截然  相似文献   

7.
从1993年至1994年,我前后3次去我国的宝岛台湾。一次是去讲学,叫做“京剧之旅演讲团”,先后去了17所大学和近10个文化中心,台北、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转了一圈,知音者不少。我国台湾和美国不同,懂戏的居多,我第H次带10人小队演出6场的感受也很深刻,和祖国大陆一样,他们是识货的I最大的特点是不保守,香港吃老腔老调,台湾却喜欢新戏,承认戏改和创作。当然他们眼里也不揉沙子,也要看最好的,过俩的。他们接受了我的表演和流派,欢迎我下次再去…多么盼望今后两岸通航,直通北京,那么,台湾那些很好的新剧目及优秀的演员,也应…  相似文献   

8.
陈斌华 《黄埔》2006,(2):50-52
台北市——台湾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许多人心目中台湾最重要的城市。从2001年2月开始,台北也成为除北京之外,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因为作为新华社赴台驻点记者,近几年来我几乎每年都有两个月的时间要在台湾工作、生活。每隔半年,我就要从北京出发,赴我与台北的又一次  相似文献   

9.
生平第一次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心里感到非常的好奇,在北京,什么都想摸摸看看,一点也不像是个已经当了祖母的人,连自己都觉得好笑。饭店里有《中国建设》杂志,我还发现里面登了征文启事。于是我的兴致又来了。海外异域生活,有苦有甜,各人的遭遇不同,快乐或悲伤的感受当然也就不一样。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先生是江苏人,我是台湾人,在台北结婚之后,大儿子都上初中了,竟然心血来潮想要去巴西。二十年前从台湾去巴西的人很多,路途可不顺利,我们一家五口,拖拖拉拉,从基隆乘轮船去香港,又从香港换船,飘洋过海,绕行非洲南端,好几十天才到巴西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的地位由此而发生变化,所有与之丝缕相联的问题也必然受到牵动.台湾作为我国政府将按“一国两制”方针进行统一的对象,且又长期以来与香港保持密切交流往来的地区,其面临的种种问题更加紧迫和棘手.台湾眼见“一国两制”应用和实践于香港,对香港及其相关问题表现出高度敏感和刻意防备.但与此同时,对于长期从中获益非浅的台港关系,台湾根本不可能也十分不愿意去人为掐断;香港回归给其造成的种种隐痛,台湾也须设法抚平.因此,台湾又不得不摆出姿态,积极介入香港涉台事务,极力显示对香港的存在,并力图以美国政策作为其后盾.本文试对台湾当局面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这种两难心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台湾来的王明信先生是第一次到云南。他一走下飞机就感到吃惊,原来昆明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许多建筑都很气派。他说过去在台湾了解云南的机会很少,传媒很少有介绍,只知道云南是祖国的西南边疆,那里有很多民族,原以为是一个落后的地方。 当快要离开云南的时候,他说:“这次云南之行让我终生难忘。” 升旗和开幕 同王先生一起从台湾来到云南的,共有94人,他们组成了台湾原住民龙舟队及观摩团前来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去年11月4日下午六时,台湾原住民龙舟队的队旗在昆明市拓东体育场高高升起,同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等代表团的旗帜一同在风中飞舞。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在那鲁湾,我的家乡在海的那一边,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轻轻地唱出我们的歌声……”,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和台湾朋友们朝夕相处的欢乐日子。 今年2月4日至13日,我作为记者随研习营采访,认识了30位来自台湾台东和花莲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是卑南族和阿美族)。从北京到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到处都留下了台湾少数民族教师们活泼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 “把椅子抛起来!” 2月6日晚上,北京长安街上华灯初上,位于西单的民族饭店灯火辉煌,一层的宴会  相似文献   

13.
宝岛写生行     
应台北的一个基金会和一家画廊邀请,去年7月,我和夫人蒋采苹到台湾访问。作为画家能一睹祖国美丽的宝岛的风光风情,与那里的同行进行交流,真是机会难得。 壮丽风光 由北京到香港转机再到台湾桃园机场,全程实际飞行仅4个小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比去西藏近多了。继而又想,若是能直飞台湾,那就更方便了。头几天,主人带我们到阳明山和碧潭等几处著名风景区参观,入眼尽是绿色的山水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为“一国两制”理论的第一次实践,香港回归在世界将产生巨大反响。长期以来,台湾与大陆的接触和联系主要依赖香港,香港在台湾与大陆之间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可以预见,香港回归对未来的两岸关系也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  相似文献   

15.
速读     
《人民公安》2009,(6):11-11
“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相似文献   

16.
山中断想     
人到香港工作,家留在北京,心的一半也就放在北京的家里。香港华灯初上的时候,是最想家的时候,常常是一瞬间一眨眼就被寂寞包围了。 一个在香港呆了很久的朋友就说:你去行山吧。 几年下来,一累、一慌、一百无聊赖、甚至一腰酸腿疼,我便会去行山。山成了我在香港最亲密的友人。当我行走在山中,快乐没有来由,安静没有来由,有时莫名其妙地眼含泪水时,山间的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子都在倾听我内心根本没有发出来的那些声音。我相信,它们能听懂。  相似文献   

17.
香港问题是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的。从香港回归前夕开始,人们就在议论“一国两制”和台湾命运。香港顺利回归以后,一切运作良好,人们的议论就更多了。他们在问:“一国两制”既然有适合于香港的“香港模式”,是不是也会有适合台湾的“台湾模式”呢?台湾当局说,香港是香港,台湾不是香港,“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这一类话,说了又说,真不知已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已严重构成对台湾的“压力”和“威胁”了。那么,“一国两制”究竟适不适用…  相似文献   

18.
我知道“做客人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我有压力”,套一句“巴士阿叔”的真情告白。但是,我也相信香港人的开阔,容得了善意的直率。  相似文献   

19.
看到名片夹里那一张张熟悉的名片:昆明大学郑耕耘、中科院地理所陈田、亚洲大学(台湾)郑健雄、嘉义大学(台湾)林士彦……我7月下旬赴云南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乡村旅  相似文献   

20.
香港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是台湾与香港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台湾听吸收侨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叙述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说明香港资本投入台湾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港资入台的主要因素。一、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