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江 《政府法制》2006,(10):28-29
重庆一对已经离了婚的男女为了照顾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以同室而不同床的特殊关系住在一起达5年之久。2005年8月,当女儿成功地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学后,男方却以他们没有复婚和自己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为由,将女方赶出家门。生活无着落的女方认为在共同生活的5年间的家庭积蓄也应该有她的一份,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引发我国首例“后婚姻同居关系”官司。为了孩子的学习,离婚夫妻携手组成特殊家庭肖明珍是重庆某纺织厂工人,1986年在“五一”节的庆祝活动中与重庆某汽车制造厂的销售人员任科峰一见钟情,于第二年的“五一”结了婚。1987年6月女…  相似文献   

2.
丛林  田野 《法律与生活》2014,(22):46-47
父母离婚后,父亲因行动不便放弃对女儿的探视权利。女儿将父亲告上法庭,要求父亲定期来探望自己。离婚父母可以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的探视权吗?探视权是权利还是义务?2014年8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此问题给出法律答案。  相似文献   

3.
女儿恋爱后,父亲认为对方虽然富有,但是人品太差不值得托付女儿终身。女儿听从父亲的建议,毅然向男友提出分手,之后不久与一位工程师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孰料,她的前男友对她动了真情,知道她已经结婚仍然纠缠不休,强逼她离婚嫁给自己。眼看女儿的幸福受到威胁,父亲不禁怒从心生,痛下杀手……  相似文献   

4.
江中帆 《法庭内外》2010,(11):23-25
离婚时,父母将共有的房屋赠与女儿。离婚后,父亲以房款冲抵女儿教育费的方式,又向女儿购买赠女的房屋。母亲得知后,以父女恶意买卖房屋为由,将父女告到法庭,要求宣告父女房屋买卖无效。令父亲没有想到是,与他同为被告的女儿竟然倒戈向母亲一方,以赠与的房屋系"被自愿"出售为由,与母亲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那么,父亲向共同生活的女儿购买离婚时赠女的房屋有效吗?2010年5月13日,因房屋"内循环"引发的两场纠纷,经江苏省南通市两级法院的审理,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5.
洋洋 《政府法制》2006,(9):50-51
她是一位跑黑出租车的司机,为了生活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次她被一名执法人员抓获,为了不受高额的处罚,她和这名执法者发生了性关系,之后心甘情愿成为对方的情人。他们在一起时,拍下了许多做爱的视频录像,后来,她将这些性爱视频上传到网上。她为何将自己与情人的性爱视频上传到网上呢?她在网上公开与情人的性爱隐私是否合法呢?为跑黑出租车当“执法者”情人谢娜是一个苦命的女子。7年前,她和一名男子结婚并生育了一个女儿。然而,女儿在3岁的时候不幸夭折。第二年,她与前夫离婚。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谢娜悲痛欲绝。为了让谢娜尽…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0,(4):60-60
法官:2007年1月初我父母协议离婚,我当时刚满16周岁。他们离婚协议中约定我随母亲共同生活,父亲每月承担600元抚养教育费用,他们双方还约定将其共同所有的存款3万元赠给我,供我在今后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并约定这3万元由我母亲保管。2009年我考取了大学,当我向母亲提出要这3万元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时,母亲以她自己已下岗,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6,(8):59-60
最近,我与丈夫正在协商离婚,财产分割不成问题,唯有女儿(6岁)的抚养一事协商不下来。我希望与女儿共同生活,由他承担部分抚养费。我知道丈夫不想要女儿,可他还是真真假假地来跟我抢,最后又作出让步,说他可以成全我,条件是我必须独立抚养孩子。我目前的收入还可以,独立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没问题,但事事难以预料,万一哪天我下岗了,岂不是让孩子也跟着受罪。请问,离婚协议中能否约定子女抚养费由一方全部负担吗?  相似文献   

8.
案情——无情父亲拒绝照顾残疾女儿小蔡是一名先天智力残疾人。由于不能和同龄孩子一样上正常的学校,小蔡被母亲赵女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妹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丝喜悦,但生活变得更困难了。小蔡16岁时,父母离异。根据离婚协议,小蔡跟随父亲生活,妹妹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的破碎让认知能力低于  相似文献   

9.
法律咨询     
我未抚养的孩子对我有赡养义务吗编辑同志:我年轻时与丈夫离婚,经法院判决,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我与丈夫各抚养一个,抚养教育费各自分担。我养女儿,丈夫养儿子,离婚40年来两家始终没有联系。现在我已70多岁,生活困难,想让儿子分担部分赡养费,但儿子拒绝了。请问:离婚后不属于自己抚养的孩子对自己有赡养  相似文献   

10.
葛良关  郭春华 《四川审判》2002,(2):23-23,30
一个10岁的男孩.在父母离婚中。对下岗父亲极为同情,坚持要免除父亲的抚养之责。其母依他后独自担起了抚育的担子。两年后。母亲也被下岗.抚育能力随之削弱。母亲便以孩子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孩子的父亲承担抚育责任。法庭上.父亲出示孩子书写的意见,以孩子的免责意思表示推卸抚育责任.同时,还以孩子反对母亲起诉为由,请求驳回名为孩子实为其母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1.
最近,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写了一本书--《我的父 亲毛泽东》。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材料和照片,有机会 让我们走近了伟人的家庭生活,走近了一位伟大而又亲切的父 亲。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而且自认应为世人注目的是,在这个"中 华第一家"中,作为父亲的毛泽东,把对子女的爱集中在一点:从 小把"人民"两字根植在他们的心中。他生怕他们有高人一等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女儿,她一忍再忍,这个貌似平静的家庭背后,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若干年后,女儿考上了大学,她终于可以好好离婚了。法庭上,她一边回忆一边流泪:当初和自己一起学德语的同学在国外生活得很好,可自己却白白荒废了这么多年……本案主审法官肖菲应本刊之邀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并对这一"秋后离婚"现象进行了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一方是能够为女儿提供良好教育条件的儒雅父亲,一方是可以更好照顾女儿生活起居的慈爱母亲。当他们的爱情走到尽头,双方为女儿的抚养权归属相持不下时,女儿自己的意见就成了影响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鹤  莉红  李佳 《法庭内外》2009,(9):15-19
1997年5月,怀孕的张淑金从北京回河北娘家待产,临走前让当时17岁的妹妹张淑银到北京帮忙照顾丈夫和生意。但几个月后,当张淑金带着刚出生的女儿返回北京后,她吃惊地发现妹妹已经跟丈夫同居一处。在丈夫的拳脚相加和妹妹的冷言冷语之下,张淑金黯然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张淑金没有想到,自己的退出并没有给妹妹带来幸福,而身为第三者的张淑银嫁给姐夫这件事则成为张家的奇耻大辱,张淑银多年不敢回家,母亲和大哥受不了邻居们的非议,先后得了精神分裂症卧床不起。而张淑银生下女儿后,经常遭到丈夫的打骂,矛盾重重之下她多次向丈夫提出离婚,丈夫逼迫她净身出户。走投无路之下,2007年12月13日,她带着弟弟张柏达杀死了丈夫。得知这个噩耗后,曾被深深伤害的姐姐张淑金以宽容之心,卖掉全家的粮食从河北赶赴北京,踏上了拯救妹妹、拯救家庭的心酸之路。  相似文献   

15.
大海 《江淮法治》2014,(10):40-41
正在教育女儿的同时,他自己也在成长,是女儿让他走上创作儿童文学的道路,在成为一个优秀父亲的同时,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圆满在每个人绚丽多彩的童年里,童话故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抹颜色。德国的格林兄弟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格林童话》,而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对父女,父亲以其丰富的想像、优美的语言,在每个夜晚给女儿讲述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7,(3):39-39
问: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四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17.
李某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却不得不面对父亲恶意分割自己房产的境况。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父亲、叔叔、姑姑一起诉至法院解决房产的所有权问题。2019年5月14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父亲恶意分割儿子房产案作出判决。父亲为什么要如此对待自己的儿子呢?爷爷奶奶赠与孙子房产40年前,年仅9岁的李某面临父母离婚、母亲远嫁的现实。同时,他的父亲也组建了新家庭。这一家庭变故让李某的生活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8.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07,(21):50-51
父亲将房屋低价卖给女儿,女儿又将房屋高价卖给他人,并将卖房款以父亲的名义存入银行.随后,女儿瞒着父亲以代取款人的身份从银行领取了父亲名下的全部卖房款,父亲便以女儿冒领了自己的存款为由,要求女儿全部返还,而女儿则认为父亲名下的存款实际上是卖房款,父亲将房屋卖给了自己,卖房款就应当归自己所有,拒绝返还,最终导致父女反目,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9.
搭桥与拆桥     
星期天,女儿和同学下跳棋,女儿总是输,父亲帮女儿出主意:“你不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吗?”搭桥,下棋的捷径,每搭一座桥,就可以连跳好几步,事半功倍。女儿听了父亲的话,棋局大有起色,父亲趁势教导女儿:“生活就跟下棋一个道理,学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多寻求一些帮助和捷径,路才好走  相似文献   

20.
Q:刘律师,你好!
  我和前夫于2014年9月份协议离婚,离婚时5岁的女儿归我抚养。但是离婚协议中对孩子的探望问题没有说清楚,现在我前夫提出要探望女儿,要求每周看望女儿四次,而且中秋节、国庆节和假期要女儿跟他在一起,而且每个寒暑假还要女儿和他生活一个月。我觉得前夫探望女儿是应该的,但是他要求的探望次数太多了,这会影响女儿的正常生活,我可不可以拒绝前夫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