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红军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各级苏维埃政府在反“围剿”战争中,大力开展扩大红军工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扩大红军热潮。为了更好地宣传红军宗旨,配合“扩红”运动,1931年红军政治部编印,闽西苏维埃政府翻印了大量的《红军行军歌》和《红军纪律歌》,在部队、地方和学校中广为流传。这两首歌歌词通俗易懂,贯穿了红军宗旨、任务和性质,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当时红军战士和地方上文化不高的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2.
建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各级地方武装。1933年1月,成立了领导建宁、黎川、泰宁三县的中共建宁  相似文献   

3.
1932年4月24日即红军进漳后第4天,闽南党组织就在漳州石坂(今青年路)基督教堂召开了工农和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由王占春任主席。紧接着在石码地区也成立了由七名委员组成的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林和尚、黄坤元任正、副主席。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密切配合驻码的红四军深入开展扩军工作,在石码成立了一个扩军机构。红军也以每伙食单位成立扩大红军委员会。要报名参加红军的都可以到红军政治部或工农革命委员会报名。他们  相似文献   

4.
1930年4月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后,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工农群众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同时革命斗争也需要大批的有一定政治文化水平的干部。因此,党和苏维埃政府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30年四五月,先后成立的中共皖西特委和特区苏维埃政府,对苏区的文化教育作出了更为全面具体的安排,强调各级苏维埃政府设立文化教育委员会(乡、村设专职文教委员),负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制定工作计划,选调和培养教师,编印课本,建立俱乐部、图书  相似文献   

5.
建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6.
1934年9月底,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以闽东红军第二独立团、第十三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部分骨干为基础,组建了闽东红军独立师。全师3个团,共1600多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立,把闽东土地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此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任副主席。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霞鼎、连江6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不久,又相继成立了罗源、周墩、霞鼎泰3个县苏维埃政府。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在苏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建省军区成立80周年,她们都诞生在汀州这块红土地上。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省委、省苏、省军区合并在一起领导地方武装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牵制敌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永安历史上属大闽西。1934年4B成立的永安县革命委员会(后为永安县苏维埃政府),是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行政县;8月,改称“岩连宁边区革命委员会”,隶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现留存在永安各乡镇有上千条红军标语.清晰记录永安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本文从红军标语的数量、部队落款番号、标语内容等方面分析论证永安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  相似文献   

9.
<正>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中央分局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为统一领导和坚持闽西南游击战争的任务,特成立了闽西南几个作战区,以红九团兼第二分区。该团司令部政治部兼任第二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以吴胜兼分区司令员,谢育才兼政治委员,赖荣传兼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红九团和游击队。红九团为执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指令,挺进闽南,完成与闽南游击区红三团、红三大队打成一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刀下救人 1931年底蔡畅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在苏区,她先在红军政治部工作,后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妇女部长及江西省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等职。在此期间,她以工作深入细致,体察民情,为群众排忧解  相似文献   

11.
正8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举世闻名的壮举,而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这一壮举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在物资极其匮乏,斗争形势极为严峻的长征途中,红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工作,写下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史上最为光彩的篇章之一。一、长征中红军开展政治宣传工作的对象及其内容红军的宣传工作,由各级政治部负责。总政治部和方面军政治部内设宣传部,军  相似文献   

12.
长征时期,红军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以克服十分险恶的环境。红军在遵义的群众工作主要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进而参加红军;二是成立群众性革命组织,如革命委员会、红军之友社、抗捐会等,使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活动,由自发转为自为;三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军阀官僚地主之财产分给穷人,转变"左"的错误,灵活对待富农和商人;四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屠杀政策,有力驳斥军阀对红军的造谣和抹黑。  相似文献   

13.
王群 《湘潮》1984,(12)
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残废工作历来都是非常重视和关怀的。早在中央苏区时,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法令中,就有优待红军特别是残废军人的条例:红军指战员,不论家住苏区或白区,每人都分得一份田地,残废同志可得双份田地,由当地政府优耕等。毛主席曾对我们说:残废工作是我们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它对革命战争的胜败关系很大,对红军扩大、巩固和战斗力的提高关系极大。残废工作作不好,就很难动员人民群众来参加革命战争,来了也巩固不了,因为他们有  相似文献   

14.
正黄镇,安徽省桐城县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过中学美术教员。1931年12月,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后,黄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任命为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并兼红军"猛进"剧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湘潮》1992,(2)
酃县保存一批革命标语口号在酃县城乡民房的墙壁上,保存着一大批红军时期书写的革命标语口号。其中,“穷人不打穷人”、“拥护共产党”、“拥护苏维埃”等内容的标语,遍及全县各地。据考证,这些标语口号,是毛泽东1931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时亲自拟定的。1931年3月20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向红军各级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地方各级政府发布《关于目前敌我形势和争取二次胜利的准备工作的通令》。通令中统一制订了二次作战中红军及地方游击队早晚点名的8条口号和对白军宣传鼓动的12条口号。并在“地方政府与工农群众的准备工作”中,明确规  相似文献   

16.
元庆石印局     
1934年11月24日,红二、六军团占领大庸,随即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红军政治部门为配合省委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而将翻印中央文件、红军布告及政治宣传品的任务交给了当时设在大庸县城内的元庆石印局。当年,元庆石印局的大多数工人参加了新的店员工会的文化宣传活动;石印局的老板刘元庆及其弟刘范叔出身工人,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倾向革命,支持红军,因此,把翻印任务交给他们是较稳妥的。由于当时蒋介石调兵遣将,  相似文献   

17.
越南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都设有监察委员会,即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根据党章规定,各级党的全体委员会会议选出本级监察委员会。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批准、改变或取消下级监察委员会和党组织关于对党员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因此,监察委员会的领导体制主要是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监委的双重领导。根据党章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职权如下:1.检查党员违反党章、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事件,以及下级党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问题。2.检查党的财…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9):117-118
邓子恢,1896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薛琳 《党的建设》2020,(1):63-63
陕甘边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和甘肃边界地区的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的红色区域。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标志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杨才,原名夏宗容,又名夏政云。1921年出生,四川省阆中县河溪关人。他家里人多地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33年春天,村子里到处流传着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共产党妖魔化的传说,整个村子笼罩在恐怖之中。6月的一天,红军果然来了,他们身穿粗布衣,脚穿麻草鞋,待人和气。不久县里、区里、村里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领导贫苦农民斗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