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计算机视频图像作为安防监控系统的信息来源,可为现场发生的事件提供可靠的、最重要的信息内容及证据.应将视频监控图像作为公安工作信息来源加以分析和利用,讨论怎样将其科学有效地运用在侦查破案方面,使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视频监控图像分析是视频监控侦查的核心部分,它决定视频侦查能否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探讨视频监控图像分析至关重要。从侦查应用的角度看,视频监控资料包含多方面的信息,对视频监控图像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对于案件侦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视频侦查的任务是从视频监控图像中提取侦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其实质是一个处理视频信息的过程。所谓视频侦查中的隐形信息分析就是对视频画面隐性信息进行解读,以获得视频画面内外有关犯罪行为的线索和证据。从公安实战角度出发,视频侦查中的隐性信息分析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通过视频图像隐性信息分析可以确定案件性质,划定侦查范围,刻画、寻找、确定犯罪嫌疑人。实践中,可以运用光影分析、数据碰撞、情景分析、关联拓展等方法挖掘视频图像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4.
视频侦查取证是侦查机关运用各种视频设备和相关技术对记录的动态图像信息进行提取、处理和分析,从中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侦查活动。实践中,视频侦查取证存在视频资料质量整体较低、应用水平不高、工作人员素质不匹配、工作机制不成熟和视频资料管理混乱等问题。要充分发挥视频监控信息的最大效能,需要把视频侦查取证与常规侦查措施相结合,运用规范的视频侦查取证操作程式。视频侦查取证规范操作程式包括器材与文书的准备、寻找和发现视频侦查信息源、及时规范提取视频资料、科学处理视频资料、查看分析视频资料以及综合运用各种技战法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5.
视频侦查技术主要是利用视频监控资料来梳理出与案件有关的可疑人员、可疑物品、可疑车辆等信息,帮助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在视频侦查技术运用中.存在缺乏有效的设施保障及缺乏保障视频侦查技术有效运用的队伍等问题。为保障这项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合理布建视频监控摄像头,保障监控资料质量,建立专业视频监控信息收集队伍,促进技术部门提升处理视频图像的水平,强化办案人员信息导侦意识,提高他们分析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能力,推进他们利用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开展其他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6.
视频图像侦查是新的侦查方法,已在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会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直接破坏、伪装掩盖等多种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关注焦点皆会受到限制,且视频监控能够客观还原事件过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是能够被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勘验,分析反侦查行为方式,广泛收集线索,深度挖掘相关信息等方式,以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7.
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具有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还具有对监控区域实时反映、客观记录其情况的属性。侦查刑事案件时.可以通过发现和查看犯罪现场周围存在的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资料挖掘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随着案件侦查的推进,结合案件前期信息综合运用.还可以进一步借助涉案区域存在的视频系统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去向,指挥案件侦查活动的实施,这是一种充分利用现实社会资源为侦查工作服务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视频监控最早被称为电视监控,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通过对现场及周围监控图像的调取、观看、分析和研判,从中发现侦查线索。视频监控图像侦查技术日益成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小的民事案件到大的刑事案件,都能够看到视频监控图像侦查所作出的贡献。在2011年8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看视频监控,分析案件,为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相信在今后,随着视频监控图像资源的日益丰富,随着视频图像质量的日益清晰,随着图像分析技术的日益专业化,视频监控图像必将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好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论视频监控在虚拟侦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犯罪流动性增强,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引入虚拟侦查这种新模式对于侦查工作有重大的意义。在信息采集和使用等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对于虚拟侦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开展犯罪嫌疑人特征比对、涉案车辆比对、犯罪嫌疑人监控与跟踪。目前,我国各地公安机关投入巨资推广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并取得巨大成效。展望未来,需要完善视频资源的共享机制,并将视频监控信息纳入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视频图像侦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视频追踪对象在某个特定区域的视频监控图像中"消失"的现象。它可能是由于存在监控盲区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或者侦查员在视频监控资料收集、处理、查看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减少监控盲区,广泛收集和处理视频监控资料,深入查看和分析视频消失区域,多种侦查手段并用等途径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从理性选择角度分析作案人,可以推测其在实施犯罪后大多会逃离犯罪现场,销毁犯罪证据,隐匿身份,这些活动过程必然会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得以体现。而以案件现场为基准点,根据视频监控系统中记录犯罪嫌疑人案发前的活动情况、案发后活动行踪,以还原行为轨迹,从而分析其下一步将会出现的时间点和活动区域。狭义的目标轨迹概念是指造型体在时空运动中,通过信息交换,遗留在承受体上记录其社会交互活动状况的总和。它以社会网络分析、信息交换、数据挖掘等原理为支撑。可以以人员轨迹、车辆轨迹、涉案的特定物等为标识,通过运用时序、空间、信息联查等方法,分析视频监控信息中的目标轨迹。  相似文献   

12.
在视频侦查新技术和新思维的视域下,刑事技术工作应从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深度应用理念。在宏观层面,推进刑事技术工作在视频侦查条件下的发展,需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修改《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为勘查技术工作向视频侦查拓展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构建"四侦合一"勘查工作模式,注重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充分应用。三是加强天网工程和视频侦查数据库的基础建设。四是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引进和岗位技术比武。在微观层面,要切实打好"合成战",要配合视频侦查人员做好视频图像的获取、视频图像的侦查价值的挖掘和痕迹物证与视频图像的碰撞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即时通讯信息包括即时通讯号码、用户网上注册资料信息、登录信息、聊天记录、视频图像、录音等。即时通讯信息涉案的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并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利用即时通讯信息侦查破案成为新形势下打击现代化犯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能够规范侦查讯问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是实践中讯问录音录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不一致、讯问录音录像如何展示、讯问录音录像的规范问题等。因此,在现有的证据规则体系下.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还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刑事视频案例的广泛应用,使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刑法学>教学领域得以实践.正视刑事视频案例建构性教学中"案例独大"、"形式浮夸"、"拿来主义"等现实误区,强化"学生中心主义"教学模式组织设计,这些教学尝试和改革对改变当前刑事实务训练不足的现状、促进公安院校刑事执法通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6.
虽然人工智能在蒙面犯罪行为的智能侦测与自动识别方面有了一些重大突破,但是,在一些复杂环境中或特殊情况下,对蒙面人的智能侦测与自动识别,只是作为一个实验验证,并不能代替视频侦查技术人员的人工审看、手动跟踪及分析研判的最终结果。研究"蒙面影像特征"引导下的多案串并思路及人工操作方法,一方面有助于跟踪与锁定同一"蒙面人"连续作案或间歇作案的活动轨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辨认与比对蒙面以后的人脸特征、行为动作特征、衣着特征、随身物品特征、作案工具特征等。在蒙面犯罪案件的多案串并或个案侦破中,"蒙面影像特征"跟踪分析法、辨认比对法,以及"蒙面影像特征"引导下的视频导侦法、多侦联动法,可以作为一种迅速发现侦查线索或寻找案件串并依据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普及与发展,涉及计算机系统的案件也与日俱增,电子数据取证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案件的定性与定罪量刑问题。电子证据具有双重性、多媒体性、易破坏性等特征,电子数据取证应坚持及时性、合法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等原则。现阶段电子数据取证中存在法律定位不准等一些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侦查情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情报分析研判是侦查情报信息工作乃至整个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报分析研判可以有效地提高侦查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侦查工作的效率。情报分析,一般选择多发性案件、系列性案件、苗头性案件、疑难性案件、特殊性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情报分析研判的路径有:分析结果,揭示原因;分析现象,揭示规律;分析苗头性情报,揭示预警性情报;分析问题,揭示对策。情报分析研判的方法有对比法、分析法、综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计算机辅助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9.
“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是刑事侦查工作最基本的模式,但当前这两者发展不平衡,对推行“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强化“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具有必然性,必须加强和规范刑事情报信息工作;组建和壮大情报信息专业分析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线索工作机制和专案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