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动态     
广东大力帮扶农村困难党员。一是落实农村困难老党员生活补贴。从2009年起,向全省年满65周岁以上、1978年12月31日以前入党且享受低保的农村困难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全省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最高达每月757元,最低每月142元,平均每月288元,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二是建立省级党内关爱扶助金。从省管党费中划拨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每年再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作为补充,并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个人自愿捐赠,建立省级党内关爱扶助金。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06,(7):39-39
英德市建立健全关爱农村党员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农村老党员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对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初期入党和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农村老党员,以及40年以上党龄、70周岁以上农村党员,分别给予每月10元至15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并定期发放节日慰问金。二是建立农村特困党员扶助制度。将特困党员中无生活来源、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有严重疾病等经济特别困难的党员列为扶助对象,市委每月给予扶助金60元。三是建立党员互助金制度。采取镇(街)自筹一点、挂钩联系单位支持一点、党员捐献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互助金,用于帮助农村党员发展经济,解决特困党员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等。此外,对农村受镇级以上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对村党支部书记受到市以上单位表彰的,奖励金额不少于1000元。对党员子女入党、考上本科以上、参军或在部队立功的,给予一次性500元至5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3.
一是做好调研,出台制度。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以文件形式规定对农村困难老党员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0元,建立了对农村部分老党员实行定期补助的长效机制。二是严格把关,层层审核。补助的对象为1955年12月31日以前入党和年满70岁的农村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经过逐级审核,严格把关,至2004年底,  相似文献   

4.
宁组 《支部生活》2009,(2):25-25
宁蒗县不断完善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落实闲难党员关爱行动。对年龄在70岁以上、人均年收入在865元以下、人均占有粮食在300公斤以下的农村困难党员实行定额补助,每人每月发放20元关爱补助金。同时,制定《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资金管理办法》,仅2006、2007两年就对538名70岁以上农村困难党员发放关爱资金18.42万元。  相似文献   

5.
高洪亮 《新长征》2011,(3):41-41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敦,化市委组织部积极创新党员教育模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党员群众事务服务呼叫平台开,设了党员"手机课堂",定期对全市1万余名党员和群众进行[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6.
曹馨丹 《新长征》2014,(8):53-53
为了扎实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长春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五访双增"党员教育活动,动态了解全区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找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契合点,有力地推动了党内关爱活动,凝聚了党员群众。一是开展"五访"活动。即一访优秀党员塑典型;二访困难党员送温暖;三访退坡党员促转变;四访新入党党员固信念;  相似文献   

7.
木苏乡大别窝村是黑水县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村,全村812人中有36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达230余人.去冬今春,该村16名党员和6名群众自发组建"木苏乡大别窝村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协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解了后顾之忧.据了解,在"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中,该县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代理家长"等关心关爱活动,通过党群共建,乡村共助,社会共育,为农牧民群众搭起"连心桥",编织"关爱网",构筑"温暖家".  相似文献   

8.
入党介绍人是党员发展对象认识党、了解党、向党靠拢的"启蒙老师",担负着"领路人"、把好"第一关"的重要职责。前不久,第二炮兵某旅二连士官党员小宋和小张,因没有履行好职责,被党支部"下岗"——取消了该次党员发展的入党介绍人资格。该旅二连士官党员小宋和小张,由于入党时间较长,被党支部指定担任一名党员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  相似文献   

9.
我省约有190万名党员。广大农村党员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党员队伍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调动困难党员的积极性,2006年6月23日,我省正式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今后五年,全省8万多名困难老党员每人每月至少可以获得20元的补助。在全省范围内为困难党员发放补助,这在全国尚属首家。  相似文献   

10.
党建动态     
《江淮》2006,(8)
黄山区:关心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黄山市黄山区专门制定措施,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施生活补助、致富帮扶。从2006年1月起,对所有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施补助,补助标准为: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每人每月18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每人每月160元。对有致富愿望和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彭丽辉  于洞明 《新长征》2012,(11):22-22
大安市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领带动群众致富中彰显党员的先进性,大力实施"321项目党员"培养计划,推动第二轮"三项工程"深入开展。"3"即每年将300名困难党员培养成"项目党员"。市委组织部建立困难党员电子信息库,每年筛选出300名有劳动  相似文献   

12.
江安县大胆改革创新,在11个党委试点推行了党员定期登记制度,着力探索建立党员队伍“出口”新机制,收到良好成效。其主要做法是:1.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及市场经济知识等,重点突出党员标准教育,注重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2.提出登记申请。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要求入党在3年以上的党员均要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登记申请,并对照党员标准,总结自己入党以来的表现,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慎重考虑和表明自己是否愿意继续作一名共产党员的态度。3.征求群众意见。一是要求各党支部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收集群众对登记对象党员的反映。二是每个支部单独征求党内外群  相似文献   

13.
党建在线     
《江淮》2007,(7)
繁昌县:加快建设党员服务中心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6月起,繁昌县加快在全县乡镇和县经济开发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党员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党务政策咨询、党建知识教育、党员活动场所、接纳群众入党申请、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等六个方面的服务。自建立以来,一是发挥了"帮教员"作用。中心采取定期分层次轮训和不定期"菜单式"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各类  相似文献   

14.
党刊文摘     
河北、江西、广东一些地方出台关爱农村老党员和离职村干部的文件河北石家庄市建立农村离任党组织书记生活补贴制度,补贴范围为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20年以上、现已正常离任、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党组织书记。江西宜春市委确定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每人每年一次性补贴1200元;对累计担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我也难以忘记1999年8月21日,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那一天,我高举右手,面对着鲜艳的党旗,许下了峥峥誓言。入党那一年,我20岁,在边防部队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如今,我已光荣退伍。虽然岗位不同,但同样在为党工作,履行着党员的义务,践行着党员的职责,发挥着党员的作用。我的入党介绍人是连队指导员,是他,把我介绍到了这个光荣的组织,用他雄厚  相似文献   

16.
盛夏时节,乐山市国资委下派马边县黄茅埂村的"第一书记"刘佳承步行1个多小时,来到黄茅埂村老党员啥玛拉石家中,为其送上慰问金500元,并帮助她整理家务、打扫卫生,让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今年"七一",乐山市下派到彝区山区贫困村的482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庆"七一"活动搬到彝乡的山山水水,将党的温暖带进千家万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集中开展走访慰问、送医上门、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帮扶新高潮.峨边县卫生局下派郭凡村"第一书记"韦琼英发挥专业特长,为全村老党员、困难党员免费体检.  相似文献   

17.
唐丽梅 《新长征》2012,(9):38-38
白山市江源区在"三帮扶"工作中下好"五子棋",有力推动了薄弱基层党组织升级晋位,提高了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生活的幸福指数。——考察学习换脑子。集中组织党员实地考察,重在解决农民党员致富路子不广、思想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2,(2):44-44
经典做法◆亮牌示岗:通过佩戴党员标志、在党员所在工作岗位设置标牌等形式,让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摸得着",使共产党员光荣与责任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认责承诺:针对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党员认定具体责任、公开承诺目标,使全市党员在完成中心任务上创先进,在干好本职工作上争优秀。  相似文献   

19.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09,(3):20-21
青岛开发区建立困难党员分类帮扶机制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及低保户中困难党员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对本人或其家庭成员遭受大病、重灾或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个人难以承担的党员进行临时救助;对就业创业有困难的党员,实施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和创业支持"三步走"的帮扶方法,帮助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邱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人才这一关键因素,创新实施“选优育苗”工程,通过“选好苗、育壮苗、留精苗、用好苗”等系列举措,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在全县217个基层党组织中,“选优育苗”建档人员1815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731名。强引领、重质量,广开渠道“选好苗”。在优秀人才吸纳上,由“等上门”变为“带进门”,不断拓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渠道。政治引领,注重从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人员中,选拔培养对象,每个村至少储备10名“好苗”。组织推荐,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由村级组织进行评议和无记名推荐,评议优秀票和推荐票均超过参会党员群众60%以上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候选人进行研究,未经过群众推荐和党支部研究的,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候选人按照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进行公示,入党积极分子候选人与村“两委”成员为直系或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的,在公示中标明,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