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使命,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是全人类的解放,最终达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社会状态。通过理论武装无产阶级,使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及变革旧制度的基本途径,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同时,深刻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达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状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于探索人类解放的基本规律,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要渗透这一原则性思想,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体,其内容体系具体化为密切联系的三部分: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为基本立足点;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真理范畴的效率内容杨树桢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一贯主张和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价值性和效率性的现实状况,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研究的人类认识不仅是那种力求排除主观因素干扰,如实地反映客体及客体之间关系、属性和发展规律,解决客...  相似文献   

4.
人类创造活动是被人改造的世界和人类活动规律产生的基础 ,把创造作为基本范畴引入哲学 ,将充分体现改造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 ,将成为哲学改造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探究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主线,以此主线来构建整体性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认识基础,以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为本质内容,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长期实践为实现过程,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的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制度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科学发展与民生建设,不断促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著述颇丰,阅读其经典文本可以发现,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研究散见于其中。马恩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视角展开对女性解放问题的论述,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追溯,探索妇女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寻找解放妇女的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本质是人的解放,其核心观点是唯实践能使理论转变为现实,使人的解放从理论转变为现实,所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恩哲学的实践概念既属于物质范畴,又属于历史范畴,其来源不仅在于黑格尔哲学,更在于实验科学,哲学范畴的“经验”才是马克思恩格斯感性物质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实验科学思维规律的哲学表现形式,其历史实践概念是他们的历史科学概念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石,历史科学在本质上就是历史实践观视野中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记者:韩教授您好,您起初从事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弄清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哲学界兴起一种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热潮,主要有四种解读路径:实践论;生存论;解放论;实践生成论。您的解读属于哪一种?韩庆祥:我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解读为“实践生成论”。其根据在于: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并且以哲学的方式批判旧世界,以实践的方式改变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显…  相似文献   

10.
阶级解放与民族解放都是通往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两者的关系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双重表达。一方面,在“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一章,马克思、恩格斯以阶级分析方法为中心,认为民族解放从属于阶级解放,不用作为独立的政治运动进行,可以在阶级解放过程实现,提出“工人没有祖国”的著名论断。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以波兰问题为中心进行历史考察,发现英国无产阶级并没主动承担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历史任务,波兰等被压迫民族率先实现民族解放是进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基本前提,在“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提出了民族解放可以独立于阶级解放。阶级解放与民族解放关系的双重表达具有各自的理论适用范围,辩证统一于人类解放的总体逻辑。从人类解放的高度把握双重表达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解放是人们为了摆脱各种束缚和禁锢、追求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从而对社会发展必然性的探索和对人类社会的改造过程。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社会学说对人的自由和解放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但存在理论不够科学和彻底的问题,找不到一条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思想武器,对人类解放思想做了革命性的变革,指出了人类解放的光明前景,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方向,明确了人类解放的基本途径,使其指向"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自我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战略原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 要实现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只靠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其使命就在于为人类历史的进步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提供解放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不是死板的教条、封闭的体系,它提供的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它的理论本身是开放的、将不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作为其深层哲学基础,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4.
商逾  任洁 《工会论坛》2001,7(3):93-96
“人的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的解放和发展与人类生产形式的进步是人类统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解放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人类生产形式。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生产实践历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与以往的自然经济相比 ,基于其自身的开放性、竞争性 ,大大促进了人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实现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从而为人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拓展了历史实践舞台。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无产阶级按照解放全人类的本质要求,持续不断地利用和改造人类社会,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以下简称"统一战线")这个"人造环境"。本文参照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对自然的对象化"的命题,论证了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本质在人类社会的对象化,或者说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化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立党、革命、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进自我解放和人类整体解放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依然光芒四射,原因在于这一理论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困境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创始人高尚的人格魅力、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以及理论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无论是在理论形成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还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时代,抑或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都是“可行”的“、应行”的,也是“必行”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整体性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生态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思想、"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治理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形成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生态整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一切科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既辩证又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它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最伟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它特有的青春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无产阶级寻求自身和人类解放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从道德理想出发来解释世界与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但这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讲道德或没有道德观点。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内核,把人民大众视为价值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正义”和“至善”的道德追求与精到理解。具体地讲,它强调在个体与社会、平等与公正、自由与责任的价值统一中推进实然向应然的切近,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主张蕴涵的价值精神,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合理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理解现实的经验的方法是直观方法与辩证法的统一。借鉴现象学理论,我们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经验的方法是在理论与直观、直观与实践、理论与实践、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等张力关系下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清晰而如实地描述了人类解放的道路,鲜明地肯定了从事感性活动的人的主体性价值,并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的经验方法,就是要在科学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本来面目的同时,以实物的方式完成改变世界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