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朋友,您一定听说过或亲身感受过赶集或者赶庙会,可您不一定听说过赶论坛吧。现在,我就给您讲述一个津门律师赶论坛的真实故事。喜获《中国律师》和天津市律师协会将于2002年12月中旬特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四大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津共同举办“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暨津门律师论坛的消息,天津律师们都兴奋不已,“工作再忙也不能错过这一难得的一定非常精彩的论坛”一时成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都期盼着论坛的早日来临,一睹首都名家的风采。12月14日,星期六,是论坛的第一天。我早早起来,…  相似文献   

2.
柳洪杰 《政府法制》2010,(12):21-21
因酒后驾驶被警方吊销驾驶证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因酒后驾驶儿子玩具车被警方禁驾3年的事儿您或许还未听说过吧?英日埃塞克斯郡40岁男子赫顿就开创了这样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3.
陈艳 《检察风云》2012,(16):62-64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教授,我们注意到您非常注重运用交叉学科的视角及实证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并且听说您曾经是位艺术工作者,是这样吗?王亚新(以下简称“王”):是的,我在考上大学前,曾在一个地级市的文工团乐队工作八年,是拉小提琴的。因此,当时也曾想过考作曲或者音乐,去艺术类院校。  相似文献   

4.
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关注在这样一群常年与传染病罪犯接触的身着警服的医护人员身上,他们在特殊战线上的许多故事实在是鲜为人知且让人感动。如果您亲耳听说过他们的感人故事,亲眼目睹过他们的实际工作,您一定会发自内心地感慨:他们是特殊战线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13,(14):13-15
生活中,有租房、租车的,可您听说过“租证”吗?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可以不上班,通过“出租”个人职业资格证,就能轻轻松松获利数万元。一级建造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各种证明码标价.从培训辅导、中介介绍。“挂证”行业形成利益链。而这种“人证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公民与法治》2010,(2):1-1
《公民与法治》下半月刊与您见面了。 莎士比亚告诉过我们:“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而在穹苍之上,“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我们的草屋。”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我们同行。  相似文献   

7.
华政 《检察风云》2013,(24):40-42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读大学之前,您已经工作了吗? 李林(以下简称“李”):上大学之前我工作过十年,工厂、部队和机关都干过。2003年《人民日报》记者对我有一个采访——“李林:不寻常的三个十年”,概括了我的主要经历。  相似文献   

8.
晓萍没想到星期一上班接的第一个电话竟是方圆信用社黄主任的。黄主任在电话里的声音非常急切:“晓萍法官,我有急事要见您,请一定给我点儿时间。”在法院的接待室里,晓萍听着素不相识的黄主任的叙述:“晓萍法官,前些日子为开发公司和我们信用社打官司那事,我听说过您。还多亏您给甄经理宣传法律知识,加上法院的法官做工作,我们和解  相似文献   

9.
窃贼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受害人家中笨重的保险柜盗走,你听说过吗?可案情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盗贼是怎样把保险柜悄无声息地偷走的?警方又是如何剥开他们的画皮的? 通过本文,笔者提醒居住在都市的人们,犯罪分子非常狡猾, 甚至无孔不入,天下有贼,请您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五 董振卿老人没有听说过公证,问叶永彬办什么手续,叶永彬解释道:  相似文献   

11.
五 董振卿老人没有听说过公证,问叶永彬办什么手续,叶永彬解释道:  相似文献   

12.
大风 《法庭内外》2013,(1):10-12
众所周知,我们的中医中经常会用各种奇特的材料作为配方,但是您听说过精液也能入药的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副教授周健平就自称发明了一套用精液入药的治疗方法,并将其用于实际治疗中。2010年8月,周健平在给一位女患者做完妇科病的治疗后,患者发现自己的阴道内竞留有精液,因怀疑治疗过程中被强奸,随即报警。事发两年后,法院一审判定周健平犯强奸罪,入狱4年。此案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精液入药的科学性以及案件本身的争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这样的事有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有的人可能已经听说过,有的人可能听说过却没见过。同一个案件,同一个事实,同样的证据,同样的场合,却以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程序进行审理。这样的事在2006年5月20—21日,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明理楼确确实  相似文献   

14.
程成 《法律与生活》2009,(10):62-63
当你返还借款时,通常会向对方收回自己出具的借条并将之销毁。但你听说过已撕毁的借据会重新亮相、死而复生吗?你又听说过竞有人持这些重新亮相、死而复生的借条提起诉讼,让你再次还款,甚至被法官采信吗?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家在农村,家境贫寒,父母是老实的农民,2003年父母在我村一人做证明下借给了此人的一位朋友5000元,利息2分。可是到现在此人也未还,虽然多次催也无结果。听说过了两年就失去法律效力了。我念大学花不少钱,再者这些钱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啊!可能当时我父母只看到了利息多,加上有人证明,会没事的,谁知会这样。老师请您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啊?万分感谢您的指导并期盼您的回复。本期做客: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霍治平律师您好!首先对您的家境深表同情,同时希望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  相似文献   

16.
徐悦 《政府法制》2013,(8):35-35
去悉尼之前,就听说过悉尼人的刻板,在悉尼生活半年后,才真实地体验了悉尼人刻板的“契约”观念。  相似文献   

17.
听说过小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的,也听说过大学生抄袭别人的学术论文混个毕业文凭的,还听说有人抄袭别人的文章拿去发表,图几个稿费的,就是没听说过还有人抄袭"悔过书"的!  相似文献   

18.
儿时常听到饱读诗书的外公吟说“阆中天下稀”。就此“稀”字甚为不解。听说过用秀、幽、奇、险形容一方土地的,却从未曾听说过用稀字形容。莫非阆中古城人丁不旺、寂寞凄清?亦或此城独特之极、天下罕有?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1,(10):38-39
天各一方 监狱长对囚犯约翰说:“听说你来这里有4年了,但家里人都未曾探望过你,他们实在太过份了。”  相似文献   

20.
闻过则奖     
笔者孤陋寡闻,过去只听说过闻过则改的美谈,而没有听说过闻过则奖的奇闻。但是达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陈世忠用行动创造了这个奇闻,他应当有“闻过则奖”这个最新词语的专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