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的太太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  相似文献   

2.
娱乐     
《工会博览》2010,(6):54-54
好老婆 阿强对朋友说:“我想离婚.我太太已经有两个月没和我说半句话了。” “你得考虑清楚啊!”朋友劝他,“现在这种老婆已经很难找了。”  相似文献   

3.
王鼎钧先生的散文集《情人眼》,百读不厌。其中有一篇《诗》,说到他的一位朋友,在择偶上极为挑剔,他把太太分为三种:诗,散文,应用文。他认为,所选的对象,该是一本诗。有一次,他作了“最大的让步”:即使是应用文,也应该是一本《秋水轩尺牍》。  相似文献   

4.
美国方式     
姜华 《法制博览》2009,(16):41-41
比尔,老邻居,在纽约华尔街股票行干了一辈子,退休,丧偶,独居,满墙挂着他与太太游历欧洲的照片——“美啊!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亚洲可没去过,但我哥哥去过的!”于是他说出以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语丝     
王开林 《法制博览》2010,(16):68-68
在网上看到一个典故:马寅初有两位老婆,为示博爱平等,他上半夜睡正房,下半夜睡偏房,胡适曾调笑曰马教授的身体是北大最好的,“文革”时红卫兵逼其退掉一太太,周恩来出面调解:马老婚姻乃历史遗留问题,不必施行革命。马寅初高寿,活了101岁,两个老婆亦过百岁。  相似文献   

6.
杨荫榆之死     
刘玉真 《法制博览》2010,(19):50-5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凡是被鲁迅批评过的人物,我们都在心里把他打入了黑名单,称之为“反动文人”、“走狗”。如果用放大镜也找不出他们观点的反动,那就称他“帮闲文人”。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发现鲁迅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的言论并不都正确,被他批评的人不都是坏人,遭到鲁迅多次讽刺的杨荫榆女士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7.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14):22-22
我们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喜欢讲究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是也。因此,一个人,哪怕他是干上不得台面的事,他也会为于这事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事由来,以示自己师出有名。  相似文献   

8.
熊达 《法制博览》2011,(17):30-30
爱好美色是人之天性,对女色尤然,圣贤在所难免。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孟子亦云:“食、色,性也。”然而,古往令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败国亡身。因此在道德与美色二者不可得兼时,应有所选择,以免贻“不爱江山爱美人”和“英雄难过美人关”之讥。  相似文献   

9.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3):71-71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毛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倘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蜀汉无大将”时,有着“一颗红心”的廖化不也是作了先锋吗?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  相似文献   

10.
干部的味儿     
各种戏曲的“走台步”,什么“虚拟动作”、“程式动作”等,都得靠演员练好些年,我们今天有些干部走的“台步”,无师自通。一个小伙子朋友和我叙话,他说:“我对一些干部身上的味儿,有研究。哪一级的,权大权小,权虚权实,都写在身上。我一看,就知道。”我说:“旧社会相面的,靠一看二问。”他说:“今天的,不用问.”我说:“人也怪,为什么自己是个什么角色,哪一级,哪一职,都随时随地想着,并随时随地表演出来?”小伙子说:“这叫存在决定意识。当然在家里不摆,在老子面前不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