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贵州大力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出新的贡献。近日,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一线"三农"服务专家,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本性问题""重中之重""优先发展",是对"三农"工作的定位。尤其是"优先发展",是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是我们农业农村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优先发展"的新定位,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刘虎 《共产党人》2013,(3):31-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是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取得一系列成就反复证明了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农业工作的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23)
正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是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科学遵循、明晰实现路径。黑龙江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尤为艰巨和繁重。要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必须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头戏"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务之急,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处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前沿的乡镇党委、政府,如何创造性地理解、运用好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上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和快慢.结合当地实际,我们的做法是"三抓三促进".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依靠,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如果"三农"工作出了问题,直接动摇的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影响的是国家的发展大局。要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头戏”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务之急,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处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前沿的乡镇党委、政府,如何创造性地理解、运用好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上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和快慢。结合当地实际,我们的做法是“三抓三促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多次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目标,贵州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走进田野、深入乡村,采访贵州如何"农业强则百业兴"。  相似文献   

10.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贵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民生事业长足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1.
岳振  晏青 《当代贵州》2015,(5):34-35
<正>新常态下,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消费水平升级、国家对中西部发展支持力度增大等,是贵州"三农"发展的新机遇,这些都为"三农"领域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1月10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走出一条具  相似文献   

12.
回良玉 《求是》2013,(3):7-12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对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奋力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一、"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2012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再创历史纪录,农村民生又有大的改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稳"的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我们必须遵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看待“三农”问题,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依据“五个统筹”的观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总设计"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居于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居于首要地位。我国长期实践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农业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把农业摆上首要位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国民经济的历次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始终认为农业基础脆弱,是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究竟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们今后能否顺利建设集约、持续、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曹明丽 《唯实》2022,(1):35-37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  相似文献   

17.
正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贵州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食为人天,农为正本。"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三农"工作的目标所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  相似文献   

18.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在蒋巨峰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摆在了我省今年工作安排计划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的繁荣稳定,是当前基层农村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认真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农村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才有了前提条件。在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自"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至今,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并且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彼时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