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大黄、木香粉贴敷神阙、双侧天枢穴,同时给予大肠经逆向穴位推揉。干预7 d后,观察两组患者Wexner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quality of life,PAC-QOL)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exner、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Wexner、PAC-QOL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天枢穴贴敷大黄、木香粉联合大肠经逆向穴位推揉,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泻、腹痛、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腹泻积分和总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F-12)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改善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逍遥煎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口服逍遥煎剂以及接受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以及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 IBS-QOL)评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everity scoring system,IBS-SS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和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Bristol评分,IBS-SSS评分及腹痛、腹泻、便溏评分,症状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IBS-QOL的焦虑不安、日常生活、躯体意识、健康担忧、食物回避、社会功能、性生活、人际关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后和停药4周后IBS-SSS评分,腹痛、便溏评分和症状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IBS-QOL的焦虑不安、日常生活、躯体意识、健康担忧、食物回避、社会功能、人际关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逍遥煎剂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可减轻IBS-D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对哮喘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1例穴位贴敷治疗的缓解期哮喘患者,依照4 h、8 h穴位贴敷后是否诱发接触性皮炎,分为A组(4 h有接触性皮炎)24例、B组(4 h无接触性皮炎)25例、C组(8 h有接触性皮炎)22例、D组(8 h无接触性皮炎)2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改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D组哮喘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ACT评分、AQLQ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差值、ACT评分差值、AQLQ评分差值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均影响哮喘的防治效果,穴位贴敷4 h出现接触性皮炎者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给予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下腹疼痛或坠胀、腰膝酸软、阴道出血)和次要症状(夜尿频、精神倦怠、肢体困倦、头晕耳鸣)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的基础上,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9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贴敷疗法,治疗组患者加服腰痹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治疗10、21 d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能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注射可以显著减少DPN患者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慢性哮喘大鼠Th1下游抑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穴位假贴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IL-12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假贴敷组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P<0.05),IL-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但3组之间IFN-γ、IL-2、IL-1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大鼠的机制与调节呼吸道中抑炎细胞因子IFN-γ、IL-2、IL-12的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联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即针刺“舌三针”穴位及深刺金津、玉液穴,点刺聚泉穴。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联用通窍活血针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穴位贴敷法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可能影响其防治效果的因素。方法 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将其分为贴敷组和未贴敷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后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获取病情变化积分。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病情变化积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329例哮喘患儿完成随访,其中贴敷组196例,未贴敷组133例。随访时间延长,患儿病情变化积分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贴敷组病情变化总积分低于未贴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贴敷年数进入病情变化积分的回归方程,贴敷年数越长,病情变化总积分越低。结论 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的穴位贴敷法防治缓解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效果,贴敷时间长者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温针灸、谢氏点穴及其联合治疗对肥胖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膝骨关节炎,检测温针灸、谢氏点穴以及温针灸+谢氏点穴治疗后肥胖大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otal 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膝关节病变,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以及膝关节软骨层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和MMP-13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血清TC、TG、LDL水平,膝关节Mankin得分,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MCP-1、VEGF水平及膝关节软骨层中MMP-1与MMP-1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膝关节Mankin得分,关节滑液中MCP-1、VEGF水平及膝关节软骨层中MMP-13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谢氏点穴疗法、温针灸+谢氏点穴疗法显著升高大鼠血清HDL水平,降低关节滑液中TNF-α含量和膝关节软骨层中MMP-1表达水平(P<0.05);温针灸+谢氏点穴疗法显著降低大鼠血清LDL水平、关节滑液中IL-1β含量(P<0.05);温针灸+谢氏点穴疗法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膝关节Mankin得分及膝关节软骨层中MMP-1、MMP-13表达水平显著优于温针灸治疗组和谢氏点穴治疗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谢氏点穴能够调节脂质代谢,减少关节滑液中VEGF与MCP-1的分泌,从而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先进行残损分级评级,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芒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日记指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日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增加程度及膀胱残余尿量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深刺八髎穴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赖氏通元穴埋线,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外涂氢醌乳膏,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及颜色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氏通元穴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手足十二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皮质连接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的影响。方法 纳入37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真穴组25例、假穴组12例。真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组穴(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刺干预;假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经穴旁开1寸针刺干预。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价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并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选取双侧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 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运动前区(premotor cortex, PMC)为种子点,分析计算各脑区间FC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量表、NIHSS评分及FC值。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真穴组患者治疗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双侧M1 FC值显著升高(P<0.05),患侧SMA与健侧PMC的FC值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假穴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手足十二针”可能通过增强双侧初级运动区的FC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具有穴位特异性,而辅助运动区与运动前区FC的改变也是另一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吐纳呼吸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配合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吐纳呼吸操,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记录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价哮喘控制水平,采用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flow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PEF%)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仪评估患者气道通气功能及炎症程度,采用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时,两组ACT评分、FVC%、FEV1%、PEF%、FeNO及AQLQ中活动受限、哮喘状况、心理状况和对刺激原的反应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ACT评分、FEV1%、FeNO及AQLQ中活动受限、哮喘状况、心理状况3个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吐纳呼吸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显著提高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症状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水平,缓解哮喘气道炎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交流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基础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部失语成套测试(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失语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daily living,CADL)评分、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39 generic version,SAQOL-39g)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WAB失语商、CADL评分、SAQOL-39g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AB失语商、CADL评分、SAQOL-39 g评分升高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交流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脱屑评分和总评分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能有效控制、改善鳞屑角化型足癣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