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949年10月28日,国民党海军运输舰“联荣”号等舰艇在澳门附近起义。此事是由我党中央情报部门派驻香港情报组织策动,林城、陈志远(原名何友恪,杜宣撰写的剧本《无名英雄》和《长虹号起义》中陈志航的原型)、李作健、李后贤等具体负责的。最近,笔者访问了陈志远老人。陈老年近九旬,但身体依旧硬朗,思维敏捷,当讲起59年前策反联荣舰起义的往事,眼神中充满了激情。  相似文献   

2.
1949年10月28日,国民党海军运输舰联荣号等舰艇在澳门附近起义。此事是由我党中央情报部门派驻香港情报组织策动,林城、陈志远(原名何友恪,杜宣撰  相似文献   

3.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0):30-33
特区的成立与政策优势《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当年,中央为何要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朱文晖(以下简称朱):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诞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从偶然性看,特区的原形一是源于1979年1月6日交通部在香港的下属企业招商局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要求在蛇口设立工业区。招商局的动议只是一个企业行为,但这种行为却从深层次触动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该报告得到了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支持,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国务院有关部门落实了这个报告。  相似文献   

4.
一个大学生在招聘会上说:“我拿着一麻袋钱去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去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我们能感觉到这位大学生的情绪,他在用俏皮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知识是无用的。至少目前是这种感觉吧。  相似文献   

5.
时髦的古董     
数月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恢复使用“同志”这一称呼,马上被嗅觉“超人”的香港电视台当作一条新闻予以报道。促使香港电视从业人员敏感起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近10年来,内地“同志”已逐步为从海外“引进”的“先生、小姐”们代替。“的士”“波士”“卡士”“贴士”们在广州满街走,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电视节目影响的结果。今日的广东,你只要打开电视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当地电视台引进的香港电视剧。一些年青的广州人首先从广播电视中发现,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竟是如此不同——广州人说:“在今年第×号台风影响下……”,香港人则说:“台风黛蒂今晚在本港登陆”……从香港电视中学几个词汇,早已成为“时髦”的一种标志。不过,假如你一味以为香港粤语够洋气,那就错了。其实,香港人不但热衷于引进“洋话”,一旦“老土”起来也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6.
宗和 《工会博览》2008,(14):41-42
在崇文区西大么(也作“打磨”,因清末义和团起义时此地被用来打磨武器而得名)胡同62号有一个神秘的观光景点,叫做“北京地下城”。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从未披露的大胆决定,内幕涉及外交部、交通部、招商局、移民局……原来,香港。一九八五年初夏。油麻地小轮有限公司的一艘气垫船缓缓地靠上了码头。从船舱里走出百多名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女,他们衣着朴素,手提行李走到几辆空调大巴(客车)前,秩序井然地上了车。  相似文献   

8.
“东方明珠”迎来人民海军历史一刻 2004年4月30日,香港东薄寮水道驶来一支威武的人民海军舰艇编队。编队由“深圳”号、“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淮北”号、“铜陵”号、“襄樊”号,“怀化”号导弹护卫舰,“314”、“314”潜艇等8艘舰艇组成,在海军副司令员么兴远中将、海军副参谋长周们荣少将和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张双虎少将率领下,于训练途中停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早期,由于美国商船在北非海岸屡遭海盗抢劫,海上贸易受到严重冲击,为了生存,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与北非海岸几个穆斯林领主之间爆发一系列海上冲突。时光倒转200年,1803年秋,美国海军准将爱德华·普雷波尔(Edward Preble)乘坐旗舰“宪法”号指挥着第三地中海战队远涉重洋,出征利比亚的黎波里。在他刚抵达阵位后不久他就听到了一个噩耗:第三地中海战队中战斗力仅次于旗舰的“费城”号快速帆舰落入了的黎波里人手中,全舰官兵投降。普雷波尔指责该舰的军官和船员“宁愿被俘,也不愿献身,是美国海军的耻辱!”  相似文献   

10.
城级驱逐舰第一组(刘易斯级) 原美国考德威尔级驱逐舰,共3艘: “刘易斯”号(HMS Lewes),舷号G.68。原美国“克雷文”号(USS CravenDD-70),1918年10月19日建成。1939年11月20日改名“康威”号(USS ConwayDD-70)。1940年10月23日英国接收此舰,但由于要进行大规模改装,直到1942年2月才服役,在此期间的1941年4月该舰在德文波特港遭空袭重创。1943年降格为飞机靶舰使用。1945年lO月12日退役。1946年5月25日在澳大利亚解体。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皇家海军最大,攻击力最强的机敏级攻击导弹核潜艇首艇"机敏"号于2007年6月8日下水,比原定日程推迟了四年。英国国防国务大臣德雷森说,这是"一艘相当出色的潜艇,其重要性不容低估。"英国王储查尔斯的妻子、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主持了下水庆祝仪式。为了有别于传统仪式,卡米拉弃用香槟,而选用船员酿制的啤酒来进行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香港政府第三号官员,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大陆的知名度恐怕仅次于香港特首董建华。原因之一,是他娶了比他小27岁的内地著名的世界跳水冠军伏明霞,而且演出一连串的爱情故事;同时,他还曾是香港著名的“打工皇帝”,在他  相似文献   

13.
不再爱虫子     
在高度商品化的社会,什么都讲究牌子。连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都要冠以好听的名字,某牌子的丝苗米甚至敢开风气之先,掀起送“中秋米”取代“中秋月(饼)”的潮流。 想想昨天,米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油都是一大桶一大桶的,盐也都是一缸缸的。我们只要按定量到属下的粮店或附近的杂货店买,反正,凡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4.
意见与媒体     
3月17日的午夜时分,与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号和“诺丁汉”号驱逐舰一起在亚丁湾巡逻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艘武装快艇,共同合作拦截了一艘被劫持的可疑船只。拦截的命令是由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下的,他们收到了位于马来西亚首都科伦坡国际海事局的海盗事件报告中心的求救电话,声称有一艘挂着泰国旗帜的渔船在3月16日的傍晚被3名索马里人劫持, 劫犯发送出传真要求向他们支付80万美元的的赎金来换取船员的性命。美军指挥官根据当时正在该地执行任务的美国与英国海军船只的情况,命令从海岸警卫队的快艇上派出一支搜寻、抓捕小组登上该渔船,而从诺丁汉舰上派出另外一个小组登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1996,(6)
以《大趋势》一书而著称的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近年来十分关注“亚洲的崛起”。去年底,他在香港总商会举办的一次午餐会上发表了关于21世纪是“龙的世纪”的演讲,并提出“华人网络”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题。的确,伴随1997和1999年的临近,粤港澳地区之间的关系将愈加紧密。如何利用“华人网络”拓展事业,已是一个就在眼前的机会。1996年1月号的香港《工商月刊》刊载了奈斯比特的演讲辞,本刊特摘录如下,希望广大读者对这一时代大趋势有更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1997,(7)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作为封面标题,耸人听闻地断言香港在“九七”之后会“玩完”。在内文,亚洲编辑路易斯·克拉尔用了长达9页的篇幅,郑重其事地给香港绘制了一幅可怖的图景。一时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17.
具有权威影响的“透明国际”机构公布的清廉指数世界排名,香港1997年排在第18位,几年来排名不断上升,2002年和2003年排名均为第14位。除此之外,美国传统基金会连续9年将香港评选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并认为香港的成功,首要的原因就是廉洁的政府。正如香港特首曾荫权所指出的:“香港在全球竞争力中的一项重大优势,是公营和私营机构的廉洁。这是国际社会高度推崇和广大市民引以为傲的香港制度特色,也是我们必须维护的核心价值观。”腐败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大量人口的拥入,香港的经济开始加速发展,财富大量涌流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香港人总喜欢流行点什么,这几年持续不衰地流行移民,大有令香港人走楼空之势,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与此同时,每年亦有大量“新移民”定居香港,尤其是从大陆来的“——阿灿”。他们初来乍到,自然有点不适应,但中国人的勤俭起家之风,香港地机会多的条件,使这些“阿灿”们迅速与环境同化,成为香港建设的一股活力。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有许多“阿灿”到香港定居,如今一晃十几年,他们也在那里有了  相似文献   

19.
据中新社香港消息,台军从4月15日开始了代号“汉光-19号”海陆空三军联合演习,至9月4日达到最高潮的火力展示部分,号称是台军汉光系列演习举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据台湾媒体报道称,这次在宜兰进行的火力展示不仅在实弹射击的项目与规模上前所未见,也是台军首次实兵进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据说此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之所以可以在香港回归之后,继续维持其繁荣与稳定,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北京将香港在1997年之后的“繁荣与稳定”视为政策成功的关键,因而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就使得十余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得力于北京片面的努力,从北京到香港都忽视了香港对维护“一国两制”应该存在的责任。本文认为北京和香港应该将“一国两制”,视为一种在国家典范下的新制度,欲使“一国两制”成为不同于“一国一制”的制度,香港不应对抗“一国”,更应该与“一国”合作,才能使“一国两制”成为香港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