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特 别是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以来,印度本以为美国会首选其作为打击恐怖主义的主要盟友,因此在美国尚未确定具体的打击方案之前就表示愿向美开放包括机场、港口在内的军事设施,并提供了阿宫汗和巴基斯坦部分穆斯林组织的情报。但是,美国除了表示感谢、称美印关系不受反恐行动的影响外,并没有做出印所期待的承诺,更没有为提升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美 国访问期间,白宫宣布, 美国将大幅增加对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国际舆论认为,这是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改善美印关系,使美印、美巴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美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玩”平衡,自有其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3.
谈起外国艺术家,许多人往往会首先想到西方,似乎只有欧美国家才是产生大师的地方。其实,第三世界何尝没有艺术大师!在我国的近邻友邦巴基斯坦,就出了伊克巴尔和朱丹这样的伟大诗人和杰出画家。 伊克巴尔(1877—1938)第一个提出建立“巴基斯坦”(“巴基”意即清真、圣洁,“斯坦”意即国家)的理想,是巴基斯坦建国的思想奠基人。他把诗歌创作与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在《诗人》这首诗里表明了心志:“诗人是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1,(23)
美国为兜售导弹防御系统,向欧洲和亚洲国家派了“游说团”说项,而在这些国家中,令美国最满意的恐怕要算是印度了。印度领导人不仅重申了对美国立场的“欢迎”和支持,而且表示愿与美国一起为全球设计一个全新的安全体制。放眼世界,对美国总统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给予如此热心支持的国家可谓寥寥无几。当美国的许多“铁杆”西方盟友还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信将疑、犹豫观望之际,印度如此迅速地伸出“援手”,实在是“义气可嘉”,也足见印美关系当前之“热”。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放言:“这是今后两国间许多磋商的开端,也标志着印美新关系的开始”,当是发自肺腑。  相似文献   

5.
作为阿富汗的近邻,22年前 在抗击苏联入侵阿富汗时 期,巴基斯坦曾是一个前线国家。但它也许不曾想到,22年后,会再次作为一个前线国家被历史推向前列。 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正在阿富汗打响,而这场战争的打击对象是巴基斯坦在外交上予以承认的塔利班政权和在其庇护下的恐怖主义头目。被认为策划“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要嫌疑犯的本·拉丹及由他领导的“基地”组织。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认定藏匿在塔利班控制区的沙特流亡富翁本·拉丹是策划这一惨案的“主要嫌疑犯”,并声称已掌握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34)
印巴就飞机补击落事件互相指责印度8月10日击落一架巴基斯坦飞机后,两国政府相互指责,向对方提出强烈抗议。印度外交部10日抗议巴基斯坦政府说,“一架被印空军击落的巴军用飞机10日侵犯了印度领空”。同时,印度坚决拒绝巴基斯坦提出的向巴道歉的要求。11日,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在巴南部地区向印度空军战斗机发射了一枚地对空导弹,但没有击中目标。11日,巴内阁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印度的行为违反了公认的国际准则和有关巴印双边协定,是赤裸裸的军事侵略行为、自10日以来,国际社会呼吁两国保持克制,对话解决分歧。20亿人观赏日全食…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35)
印度公布核武器政策草案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8月门日公布了印度的核武器政策草案,称印度将奉行有效及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战略,只有在遭受第一次打击之后才会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这是印度正式宣布的第一项核武器政策声明。印度还强调准备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讨论这项草案。这项政策草案要在印度今秋大选选出新一届政府后才能被正式通过。印度主要反对党国大党对草案持批评态度。巴基斯坦方面8月19日表示,如果印度执意按草案来推行其核武器计划,巴基斯坦将步其后尘。巴以进入新一轮谈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8月17日开始进入新一轮谈判…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24):19-19
人们虽然对“地沟油”深恶痛绝,但长期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更没有想到它会被应用到飞机上。在荷兰王国,有一个人成功将“地沟油”转化成了航空用油,“地沟油”也由此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5)
克什米尔是面积约 19万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现有人口约771.8万,居民77%为穆斯林,其余为印度教徒和佛教徒。50多年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块位于南亚北部山区的土地的归属权一直争执不休.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巴分治时遗留下来的。1947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英国任命的印度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中规定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独立。巴认为这个邦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印度认为这个邦的统治者(即土邦王公)是印度教…  相似文献   

10.
在僵持了两年时间后,南亚两大夙敌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来相继做出和解的姿态,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甚至出人意料地把巴基斯坦称为兄弟。在双边“同意考虑”缓和双边关系的措施中,包括恢复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航运输和体育比赛。印巴两国间的对话和解骤然热络,引起了两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1.
韩国总统金大中 3月 9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这次访问是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即将回访韩国和俄罗斯总统刚结束访韩后进行的,它无疑会对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备受关注。 布什当选总统后,一再强调美国将“在严格互惠的基础上”与朝鲜发展关系,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朝鲜是“世界和平之敌”,并多次声明美国将实施耗资 600亿美元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以免美国及其盟友遭到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样“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这些言论使金大中深表忧虑,两次与布什通电话,要求尽早举行韩美首脑会晤,并于 2月初分别派韩国外…  相似文献   

12.
新德里专电 克什米尔是个美丽的地方。它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那里有冰山雪峰,茂林大湖,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用那里的羊毛织成的“开司米”,早已为各国人民所熟悉。 近两个月来,这个秀丽的山谷却被冲突、示威、开枪和宵禁所困扰,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此再次相互指责,局势一时相当紧张。40多年来,印巴两国已经为它打过三次仗,为什么这么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成了紧张乃至战争的温床呢?这还得追溯到40多年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时发生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47)
联大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制裁联合国大会11月9日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长期经济、商业和金融制裁。美国近40年的封锁政策已给古巴造成1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印巴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冲突印巴9日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冲突,至少有10人死亡。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攻击印在克什米尔北部的一个边境站。印度军方的发言人说,这个边境站遭到了轰炸,印度军方不得不进行反击。谢里夫被指控犯有谋反罪巴基斯坦首席执政官穆沙拉夫11日指控前总理谢里夫和另外8名原政府高级官员犯有绑架罪和谋反罪。穆沙拉…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24)
对于克什米尔这个8字,人们南定都不陌生。这一面积约19月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现有人口约771.8万,居民77%为穆斯林,其余为鳊教徒和佛教徒。50多年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块位于南亚北部山区的土地的归属权一直争执不休。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巴分治时遗留下来的。1947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英国任命的鳊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中规定殛巴分别时,克什米尔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独立。巴认为这个邦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印度认为这个部的统治者(即土邦…  相似文献   

15.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4月28日至5月6日对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访问,是海部去年8月上台以来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出访,是日本政府今年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外交活动。这次出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明确表明日本政府要开展“大国外交”、的新意向,在当前急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既要配合美国和整个西方的全球新战略,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加速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于8月25日以所谓中国向巴基斯坦进行了与M—11导弹相关的转让为由决定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实行“二级制裁”,即禁止向受制裁的国家出口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又演了一出仗势欺人的闹剧。近几年来,美国在军售军控问题上对中国等国实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已不止一次,而且每次似乎都振振有词:什么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什么“不能向敏感地区出售武器”、什么“不能破坏美国所关切地区的均势”等,俨然一付“世界和平”卫道士的面目。然而,当人们看一下美国的实际做法时就不难发现,美国在军售军控问题上扮演的是一个国际“州官”的角色——它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允许别国做任何合理合法的事。  相似文献   

17.
去年8月,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场危机会引发如此深重的全面危机,也没有想到会对经济产生如此深远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对这场危机进行重新思考和再认识.这次次货引起危机不仅是信用的破裂,更是美国金融机构赤裸裸的欺诈.  相似文献   

18.
自从5月14日印控克什米 尔一辆公共汽车和一座军 营遭到恐怖袭击以来,印巴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南亚上空战云密布。印度总理5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前线视察时宣称,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的“圣战”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现在已到了对“越界  相似文献   

19.
张旭东 《求知》2012,(12):45-45
在国内经济前景堪忧.铁杆盟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在空袭与火箭弹袭击之间来回拉锯之时.刚刚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迫不及待地将东亚作为他的首个出访目的地。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携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共同出访的奥巴马究竟有何意图?转向亚太的美国外交战略会如何处理同崛起的区域大国——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段聪聪 《党政论坛》2010,(14):24-24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印度论坛上,一项最新民调引起与会两国官员和学者的注意。 论坛召开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了一项中印两国民众如何看待对方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3%的印度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是印度的“伙伴”,只有23%的人认为中国是印度的“敌人”。调查还发现,33%的印度人相信,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