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4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突访伊朗与阿联酋存在领土争议的阿布穆萨岛,引发阿联酋及海湾邻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阿联酋第一时间召回驻伊朗大使,并向伊政府递交抗议照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举行特别会议,沙特、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六国外长悉数出席,会议发表声明谴责内贾德登岛是严重的挑衅行为,公然侵犯了阿联酋对阿布穆萨、大通布、小通布等波斯湾三岛的主权,海合会国家支持阿联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印关系在增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曲折的历程 中印之间早在1954年就采取了有力的信任措施,那就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为协定的签订互致贺电,并于同年作了互访。 然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减轻印度对中国领土要求的担心,也未能帮助解决领土争端。当零星的边界交火升级为1962年10月的全面战争时,印度认为中国是“扩张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对中国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现状从战略层面进行战略再审视。领土是国家主权赖以体现的最基本物质空间,国家主权因为其以领土为物质基础才具有现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家领土主权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和限制,但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国家主权,仍旧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国家领土主权不可侵犯仍是现代国际法的最重要原则。就此而言,今天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统一、完整与安全。从战略层面审视,就目前而言,中国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都尚未实现,其作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应予以正视并给予充分的战略考量。中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和抓住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变化中的"战略天窗期",着眼于战略大局,着眼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以和平的、外交的方式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纠纷,有效地维护中国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谢奕秋 《南风窗》2012,(4):13-13
去年9月国新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六大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刑法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扩大化规定具有刑法解释扩张化的倾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核心法益是个人信息人格权中的信息自决权,个人信息自决权包括个人信息公开的自决权以及个人信息使用范围自决权,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不在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法益保护范围之内。司法解释对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对抽象的公共利益的保护。司法解释将不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纳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的范围既容易导致刑法的立场不明确,不利于保障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也不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国家利益?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家罗伯特.奥斯古德把国家利益具体规定为四个要素:(1)国家的生存和自保,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持续;(2)国家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3)国家在国内外有足够的威望;(4)国家具有对外扩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分裂主义界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裂主义是现存国家的一部分人口在所属国家的反对下,将其居住的领土从现属国家脱离,建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或并入其他国家的系统思想和行为。领土诉求、极端化认同和分裂主义组织是分裂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分裂主义的产生虽然常常与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密切相关,但文化因素是根本性的。部分西方学者所宣扬的分离的合法权利,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民族自决权是主权国家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自决权的民族难以上升为主权国家;而国家主权是民族自决权的最终表现形式,没有主权的民族国家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国际社会。但是,在主权国家——不  相似文献   

9.
摩尔多瓦:"红色政权"重新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尔多瓦虽是个仅有3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和4万多人口的小国,却由于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上台执政,而成为苏东剧变十年后该地区"红色政权"第一个重新崛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反分裂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重要的国家行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全球反分裂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中国目前尚未实现统一,所以反分裂是当前关系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针对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分裂势力的新特点和新动向,中国应积极借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反分裂斗争的有益经验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4)
正在使用领土权力的时候,美国最强调的是所谓海上通行自由,而在使用非领土权力的时候,美国需要的则是非政府组织在别国的活动自由。卡赞斯坦对美国帝权的研究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他既指出美国帝权包括领土权力和非领土权力这两个维度,又进一步指出这两个维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条件和不同的国内政治联盟状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呈现出一主一辅,交替突出,轮番充当主角的现象。但他也明确认为,就总体而言,美国帝权的非领土权力在大多数的时间和范围里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问题(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 亚、越南8个国家相邻或相向,尚未与这些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划定国家管辖海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边界;与日本存在钓鱼岛领土主权归属争端,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存在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归属争端。如何解决上述海洋划界争端问题,维  相似文献   

13.
所谓边界问题,是指两国领土接壤地区边界的走向、领土归属和由此产生的争端。世界上许多领土相邻的国家之间都存在着边界问题,由此产生的争执、冲突甚至战争也不少见。然而,中俄边界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过程,影响和意义尤其重大。它不仅反映了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的走向,而且牵扯到“远东和整个亚洲的稳定和安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是中俄(中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台湾研究》2005,(3):46-51
2月19日,美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谘商委员会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表示“鼓励和平解决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台海安全战略考虑的关注。在美国政府看来,台湾一直是其亚太甚至是全球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台海安全与美国的亚太和全球安全战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大量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北,自沙皇时期以来就十分重视北极事务。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以来,将北极事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化了对北极领土的控制力。俄罗斯北极战略始终围绕安全与发展这两大主题,安全、经济、环境、社会利益,是俄罗斯政府制定北极战略的核心考量因素。当前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北极经济发展而非军事扩张。未来俄罗斯北极战略的调整总体上坚持务实主义和防御主义原则,在保护俄罗斯北极合法利益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进北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14日,胡锦涛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号主席令,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正式生效。《反分裂国家法》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出发,把国家有关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台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是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7.
二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是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当地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并进攻东南亚诸国,自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日本走上了不归之路.美国人一直将日本"偷袭珍珠港"视为自己的耻辱,原因之一是他们一直认为,珍珠港是自己的领土,"偷袭珍珠港"就是侵犯美国的领土.社会上也有许多关于此类的说法,比如珍珠港被空袭是"赤裸裸的对美国领土的攻击",但是美国却直到1959年才将夏威夷正式并入其版图,成为第五十州,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刘怡 《南风窗》2014,(10):40-43
<正>当中国解决了现阶段以近海为中心的权益纷争和领土完整维护之后,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西岸国家,将成为中国从太平洋望向印度洋的新起点。面对犬牙交错的局面,中国需要明智的东南亚战略,以确定不同阶段的外交主攻方向,使东南亚成为中国拓展对外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安全问题一向是国际政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由于安全关系往往涉及生存、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等国家根本利益,因而经常对国际关系的其他方面起到统帅的作用,决定着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性质与面貌。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关系领域,安全战略问题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即使是最原教旨主义的结构现实主义者也无法否认  相似文献   

20.
谢奕秋 《南风窗》2008,(19):13-13
土耳其西面的巴尔干半岛,曾是沙俄、奥匈、奥斯曼三大帝国争霸的舞台,这里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这三大帝国,催生了许多小的民族国家。而今,在土耳其东面的高加索山区,同样存在着引起大范围战争的诸多因素,其一便是领土争议和民族纠纷。高加索北麓有几个隶属俄罗斯联邦、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共和国,其中车臣和达吉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