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瑛 《党史文汇》2002,(7):29-29
2002年4月,我们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一行几人专程赴京,采访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而采访马武义老人,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讲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天,当我们来到北京市郊区的一个居民小区,马武义老人已经拄着拐仗,伫立在楼下等候。这位当年毛泽东的贴身卫士,虽然看上去身体有些虚弱,但一张棱角分明、刚毅的脸却无法掩饰年轻时的那份飒爽英姿。马老高且瘦,戴着一顶灰色的棉布帽子。北京的4月,天已经逐渐暖和,但风依旧有些凉意。“屋内比外面更冷,所以出来走走。”马老解释道。当我们向他老人家说明这次采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批评吃喝风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访苏归来到达沈阳。在毛泽东休息时,叶子龙让卫士李家骥看一下饭准备的情况。服务员对李家骥说:"都是东北特产,不用看,差不了。"李走进食堂一看,果然如此,非常丰盛,比北京政协开会还好!李想,这么干要坏事.非挨批...  相似文献   

3.
1947年8月到1962年4月,李银桥先后任毛泽东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15年与毛泽东形影不离,堪称伟人身边的贴身侍卫。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1,(5)
近年来,一批记述毛泽东生平、生活的书籍相继问世,这对一向把领袖人物的日常生活视作神秘的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大饱眼福。读了几本这类的书,也就生出感叹: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其实也不是权力无边。别的不论,就拿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来说,秘书、卫士并不因在主席身边工作就一跃龙门身价百倍。毛泽东也决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或者自己权力的一部分。三年困难时期,物资供应紧张,毛泽东的秘书们在武汉搞到了一点肥皂,一人买了一块。现在看来,真可谓比芝麻还芝麻的小事,但中央办公厅知道后,把它看成是一件大事予以严肃处理,有关人员作了深刻检讨。中央办公厅调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并不一定要向毛泽东报告、请示。有时,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基辛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基辛格○王永钦不少人对基辛格博士的了解,是从他1971年7月秘密访华时开始的。周恩来曾称他是恢复中美关系的“先导”,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毛泽东没有同他见面,但是毛泽东密切关注着他这次来访的情况。不管每天会谈多晚结束,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丰泽同和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了27年零3个月。毛泽东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遗物,譬如他钟爱的大量书籍、文房四宝、唱片磁带、还书条、收音机、诊疗证、小轿车、梳子、打有无数补丁的睡衣等。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5000余件毛泽东的遗物移交伟人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珍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节俭,不务奢华,在使用筷子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上,就表现了他简朴的生活习惯,以及他“甘心做平民,不愿做天子”的崇高人格。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特别。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很快准备完毕。此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走进餐厅巡查,当他眼光触及桌面上那用旧的瓷碗,特别是那几双霉变后黑乎乎的竹筷子时,觉得毛家餐具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便对卫士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哩。”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2,(2):41-41
那天下午,毛泽东在院子里散步,我们三个值副班的卫士打乒乓球。毛泽东看见了,便走进来参加:“我也来玩玩小球吧。”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你们准备一下。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给卫士们布置任务。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十分普通,他便对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天性自信乐观、风趣幽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喜欢和人们谈笑,就在那无拘无束的谈笑间,融洽了和战士、工作人员的关系,使大家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干劲倍增地做好本职工作。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常常有幽默之举。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王家坪毛泽东门前硝烟弥漫,弹片飞了一地。卫士们冲进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依然在聚精会神地查看地图。"客人走了吗?"毛泽东看着地图问。"谁,谁来了?"卫士们怔愣住。"飞机呀,"毛泽东手中的笔朝天一指,"喧宾夺主,讨人嫌"。于是,卫士们都笑了,紧张情绪全部消失。作战间隙毛泽东仍不忘和战士们逗乐子。转战陕北时,由于敌人又  相似文献   

11.
祥涛 《党建文汇》2008,(1):43-43
毛泽东一生节俭。 毛泽东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看见周恩来停住了脚步,上下打量他,问:‘是不是嫌我穿得太洋气?’ 毛泽东对警卫员说:‘这次我们去重庆,可能被扣押,坐大牢,甚至杀头……’ 毛泽东出席完蒋介石的晚宴后,正在翻阅报纸。突然,蒋介石的卫士进来说:‘你们三人出去,把毛先生留在这里’ 毛泽东对美国包瑞德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的工资为每月37.5元,到1956年工资调整时,他所在的组里评议给他升两级,后来经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比较平衡,结果只给他升了一级。为此,田云玉找了局领导,并且还哭了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泽东知道此事,幽默而不乏同情地说。轮到小田值班,毛泽东把他叫到身边,沉吟了半天,言语恳切地说:“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毫无心理准备的田云玉一时语塞。“你现在多少工资?”“43…  相似文献   

14.
安澜 《党史天地》2006,(1):17-21
毛泽东当年的卫士封耀华,1997年从武警杭州警卫处党委书记岗位退休。现在,且听他讲述 1954年至1963年间在毛泽东主席身边的岁月——我祖籍浙江省绍兴,在杭州出生,在杭州长大。父亲是拉黄包车的。我们这个家在旧社会可苦呀。我只读了两年书,就在东街路的源泰丰炒货店学生意。  相似文献   

15.
在荒凉的坟地里 挑选专车司机 按照李克农的安排,北平市公安局秘书长刘进中负责毛泽东进北平的随卫活动。 这件事早在毛泽东进来之前就开始周密准备了。 袁泽是最早随刘进中一块进城保卫联合办事处徐冰等人的6名卫士之一。他当时也不知干什么,反正被一个吉普车拉到了城里,几天后成了公安局的秘书。  相似文献   

16.
“还是穿旧的好”每当人们走进杨家岭毛泽东的旧居,就会看到墙壁上悬挂着的毛泽东身穿打了大块补丁的棉衣棉裤,结抗大学员讲课的照片,见了这幅照片,有的人也许很难理解,身为一党领袖的毛泽东,连一件象样点的衣服都没有吗?穿得如此朴素是不是太寒酸?其实,要穿得好一点并非不可能,但是毛泽东自觉实践他亲自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党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陕北时,仅有三件衬衣,穿破了,他舍不得丢,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上身了,他让人把三件补成两件,继续穿。警卫员见此情形,曾多次提…  相似文献   

17.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毛泽东一家的生活账。开支表以其具体、详细的原始记录引人注目。毛泽东一家日常开支共有4本账,一本为黑色隐花硬皮本,记录着1955年8月1日至1956年3月21日毛泽东一家购买洗衣粉、针线日用开支;两本为软皮现金记录本,记载的是1963年11月16日至1968年1月22日毛泽东及其家人、身边工作人员购买锅碗瓢盆、医药费的各项开支;一本为绿色硬皮本,记载着1968年2月8日到1970年1月20日为毛泽东购买茶叶、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用品开支。从表中…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当人们在新闻纪录片里看到毛泽东那熟悉的面孔时,并不知道此时他因为患白内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看不见东西了。如何为毛泽东安全稳妥地治疗眼疾,成为了党中央的一件大事。经过一年多的筛选,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北京一位中医眼科大夫唐由之身上。唐由之从准备到施行手术总共用了10个月时间,为毛泽东的左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是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的故事》一书,以李银桥、徐涛、姚淑贤等8名卫士、工作人员回忆的形式,记叙了毛泽东1947年初到1964年底的真实故事,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毛泽东最重视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1947年转战陕北后,毛泽东在以主要精力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9,(8)
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政协通过《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爱国统一战线空前巩固和壮大。国旗诞生记1949年7月15H,《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介,向全国及海外发出了征求国旗方案的启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政协筹备会就收到了国旗1920件,国旗图案2992幅。一天晚上,毛泽东请来几位代表议论。张治中问毛泽东:“你同意哪一个国旗图案?”毛泽东说:“我同意一颗星加一条黄河的。你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