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思想被菲律宾激进主义者引人菲律宾.在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西松重建菲律宾共产党和武装力量——新人民军.毛泽东思想成为菲共及菲共领导下的新人民军的行动指南.菲共将毛泽东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由于菲共自身的弱点,对毛泽东思想理解的片面性和教条化,直接导致了菲律宾共运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2.
宁二 《南风窗》2008,(21):89-92
作为华人世界不多见的、能存在20年的独立知识团体,批判性立场的台社早已成为台湾社会运动的重要环节之_。在他们眼中,台湾的威权体制已经倒台,凭靠道德立场、政治正确表态的时代已经过去,知识分子不能躲进象牙塔,要找到社会的动力之所在,挖掘贴近社会的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3.
埃及是中东地区最早建立共产主义政党的国家之一。埃及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欧洲,但在埃及社会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并与埃及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进程相互交融,反映了埃及人民摆脱外国殖民统治的诉求和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渴望。尽管埃及共产主义运动从未获得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但其对于埃及社会,尤其是埃及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的思想影响,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埃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内部的分裂与分歧、埃及政府的镇压、群众基础的缺乏以及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衰落等因素,导致了埃及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运动,正成为转型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形成的遗产是什么?对今天的社会运动有什么影响?200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应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双方就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农民起义、共产主义革命所形成的政治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对话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 2 0 0 0年 1 1月 ,日本共产党召开了第 2 2次代表大会。以此次大会为标志 ,这个拥有 80年历史的政党正在力图实现自身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 ,对党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被“共同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成为实现“共同社会”的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从党章中消失 ;进一步明确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等。日本共产党决意开始这种世纪性大转变 ,既有其自身组织能力严重退化的原因 ,又有日本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以及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共产党曾是西欧最大的共产党,对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演变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历史上,意共曾经历过两次较辉煌的时期:一是二战时期,它领导了反抗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斗争,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了人民的崇敬与爱戴。在战后初期的议会选举中,意共以较高的选票获得了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公正社会。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是指引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一种社会价值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所推行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实践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伟大历程。这一实践既验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公正性,又为中国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公正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缘于尼共党内在君主制问题上的分歧。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多次分化组合,形成了不同派系。派系政治严重阻碍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尼泊尔的政局稳定。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合并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摆脱派系政治束缚的重要一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仍将继续存在。尼共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特色,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对派系政治的未来发展以及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向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安倍政府在历史观问题上不断倒退,同时加快修宪强军步伐。对此,中国打响了对日舆论战,对其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险恶用心及其危害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危险行为进行集中揭露和批判,以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走向的警惕。中国尽管占据道义优势,却难以先声夺人。相反,日本、菲律宾和美国对中国展开舆论反攻,渲染"中国威胁",矮化中国形象。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正在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  相似文献   

10.
储昭根 《南风窗》2010,(6):80-83
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的最重要政治后果,是使菲律宾的地方政治势力膨胀和国家功能相对弱小。马科斯的独裁统治则让菲律宾一次次错失保持经济增长的大好机遇。解决菲律宾的矛盾与冲突,最为可行的是马克思式社会革命基础上的洛克式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孙逊 《台湾研究》2005,(2):44-48
众所周知,华侨华人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族裔并不明显,一直扮演“旁观者”(bystander)角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开始突显,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华人在中美关系的各个领域都是即时的参与者。但是这种因素的推动力表现为多维度、多层面和多样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本文拟围绕台湾问题全面分析探究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不加区别地等同于"和平主义"运动与思想,但实际上,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与变化过程。战后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思想基础并非一般所论的放弃战争、消灭军队的"和平主义",而是基于新宪法中所规定的国民主权原则的民主思想。进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护宪运动(尤其是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影响力衰退的主要思想原因,也并非和平主义思潮的衰退,而是护宪运动主体的国民主权思想的式微。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多党政治面临的挑战与民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菲律宾传统的政治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在多党政治民主巩固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主要是国家功能发育不全,市民社会虽有生气但过于好斗,经济增长缓慢,以及由此而加深的阶级、地区和宗教间的分裂。其次,后马科斯时代,民主巩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武装的社会运动及其政党从体制外制约着多党体制和国家体制民主化及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这些社会运动或政党声称自己代表被边缘化的部分,它们以武装斗争为后盾,干扰政治现代化的进程。自20世纪末以来,它们大都被融入了政治体制,参加了多党竞争和选举,成为整个民主过程的一部分。但由于保持着好斗的政治性格,因而也使菲律宾政党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分裂性。最后,从政党政治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是菲律宾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存在着世界各国政党体制转型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多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很低,尤其是由于菲律宾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其多党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水平的提高特别困难。尽管按照经典的理论,政党的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但就目前菲律宾等国的情况来看,国家也需要发挥其强力作用,以促进政党和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由亚非拉政治教研室梁守德、陈峰君、王杰主编,林修坡、李湖、张锡镇参加合作撰写的《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今年上半年出版。该书共35万字,分六章,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诸方面对战后亚非拉各国进行了综合研究,比较系统、客观,全面地介绍了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情况,内容丰富、充实,可供  相似文献   

15.
跨国因素在美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十月革命胜利所引发的国际国内形势,造成美国社会党内爆发致命分裂。党内左派遭到右派的清洗,左派被迫走上独立建党之路。一战后的转型、共产国际的成立和美俄关系的恶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美国第一次"红色恐慌"。两个共产党甫一成立,随即遭到统治阶级的镇压。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由于内部成分不同,特别是外来移民占据主导地位,无法克服内部的分裂。在共产国际的强力干预下,美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派别才联合起来,组建统一的共产党。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年,直观地展现了跨国因素的作用过程,同时潜藏着美国共产党难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科技革命、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不合理的国际关系以及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对战后资本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们可以说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四大动因.虽然战后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已经改变了它的根本性质及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莱茵资本主义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政府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在阶级妥协让步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福利国家体系,形成了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度过了资本主义的战后黄金时代。自80年代,新自由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使莱茵资本主义陷入危机,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共产党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与顽强的逆境生存精神在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中表现出独特性,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海湾战争后,伊共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避免向极权政治转变的民主集中制,主张将伊拉克建成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多元均衡发展的国家,并对当前中东变局和恐怖主义提出新看法;政治实践主要表现为反对国内独裁、反对国际制裁、反对战争以及参与战后重建。因受历史遗留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以及伊拉克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伊共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16日,华人社会犯罪学研究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希尔顿酒店举行了新一届年会,总结和展望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原载美刊《商业与社会评论/创新》(BusinessSociety Review/Innovation)1972/1973冬季号。文章原是1972年7月伦敦泰晤士卫视播放的顶级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与雷蒙·阿隆之间的辩论实况的主要内容。该辩论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展望开始,两位哲学家围绕共产主义的性质以及共产主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是民主的这一主题来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