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研究》2020,(1):F0003-F0003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刘宏、李塔娜、张锡镇、张蕴岭、侯若石、袁明、高伟浓、黄枝连、曹云华、阎学通、梁守德、Anthony Reid、Amitav Acharya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2004年和2011年被北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2009年以来连续被确定为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本刊自2000年以来连年入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研究》2013,(4):113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研究》2012,(4):112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9.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相关重大和热点国际问题、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人华侨等研究领域。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实,言之有据,鼓励学术探索和创新。三、本刊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力戒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0.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1.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2.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张蕴岭、侯若石、高伟浓、袁明、梁守德、黄枝连、黄朝翰、阎学通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南亚研究现状:制度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平  张洁 《当代亚太》2006,98(4):3-12
本文认为,制度性因素对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政府需求、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以及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兴起则是影响中国东南亚研究的三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提升了东南亚研究在中国的地位,促使东南亚研究以经济与政治(包括安全)为重点领域。但是另一方面,这三个因素却使中国的东南亚研究面临着学术贡献与政府需求、学术贡献与大众需求之间的艰难平衡,并有可能使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将自身置于满足政府和大众短期需求、损害长期能力建设的困境之中。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从机制的角度来考虑如何矫正中国东南亚研究中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关注重点包括: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华侨华人研究。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实,言之有据,鼓励学术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南亚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至此告一段落。该讨论会的论文集《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现状与展望》将另行出版。 我国的东南亚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在改革与开放的主旋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完整的东南亚研究体系,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走向世界。为此,讨论如何检阅成就,总结经验,发挥优势,突破局限,开创新局面,也应该成为东南並研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东南亚研究界必须共同关心,经常探讨的重大课题。“中国东南亚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本刊欢迎大家继续就此撰文发表评论和见解,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