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2.
习惯之害     
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位厨师爱占小便宜,给人办宴席,总是顺手牵羊——揩点油,捞点东西才舒服。一次在家中操刀切肉,见左右无人就把一块肉收入怀中,这个“习惯”动作正好给他老婆看见了。揩油,笑骂道“你怎么在家里也揩油”。 笑话归笑话,现实中也是有习惯成自然  相似文献   

3.
有一则笑话,说是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神仙,想到人间找个不贪财的人,度他成仙,结果遍寻不见。最后遇到一人,神仙指着石头对他说:“我把这些石头点成金子给你用,怎么样?”这人摇了摇头。神仙以为他嫌小,又指着更大的石头说:“那就点这个?”哪知此人还是摇头。仙翁心中暗喜:“总算找到一个不贪财的了!”便准备度他成仙。但为慎重起见,神仙又进一步试探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到底要什么?”这人此时才露出真相:“我别样都不要,只要老神仙点石成金的这个手指头。”神仙当然不会慷慨到把自己的手指掰下来送人。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掰”下自己的“手指头”送人的傻事却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何谓“红嘴绿鹦哥”?菠菜是也!未读过鲁迅杂文《谈皇帝》的人,恐怕不知区区乡野之物——菠菜竟有这么个雅称。“雅称”的来历,源于一则笑话:高坐龙廷的皇帝,“冬天想吃瓜,秋天要吃桃子,办不到,他就生气,杀人了。”因此,只好“一年到头给他吃波(菠)菜,一  相似文献   

5.
报载,江苏宿迁市委书记仇和一次到乡下检查绿化工作,看到不少乡镇都挂出“欢迎领导莅临指导”之类的过街横幅,就问当地的一位工作人员,做这样一条横幅要多少钱?工作人员告诉他,要96元钱。仇和心想,两块钱可以买一棵树苗,一条横幅就相当于48棵杨树苗,栽植10年后至少可以卖15000元,而挂这样一条横幅毫无意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一案已尘埃落定。但值得我们研究注意的是:慕的落马最初是被一位香港记者发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的。1998年慕绥新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盯住了慕绥新的一身“行头”:衬衫、领带、西服、皮带、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一算,少说也得值几万元港币。中国一位市长的月收入怎么能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这位记者在香港一家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其潜台词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0,(30)
啼笑皆非之余 车驾明 这是两个荒唐但却真实的故事。一位将军因公外出途经某市,因不愿奢华,住到一家三元钱一宿的低档旅馆。谁知服务员看罢证件,顿时产生怀疑:将军怎么会住这样的小店?定是冒充无疑!于是将军被派出所带去折腾了一个晚上。无独有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三名记者,到四川达县地区采访,因为没有当地领导陪同,没有专车接送,被误以为“逃犯”,受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盘查。 这两件事,看起来好似笑话,可细细品味,是很难令人笑得出来的。近些年,在一些人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透明的人,让群众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这是一位优秀干部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做一个透明的人”,这话说得多么好!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他们信奉“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哲学,怕会被人利用;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自己身上确有毛病,怕亮出来丢丑;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车子、票子、房子、孩子等问题上捞取了好处,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不敢“透明”,因为他们惧怕党纪国法的威严。鲁迅先生在评价刘半农时说过,“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立刻赞她:“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柯立芝的评价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又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事后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啊。”好一个精妙的比喻啊,我们姑且称之…  相似文献   

10.
一个单位的党委书记和另一人访问柏林,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铜像前留影。书记欲靠近马翁身边(大约想临终时说“去见马克思”更名正言顺一些),让同伴站在恩老旁边。结果俩人却站反了。这不是笑话,是吴非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披露的事实。当然,如果这二位去天安门广场和深圳那个著名的广场,总还不至于认不出画像上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但是他们的孙子、重孙、玄孙……呢?如果这多少代  相似文献   

11.
陈重华 《团结》2011,(2):20-21
某省卫生厅的一位副厅长曾说“当医生不知道一个检查、一片药丸要多少钱的时候.医改就成功了”。这话虽不完全正确,但却道出了一个众所周知.却又被医药界刻意回避的现实.即各种名目的“回扣”已经成为医改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在金钱面前     
伏琛 《瞭望》1988,(31)
去年四川某县一女学生不慎落水,她的同学大呼“救命”,在旁的几个闲人视若无睹,其中一人懒洋洋地说:“救了起来,给多少钱?”这女学生就这样死了。 这大约可以算是“向钱看”声中拜金狂见钱忘义的特例。《钱神论》著者鲁褒早已说过,钱之为体,“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它能做到“危可使安,死可使  相似文献   

13.
近日读报,有两则消息让人心里颇不是滋味。一则是,一位十岁的小男孩在公交车上为一老人让座,不料竞遭到母亲的严厉训斥,并“谆谆教育” 说:现在的人都很自私,你这样做将来是要吃亏的,以后要学会自私。另一则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一贝,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这两件事发人深思,也让人为传统美德捏把汗。 社会处在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诸多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比如,一些人打着更新观念的旗号,把几千年传承…  相似文献   

14.
香港无线电视台一位文化节目主持人向观众报告一则消息: “今天,我们在《香港早晨》这个专题节目里,请大陆书画鉴赏家、江苏省国画院画家肖平先生为大家讲讲古画鉴赏。”随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位斯文的中年人。他脸带微笑,转身指着背后那幅画说:“这是清末著名画家吴昌硕画的一幅牡丹花。花头用重彩,枝叶用浓  相似文献   

15.
效桦 《瞭望》1996,(43)
台风袭击某地之后,一位干部到基层了解灾情。跑了一天,这位干部听到基层干部所汇报的灾情大多为“大概是”。有没有房子倒塌?有。倒几间?多少面积?大概是……有没有农作物被毁?有。多少面积?损失多少?大概是……听了一连串“大概是”,这位干部无奈地感叹:“尽是‘大概是’,叫人如何识得灾情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这样的两则故事。一则是“校人烹鱼”:有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叫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放到池里去,小史却把鱼煎烹吃了,并回报子产说:“鱼刚被放到水里的时候,还显局促不安的样  相似文献   

17.
有家电视台的娱乐栏目最近播出的节目有这样的场面:先是主持人拥着一位小姐煽情拍卖个人的艺术写真集。这还罢了。紧接着是一位小姐举着印有自己唇印的纸片上台“卖吻”,而且极力声明这是“初吻”。再接下来,则是又一位小姐提着一件小汗衫出场拍卖,并且反复强调自己穿过,是比较私人的东西。特别是主持人还借机捧了一句:“哇,还带着小姐的体温呢 !”   我不否认,纯情少女和靓丽小姐们弄弄自己“初吻”的唇印,或者出售自己贴身的小汗衫属自己的事,但是要分场合。因为,电视台的舞台毕竟不是自家的炕头,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出卖的什…  相似文献   

18.
威力条子     
桃源  力扬 《瞭望》2006,(49)
有一商品的广告用语,最后四个字是“够威够力”。此商品是否够威够力,不敢妄断。但日前的一则报道,却令人见识了领导签字的条子确实“够威够力”。报载,今年以来山东某县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了该县党政机关。目前,这些人已经全部被清退。而作案者只是一位仅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此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入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进了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19.
一点比较     
王涵 《瞭望》1984,(10)
近代德国作家卡尔·艾特林格写过一个题为《利他主义》的独幕剧,写的是巴黎塞纳河畔,一个走投无路的乞丐,投河自杀了。于是,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一大群人,各人发表着各种见解: 一个美国资本家大声的说:我要赌二十块金元,他一定会淹死的。谁跟我打赌?二十金元。一个为妓女边画素描边调情的画家说,一个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是一个英雄。一个为同胞牺牲的人是一个傻瓜。另一个青年一面发表“看着—个同胞淹死,却没有一个人跳下去救他”的感慨,一面又表示:“我正陪着一位小姐——这样做(按:指下去救  相似文献   

20.
李侃 《瞭望》1989,(11)
内地出版的一本《文革笑料集》,引起了香港读者的兴趣。据说书名称“笑料”而不叫“笑话”,是意在保存一些“文化大革命”的具体史料。编者用心可谓良苦。我虽未读过此书,对内容不敢妄加议论,不过但凭猜想,大概不外乎“文革”中那些以荒唐当正经,以胡闹当革命一类,令人啼笑皆非的把戏。在今天看来,不管是叫“笑料”还是叫“笑话”,总之都是很可笑的。我也是“文革”的过来人,并且有过三年被批斗、被专政的经历,现在每一想起当年的种种场景、种种人物,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