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执行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下位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把行政决定、命令和处罚变为现实法律关系的权力,它包括一般行政执行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执行权的外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明确行政执行权的权力范围具有意义.行政执行权的形式属性主要包括法定性、不平等性、强制性和执行性:行政执行权的实质属性主要包括公共性、正当性和沟通理性.  相似文献   

2.
行政主体优先权是行政合同的内在需要,为世界许多国家行政立法所肯认。行政主体优先权包括合同履行的指挥权和监督权、单方变更合同权、单方解除合同权和行政制裁权。对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法律控制的模式应采用程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学慧 《理论探索》2004,(4):105-106
由于行政权力的扩张 ,控权成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所以 ,现代行政法学研究在于通过分析总结行政权力运行的特点 ,寻找规范制约行政权力合法公正有序运行的机制和手段。针对我国行政程序控权的现实缺失状况 ,只有加强和完善我国程序立法 ,并将行政程序控权纳入法治化轨道 ,才能真正体现现代行政法制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行政行为补救(以下简称补救),是指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情形时,行政主体主动予以纠正,以消除其违法性及其所造成的损害。补救制度在很多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而深受大陆法系文化影响的我国法律对此却尚无任何体现。笔者认为,我们在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补救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收费设定权混乱,主要是行政收费设定主体及权限界定不清引起的,必须对行政收费设定权进行规范,界定权力的主体及权限,对权力的行使进行规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全部的收费设定权,国务院在有法律授权时可以设定全国性的一般收费项目,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设定地方性收费项目,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没有行政收费设定权。  相似文献   

6.
参与原则作为行政程序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的适用保证了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复议机关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裁断,有助于防止或抑制复议机关的专横和武断,增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及其运作的信赖度和信服度.参与原则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的适用具有充分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所享有的获得通知权、卷宗阅览及复制权、申请回避权、陈述及抗辩权、申请取证权、质证权和声明异议权等程序权利上.  相似文献   

7.
论点集萃     
□摘浅议宪政与行政程序湖北大学法学院谭琪撰文认为,行政程序是推动宪政实施的有利工具。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程序可以防止行政权力主体“道德风险”的发生,实现对权力的控制,体现宪政的要求,推动宪政实施。现代行政程序规定了行政行为的步骤、形式、方式、期限及其顺序等,它制约着行政权力主体——行政官员的具体行为,使得行政官员在行政行为中必须按照规章办事而不得任意武断,从而使得道德风险客观上能够减少发生。行政程序实际是就是为行政主体设置了一套行事的规范,这套规范制约着行政权力的行使,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以制…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程序的权力化及其权力制约功能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行政程序的核心功能是控制权力.在当前行政背景下,中国的行政程序有过度形式化的趋势,产生了价值诉求的偏离,并且丧失了应有的制度立场.概而言之,行政程序已呈现权力化倾向.行政程序权力化的后果是程序制约权力功能的缺失.行政程序的道德性重建是化解行政程序权力化的基本理论方向.而建构一系列能够实现行政程序道德性的制度,是化解行政程序权力化的基本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9.
行政申诉是公民的救济权。其可以用来抵御行政机关对正当权益的侵犯,防止权力恣意与滥用,减少腐败,维护公正,提高行政效率。当前在我国行政申诉制度的建设中,其价值定位应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救济权利;功能定位应是审查外部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及内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申诉机关应具备独立性和相应的权力;申诉过程应体现程序公正和程序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的有效形式,是对行政优先权的合理控制,也是对行政法律关系不对等性的平衡。它应包括如下内容:知性权、听证权、陈述权、抗辩权、申请回避权和拒绝权。它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不受侵犯,有利于保证行政目的的实现;同时它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行政主体滥用权力,遏止权力腐败,维护和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12.
社区结构是行为主体为满足居民需求而选择的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物质资源对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主体观念对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共同改变着社区的结构,透过物、关系和观念审视社区结构生成和演变所揭示出的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为解释当前社区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实质是“党纪”严于国法,即“纪严于法”。党纪的严格性应有一定边界。其本质上是党员特殊身份与公民普遍身份何者为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念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如何协调的问题,是党内法规“姓党”与“属法”如何同时体现的问题。依此,党纪之严,涉及党员基本权利时应与宪法法律相协调,对党员设置更高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主体分别设计,约束党员内心活动时应配套执纪细则。同时,党纪应限缩绝对服从事项,保障党员权利,并根据党纪的不同类别具体决定党纪“行为模式”的抽象程度,确保其一定程度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这对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责任感(是否愿意干实事)和领导力(是否有能力干实事)两大方面的短板,解决这些短板刻不容缓。为此,在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选拔高素质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在健全基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素养;完善激励机制,形成物质精神双重关怀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谭仕荣 《学理论》2011,(7):38-39
领导干部只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习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培育其综合能力,才能肩负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6)
作为执政党,必然有力量。究其实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来自于自身力量,来自于人民力量,来自于国际力量。深入探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对于进一步增强执政党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从实践“三个代表”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深刻阐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性,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又鲜明地反映了时代进步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为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不仅要理性地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强化功能来保障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 ,从保障执行、凝聚群众、自我治理、协调整合、信息沟通等方面强化自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