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广 《南风窗》2010,(24):92-92
最近宏观经济热点再次转向通胀。8月份以来通胀预期陡然上升,使人感到意外,但也不难理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以来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过多的流动性,二是一些农产品出现了一定的供求缺口,三是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不佳使投机预期大幅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国十条",经过4个多月的市场发酵,结果是房价不跌成交量又开始放大,房地产市场的两个预期(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房价越调越高的预期)没有丝毫改变。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前期大家预期我国经济在下半年将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经纪业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附随产业,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例如法律法规滞后、房地产经纪业市场转入制度不严格、行业协会监管"无力"等。针对房地产经纪业的复杂性的特点,笔者在研读相关文献后,在房地产经纪业的一些问题作以下探讨和思考,以期能为房地产经纪业的健康、有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威 《南风窗》2013,(6):69-70
"国五条"细则出台之快,政策之严厉,将房地产调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强组合拳。3月1日晚,国务院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犹如平地惊雷,在楼市中掀起轩然大波。早在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明确出台五项楼市调控政策,俗称"国五条",基本延续过去两年多来的基调—"限购"、"房价挂钩官员考核",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只是中央政府的老调重弹,甚至有学者讥笑其已经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4.
胡家源 《南风窗》2007,(24):58-59
在房地产这样一个实力悬殊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所谓的"预期"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有价无市的僵局,已然形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04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2.85%,而进入10月份,整个上海的新房成交量骤然下降了两成多,11月又下降了两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膨胀扩大,在过去尚未得到良好管束的房地产市场屡屡出现诸如"炒房"等事件,于是国家为平衡稳定经济市场颁布多项政策进行调控.目前在改革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去解决,本文将基于现阶段房地产管理体制出现的建设难点进行分析,并从法律的角度来探究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白杨 《南风窗》2011,(2):72-73
2010年12月29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是中央政府在短短五天之内,第三次表态强调楼市调控。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已经分别表示,要坚持房  相似文献   

7.
祁京梅 《南风窗》2008,(23):77-78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不景气,其实质是在房地产泡沫的制造过程中阶段性受阻。此时如果政府在金融、信贷等方面放手进行所谓的"救助",那就意味着支持房地产业可以继续吹大泡沫。  相似文献   

8.
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1990年间台湾房地产市场共出现三次房价飙涨。1990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直到2002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才开始逐渐恢复,打破了台湾房地产市场7年循环的惯例。本文在回顾1970年后台湾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台湾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原因及其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然后探讨台湾房地产发展的经验及分析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规避土地闲置被收回的风险,鲁能集团推出信托理财计划,不仅使得电力职工承担了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还使得自身陷入更大的政策风险当中。  相似文献   

10.
易宪容 《南风窗》2007,(22):58-60
房地产市场本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而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房地产投资者仍然都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可利用政府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把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转移到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以及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王福成 《工会博览》2003,(24):73-73
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政策。新政策将使百姓在买房卖房的五个方面增添实惠和方便。 公房继续向职工出售 出台的新政策规定,对能够保证居住安全的非成套住房,可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12.
政策法规     
《工会博览》2005,(24):6-7
房地产:恶意压价最高可被罚3万 建设部发布的《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已于12月1日施行。房地产估价机构如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超越资质等级承接房地产估价业务,为迎合高估或者低估要求给  相似文献   

13.
大陆和台湾房地产市场具有不同的制度背景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经济合作和全球化加深,两岸房地产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经4次房价高涨,房地产调控注重以市场调节方式为主、保障合理居住需求和立法。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经4个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但其仍以行政干预为主。两岸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不尽相同,但调控房价和健全市场是其共同目标,分析比较两岸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和调控政策有助于相互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余力 《南风窗》2010,(10):40-42
<正>中国实际上只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那就是政府,各房地产公司都是它的分支机构。狼真的来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犹如沸腾的火锅,这一切都源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组合拳。这些政策在市场中引发了波动,造成  相似文献   

15.
沈晓杰 《南风窗》2007,(21):19-19
10月16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十七大的分组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住房和房地产制度改革是很成功的",并说现在还不能下"房价高到老百姓买不起房"的结论。他特别强调: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现在每年人均增长1平方米左右",也即,现在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2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05,(12):6-6
近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出通知,转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相似文献   

18.
巩胜利 《南风窗》2008,(17):76-77
比较而言,"房利美"和"房地美"还不是美国500强中举足轻重的企业,而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几乎成为中国最大企业的急先锋。"两房事件"对中国房地产界的一大警示是:突进房地产产业、政府哄抬房地产、房地产业自己也过分炒作爬高,总有一天会酿成惊天大祸。  相似文献   

19.
谭德波 《南风窗》2013,(13):69-71
在已严重透支未来的土地市场上,"税收调控"不应限制供给,而是要挑战既得利益。在地方政府看来,中央政府掌握金融调控的手段,只需要提高利率和开发贷门槛,同时把房地产信托公司"一锅端",那么多数中小地产商必死无疑。相比之下,地方管控的土地增值税不过是"一揽子"措施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一.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业的机遇 (一)有利于优化房地产业结构据一家收集房地产企业年度机构统计,全国共有房地产开发商73800家。而且90%以上是二级以下资质,真正有项目在运作的只有几千家。这些房地产商在开发过程中,圈地占地,盲目攀比,急功近利,多头供地,哄抬房价,房地产市场相当混乱,使房地产业处于一个疾病缠身的境地。一个产业若想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