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谢华 《前沿》2007,(11):73-7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给中华传统美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新的荣辱观的八项内容中,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这五方面则更多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承性;而服务人民、崇尚科学、遵纪守法,这三方面则更多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总的说来,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作为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和基本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发展和超越。本文从分析古代荣辱观入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07,3(1):52-53
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是良心中最基础的内在要素,也是良心中最基础的运行机制。提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凝聚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精髓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邓云晓 《理论月刊》2007,(4):186-18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理想信念的集中表现,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多元价值,重申主流价值,丰富了道德观的时代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扬弃和升华,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伦理支撑和价值先导。  相似文献   

7.
丁磊  吴超晖 《前沿》2010,(20):177-179
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体系的基石。孔子开启了以"知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荣辱观的源头;孟子明确提出了"荣""辱"的概念,对荣辱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荀子则是系统论述道德荣辱观念的先秦儒家代表,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由他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临邑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并要求统战干部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推动统战工作上水平。一是认真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把学习“八荣八耻”纳入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转变作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扎实服务广大党外人士之中。三是勤奋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冯根胜 《今日浙江》2006,(17):43-44
荣辱观是新闻宣传的道德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宣传的道德基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内涵,也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新闻宣传报道是对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而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的人际行为的规范。道德修养是新闻从业人员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逐步完善人格的必…  相似文献   

10.
杜鹏  何沙 《人民论坛》2013,(7):190-191
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提与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美德的创新与发展;这两者在阶级基础、服务对象、执行主体、执行保障和生命力上存在着鸿沟。  相似文献   

11.
齐玉生 《前进》2006,(8):47-48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强烈的继承性,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在阶级社会中,主流荣辱观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巩固其统治的需要,如奴隶社会中奴隶无人格的道德规范,封建社会中“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腐朽观念,都是带有鲜明阶级性的荣辱观。但是,千百年来,一些关于知荣辱、明礼教的先进思想,如“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的思想,却跨越了时空界限、超越了阶级利益,历经千年生生不息,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传统荣辱观进行了合理的继承,并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个务必”、以德治国、“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等。而“八荣八耻”是我们党面临新形势、结合新任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新理论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一经提出,便转变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真是得人心的事情最容易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开展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代高校荣辱观教育现状的剖析,为新时期荣辱观教育工作提供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概括精准,寓意深刻,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涵义,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涵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一定的荣…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通过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群众》2006,(6):43-44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局工作的重要影响、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宣传  相似文献   

16.
韩振峰 《前进》2006,(7):43-45
荣辱观是人们对待荣誉问题的根本态度和根本观点。一个人以什么为光荣,以什么为耻辱,如何评价自己行为的荣与辱,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荣辱观。任何荣辱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内部往往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剥削阶级荣辱观是反映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表现形式,它是以财富、地位和特权为其基本特征和最高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传统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共同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国家和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就是我们的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当今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先进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8.
邵玲玉  杜维彦 《前沿》2007,(10):195-197
本文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荣辱观把修身主要看成是一种培养正确道德动机的过程。儒家认为,荣辱观以修身为基础,《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要求反省内求,反省内求是知耻。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应是“行己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背景有三:一是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需要;二是与现实生活中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密切相关;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其基本内涵既包容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可以逐条践行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