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鉴定是一种用多种文检手段对核材进行全方位的鉴定的方法,其鉴定原理有3点: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文件物证具有系统结构,文件物证是具有系统功能。运用系统鉴定就是要吃透全部要素、挑个别要素作深入地综合分析其合理性,找出其矛盾点,解释其差异性,从而辨明真伪。运用系统鉴定应该注意3个问题:树立系统鉴定意识、领会系统鉴定的内涵,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印章印文是文件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凭证之一,印文的真伪鉴别成为判定文件真伪的重要途径。利用徕卡M205c体式显微镜、VSC6000型超级文检工作站和QDI 2020显微分光光度计对光敏印油印文、原子印油印文、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印文和彩色数码复印机复印印文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了有效区分。实验证明,显微检验和光学检验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对印文的形成方式进行有效区分,为可疑文件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件鉴定是一项复杂的专门技术。由于检验条件千差万别,有的案件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有些案件仅从某个途径上还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难题很多。但如果采用系统鉴定的方法,充分利用文件物证系统的整体优势,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掌握系统鉴定法,对于鉴定人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抛弃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法的指导原则,提高文件检验的水平和解决难题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一宗2000余万人民币的合同纠纷的文件真伪鉴定中对文件系统鉴定法的正确运用进行了研究。1简要案情1999年9月15日,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公司(下称…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中,常见到造作伤案例。造作伤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司法鉴定的客观公正,违背公平正义的社会执法理念。因此,必须对人身造作伤的特点进行剖析,运用识别伤情真伪的法医学鉴定方法,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维护法医学鉴定的科学、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5.
高仿真伪造文件有许多方法:复制真笔迹、擦刮文件后再打印、伪造光敏印章、彩色复印、彩色打印、2次装订、2次打印等。由于检验难度大,加上鉴定人往往忽视系统检验,从而作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意见。在检验中,应综合运用案情判断法、特征仪器分析法、系统检验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文件真伪鉴别和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是文件检验技术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光照或加热的方式对新形成的文件进行老化做旧是检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研究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墨迹变化规律对于文件真伪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选用市面上常见的不同牌型号的签字笔,在复印纸等3种纸张上形成墨迹笔道样本,利用紫外分析仪对样本进行不同时间的照射。对照射后的实验样本实施溶压转印,通过溶压转印前后笔道墨迹灰度值的测量,得到了灰度值比值随紫外照射时间长短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识别可疑文件是否经过光照老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印章印文检验是文件检验专业中的重要内容,检验过程需要借助文检仪等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基层鉴定机构由于没有专门的文件仪,对印章印文的检验感觉无从下手,本文以Photoshop CS2中文版为例,介绍了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印章印文进行拼接比较检验、重合比较检验、测量比较检验和画线比较检验的方法,希望对缺少文检专业设备的人员进行印章印文检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件伪造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形形色色,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仪器分析确定文件的形成方式后,再检验文件上印章朱墨时序和章体特征,利用相关软件辅助分析等方法,检验文件真伪。  相似文献   

9.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主要方法目前有两类 :一类是确定文件形成时间上限的方法 ,一类是确定文字色料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目前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局限性较大 ;检验项目上无权威机构 ,无法实现对鉴定结构的多层次复核 ;有些检验单位无限扩大某些检验方法的适用对象和应用范围 ;样本库建立不完善 ,等等 ,都是其目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驾驶机动车辆必须获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制造、贩卖假冒机动车驾驶证的行为屡禁不止.对机动车驾驶证的真伪进行有效鉴定,是依法追究制售、使用假证的违法犯罪分子法律责任的重要前提.这类鉴定工作属于文书鉴定中的特种文件鉴定,只有通过对真假证件基本特征的充分比对,才能得出可靠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检技术确定遗书真伪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可以确定案件的性质;2.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3.可以直接认定犯罪;4.可以在遗产纠纷案件中为法庭提供依据。遗书的真伪鉴别是一个系统的文件物证鉴定过程,文检人员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注意区分摹仿笔迹和变化笔迹,谨慎地使用死者和嫌疑人的笔迹样本,从书面语言特点、复印拼接特点等鉴别遗书真伪,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才能达到为侦查破案和法庭审判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墨水是一切用以表现文字或符号的有色液体之总称,早在十三世纪前就被推广使用,主要用于文件的书写。在实际案件中,经常会碰到用墨水篡改和伪造的文件,以及涂改的支票、帐单、签字等。因此,在物证检验中,除了对文件本身进行检查外,还必须对书写所用的墨水进行检验,检验其品种、书写年代、书写工具等,以确定被检文件是否被篡改和伪造。国外文献中,介绍了不少有关墨水检验的方法,有的方法和检验程序,已被国际上专门检验机构所推荐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笔迹检验技术作为文件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传统的办案手段之一。广义上,笔迹也包括绘画,绘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笔迹,人形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3名文检员通过大量模拟实验训练,利用笔迹检验技术,成功鉴定两起涉及人形漫画的案件,并总结出鉴定此类案件的规律和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photoshop系统检验变造文件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 ,变造文件因其方法简单易行 ,无需特殊技术和设备 ,而常常被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 ,特别在经济和民事案件中时有发生。随着变造文件手段的增多 ,检验难度的增大 ,促使我们文检人员必须学会运用身边的先进技术解决传统方法难于处理的新问题 ,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计算机photoshop系统检验擦刮、添改变造文件一例。  1 简要案情2 0 0 1年 5月 ,湛江市公安局五科受理一起涉嫌金额巨大的经济诈骗案 ,送检一份编号“广西 0 0 0 1 3 0 73”中国银行银行汇票 (第二联 ) ,要求鉴定该汇票是否经过变造并确认变造前的原文…  相似文献   

15.
印刷品同版鉴别作为印刷文件检验的技术手段,一直是文件检验鉴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胶印印刷方法的广泛应用,在各类案件中经常使用胶版印刷品的同版检验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平版胶印文件的特征,从总观特征和细节特征两个方面论证了胶印同版检验鉴定问题,并结合案例重点讨论了同版印刷品的鉴别问题,最后说明了在进行胶印同版检验鉴定中,检验鉴定人员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只有充分发掘检材和样本上的细节特征后才可以科学、准确的给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打击当前各种领域的犯罪活动中,文件检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文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旨在维护文检鉴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文检学科体系新的发展方向。一、重大案件的回复问题文件检验是鉴定人员通过对文字材料等内在规律的认识,以确定文件与案件事实或与嫌疑人关系的一种鉴定手段。由于鉴定人员认识上的局限性,再加上种种客观条件(如鉴定人经验不足,时间仓促、案情干扰等)的影响,因而在鉴定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偏差,甚至导致错案。这里重点提出的是:严抓鉴定结论的回复,是…  相似文献   

17.
在文件检验鉴定工作中经常涉及光敏印章印文的检验,主要包括印文真伪鉴别、朱墨时序和印文盖印时间检验。由于光敏印章的自含墨性质,印油的种类鉴别能够为印文的同一性检验和盖印时间检验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本文采用新型薄层色谱法,对市面上常见的16种光敏印油进行实验研究,区分光敏印油的异同,以期为光敏印章印文检验和盖印时间检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是一种高端新型的成像机器,它在影视成像、立体观察、实时测量等方面优越的技术特性,可适用于各种科学实践领域。在文件检验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印章真伪识别与朱墨时序的判断等方面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电脑打印文件变造案件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造篡改电脑打印文件通常有以下二种方式:一是将文件原文的部分关键字、词、句涂改、消退、添加,而使文件内容发生变化;二是将文件的关键页加以更改。对这类文件的检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鉴定打印机是否相同。2.鉴定印色浓淡及成分是否相同。3.检测字行定位是否固定、适称。4.确定同一份文件不同页的内容文字是否用相同的编辑排版软件形成。  相似文献   

20.
印章与签名分离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件检验中,常需要把重叠的印章与签名分离开,以便于后续的印章真伪鉴定和签名同一鉴定。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SI色彩向量空间的阈值算法,把印章与签名总体上分离,然后根据印章与签名交叉处色调变化的导数性质,精确地分离出交叉处的像素。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把重叠的印章与签名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