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地区纷纷出现了结构调整、力量重组和加速发展区域集团经济的趋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主导国家行为和国际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确定了发展经济优先的战略,各种区域、次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东南亚十国于1994年5月30—31日在马尼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于1994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密云召开年会。会上总结了1994年的工作,回顾了亚非地区1994年的形势,并对1995年亚非地区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会长杨振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非所顾问季崇威,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一、199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回顾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不断滑坡,呈现出与中东欧转轨国家不同的发展趋势。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经济于1993年和1994年先后止跌回升,以后持续复苏。俄罗斯经济转轨所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到1997年才出现某些经济达到谷底的迹象。该年?..  相似文献   

4.
1994年1O月召开的越南九届国会第六次会议,规定1995年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是:沿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挖掘一切潜力,大力推进革新事业,使国家进入更加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这次会议给1995年制定的主要经济指标是:经济增长率为9—10%,比1994年增加1—2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增长4.5—5%,粮食总产量达到2600—2650万吨;工业总产值增长13—14%;出口增长25%;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左右。经过一年的努力,上述指标在1995年已大部分完成。在1995年10月召开的越南九届国会第八次会议上,武文杰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199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发表了看法:1995年,我国人民成功完成了对这一年度提出的许多重要经济社会任务,为转向1996—2000年的五年计划开辟了有利的途径;尽管今年的计划有许多任务是相当紧张的,而且还要承担1994年遗留下来的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处理前一年严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后果,但是仍有可能实现已经提出的许多重要发展指标;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在发展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中还存在着分散和低效率使用国家很有限的力量的现象、财政和税收领域还有许多热点问题未解决、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尚未达到期望的效果、还存在不少经济与社会问题、政权机构的国家管理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自从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WTO后,中国以国际大家庭成员的身份进入国际大市场,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成为WTO成员后,中国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除了加强与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因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根据亚洲开发银行1994年统计资料,在过去的20年内,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4.3%和发达国家3%的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1984年,阿瑟·刘易斯在《美洲经济概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不发达国家间已经拉开了距离,其中1/3的国家(地区)的经济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这一现象前所未有。”的确,近30年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有一小部...  相似文献   

8.
1994大视野     
美国一杂志在展望今年及以后的报告中对1994年的商业与经济、工作与职业作了预测。 商业与经济 △从事污染控制与清理的公司将在多年来忽视环境问题的亚洲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找到广阔的市场。例如,台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洛杉矶的5倍。  相似文献   

9.
1994年整个非洲经济增长了2.8%,是5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在50多个非洲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5%,经济负增长国也由17个减至11个。去年非洲经济虽然出现转机,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人们对今年非洲经济的前景普遍抱"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在正常情况下1996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有可能达到3%。  相似文献   

10.
战后三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三个突出的变化:(1)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迅速赶上美国;(2)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3)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石油输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经济学者的极大关注,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这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奇迹”,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济经发展已经威胁到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俄罗斯经济形势明显好于1996年:生产下滑已见谷底,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微弱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稍有改善;经济环境有所好转。但俄经济远未克服“休克疗法”造成的严重后果,尚未根本摆脱危机局面,仍然存在很多难解之结,近期内实现较大增长是不可能的。 一、经济好转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出现微弱增长。自1992年改革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持续下滑,1992—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了50%,目前只相当于80年代初的水平。1995年俄经济出现了某些积极趋向,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大为放慢,从1994年的13%降到4%。当时世界舆论普遍认为,1996年俄将出现经济改革5年来的首次回升,俄官方也持乐观态度。但由于国家主要领导人缠身于总统大选,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资金,再加上车臣战争、农业欠收等因素的影响,1996年非但未出现稳定和回升,反而加速下滑达6%。1997年经济再度出现转机,生产停止下滑并出现了6年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损害非洲经济的发展从1994年下半年起,非洲国家随着政局趋向稳定,经济也就步入恢复和发展的轨道。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产值持续3年稳定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即使1997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增长幅度仍为3·7%。撒哈拉以南47个国家中有30多个国家1997年增长率超过了3%。非洲外债总额比1996年减少了90亿美元。非洲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77亿美元,这是近10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好现象。非洲经济形势的好转是非洲复兴的主要推动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拉丁美洲国家以喜忧参半的心情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一年来,拉美国家形势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给拉美政治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这突出表现为:一些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好转,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处在停滞状态,政局动荡不稳;一些国家的经济虽有增长,而政局却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拉美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1992年拉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经济:喜中有忧就整个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缓慢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稳定恢复、缓慢增长的势头。多数拉美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德国经济开始好转,历经两年的经济衰退几近消失,出现了广泛强劲的复苏。其复苏势头大大超过了德国经济“五贤人”委员会1994年初时作的预测,并为今后几年经济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种种迹象表明,德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一 1994年春季,德国经济“五贤人”委员会预测1994年德国经济增长1.5%。到第3季度时,德国经济学家们则普遍认为德国经济看好。据估计,德国1994年下半年包括季节因素在内的生产总值的增长可达3%到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月,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成立了第一个化肥多国公司。这是拉丁美洲国家联合发展化肥生产的一个重大措施,它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将起促进作用。农业在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拉丁美洲国家为了弥补目前的粮食缺欠,并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要求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受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世界市场需求变动、发达国家经济的短期波动等所导致的贸易收支波动,以及外国援助、贷款及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1945-1970年期间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很不稳定,大多数国家的国家收支出现了逆差。  相似文献   

17.
论拉美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拉美经济发展进程中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各国的地区发展差异有许多相似的特点 :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各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均衡 ,社会指标的差异甚大 ,地区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战后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为开发落后地区曾采取过一些措施 ,并取得了某些成效 ,其中尤以巴西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但就整个地区而言 ,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拉美国家依据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的经济调整 ,对落后地区更为不利 ,地区差距诱发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区差距的拉大 ,对拉美国家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增长是极其不利的。 90年代以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拉美国家重新根据比较优势的需要 ,对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分散化趋势 ,某些国家的经济中心正在发生新的转移 ,拉美国家对经济区域的分布也正在进行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2月20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了《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的初步报告》,现摘要如下: 一、总的形势 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巩固,增长率从1991—1993年年均3.2%增加到3.7%。这是过去14年中第二个高增长率。人均收入提高1.9%。年均通货膨胀率(巴西除外)降至16%,这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引进外  相似文献   

19.
1994年,马来西亚政府在保持政治、社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行能有效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也为马来西亚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马来西亚经济出现稳定发展的趋势。据马来西亚政府1994/1995年经济报告书估计,1994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8.5%,比1993年的8.3%略高。就部门经济而言,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和外贸等均有较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1994年非洲经济形势出现转机,扭转了90年代以来连续下降的趋势,增长率可达3%左右,高于1993年的1%,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1994年非洲政治形势总的说来趋于稳定,为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前几年,非洲国家由于推行西方政治民主制度,造成政局动荡。沉痛的教训使它们认识到,非洲政治需要变革,但不能按西方模式进行。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全民大选,组成以曼德拉为总统的新政府,宣告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最终废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谈判达成的政治和解和民主变革及一党为主、多党联合的民主制度,为非洲国家政治民主化树立了榜样。在它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