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师十团十连,提起何艳琴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为她身残志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而感动,她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何艳琴今年45岁,她出生6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残疾。2001年,她刚来新疆第一年给职工拾花,赚了几千元,第二年,就给连队领导申请,想要承包土地。连队领导看她是残疾人,关心地对她说:"承包土地很累,你能不能吃得消?"何艳琴听了,便说:"我不怕苦,只要能赚钱。"连队领导看她态度很坚决,就给她分了40亩地。何艳琴第一年承包土地,没经验,亏了本,有人劝她说,你承包土地不赚钱,还不如给别人打打工,不会亏  相似文献   

2.
今年,农一师七团制定了农业丰产攻关劳动竞赛办法,目前,该团已有1650多名职工参加到"粮棉丰产攻关"竞赛活动,掀起了新一轮承包竞赛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春节临近,山沟沟里杀猪宰羊热闹起来了。但脱贫户谭文质的心思,全在他从扶贫产业基地返承包的20亩黄精上,每天一大早就要去精心管护"。我要努力向前跑,今年还想再多承包一点。"谭文质说。这里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相似文献   

4.
今年农二师二十二团工会有计划、分阶段在一线承包职工中开展了阶段目标管理劳动竞赛活动,涌现出一批田管先进个人,打造出一块块"精品田"。该团  相似文献   

5.
"今年土地咋承包,上缴费用到底多少合适,干部工资怎样确定,……"对于这些团场政策性的重大决策,农五师八十七团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意愿,让基层"诸葛亮"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贵州:塘约村的深化改革带来"山乡巨变",其关键就是促进资源变资产,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源"。在盘活农村资源方面,塘约有何经验?芦忠于:一是确权明资产。率先对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20,(2):34-35
"三农"工作成效决定小康成色强国论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较之以往有何亮点和特点?2020年"三农"工作有何特殊重要性?李国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的特点是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存在哪些短板,有哪些重点任务,针对一系列形势和历史性任务部署"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农二师三○团六连连务公开栏事项刚刚上墙,就被几名职工群众围住了。职工刘秀娥说:"今年公开的内容多,还很详细,就连干部家属承包土地的情况都一一公布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现在,再把经营权从承包  相似文献   

10.
今年,绝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承包期满,将转入第二轮承包。为了搞好两轮承包的衔接,使企业稳步迈入第二轮承包,在组织好对承包企业的审计、合理确定承包基数,进一步完善承包内容、实行全员  相似文献   

11.
今年36岁的涂小珍是农一师七团九连的一个普通女性,近几年,她和丈夫印志华承包了80亩棉花地,经营着一台轮式铁牛55和720轮式车,年经济收入超过9万元,是单位的"科技示范户"。1999年,七团实行"两费自理",涂小珍凭着自己以往的棉田管理经验,承包了80亩棉花地,这一年,她自己挣回了3.4万元。2000年,七团实行机务改制,全团的大中小型轮式  相似文献   

12.
今年36岁的李甫蓉,是通江县广纳镇新桥村的一位农家妇女.8年前,在她承包荒滩荒坡的时候,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在土里刨出个"金娃娃"来.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在团部买了新楼房,明年再买辆小轿车,以后出去游玩就方便多了。"赵洪琼开心地说。今年40岁的赵洪琼是农四师六十一团农一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丈夫张宝林也是农一连的职工。15年前,小两口在连队承包了30多亩白地,种植玉米、油葵,除去各项成本每年的收入不到5000元。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50岁的杨立润是十师一八三团四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带着妻儿一家四口人从陕西老家来到团场扎根,转眼间已经过去15年了。初来乍到,生产生活中处处需要组织及别人帮助的他,如今成为团场有名的致富能手,荣获过师市"弘扬兵团精神先进个人"、团场"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当年来到兵团扎根后,按照团场土地承包到户原则,杨立润承包的土地面积还不到100亩。了解到杨立润种大田  相似文献   

15.
射洪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丘区经济发展之路.最近,我们专访了今年"七一"被省委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何大海同志.  相似文献   

16.
谢玉英 《实践》2008,(7):25-25
"今年我们家光卖林地里的蘑菇就收入700多元,山上的杨树都长到碗口粗了,杏树头几年就结果了,一年能收杏核1000斤,也能卖上千元,林地里每年产草10万斤,舍饲100只羊没问题.靠承包荒山我家每年就增收1万多元。"这是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工作部新丰嘎查农民高荣,望着自己10年前承包的荒山,向笔者讲的话。  相似文献   

17.
在八十七团一提起青年团员何忠明,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位好青年。何忠明今年27岁,靠勤劳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义务收养连队70高龄的孤寡老人赵存前长达四年之久。1996年被兵团团委授予“优秀团员”称号。 何忠明是八十七团四连的青年职工,1990年参加工作起就和妻子承包了连队的一块100亩的戈壁沙土地。前几年由于他不了解这块地的土壤,加之没有掌  相似文献   

18.
<正>9月5日,走进农七师一二九团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女职工唐联淑夫妇俩正在给大棚内种植的辣椒除草。她一边忙着一边高兴地说:"现在尽快把里面的杂草除掉,防止养分浪费,达到早座果、多座果,早上市的目的。"今年37岁的唐联淑,精明能干,1999年参加土地承包,又品尝了承包亏损的酸楚,她总结经验,不懂就问,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承包的那个棉田今年想改种杂交棉品种,可不知道土壤结构是否适应杂交棉生长,连队党支部能否向上级部门反映一下,对土壤含量进行一次综合化验。""咱们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6日,农四师六十九团七连维吾尔族职工多洛洪夫妇忙着采摘大棚辣椒,今年他俩种植的两个大棚青椒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产值2.5万元。"建棚团场给资金补助,又有技术指导,今年开春我还准备再承包两个大棚,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多洛洪高兴地说。大棚里念起了"致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