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诉人的司法理念是国家公诉人员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刑事司法制度的综合性、严谨性、原则性的理性认识。它对于提高公诉人的理论修养,保证公诉权的正当行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法治理念、程序正义理念、诉讼效率理念以及公诉合理理念。公诉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符合司法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有利于检察官制度的健康发展,是司法文明和司法进步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蔡明璇  王红梅 《法制与社会》2011,(25):235+239-235,239
自刑事诉讼法、刑法修订以来,由于庭审方式的变革,使的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办案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也对公诉人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公诉人才的培养,也应当转变观念与做法,重新建立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员功能的合理机制。本文提出的公诉人才培养固定化机制,是在吸收各地关于职业公诉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公诉工作经验,提出的适宜于建立有梯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公诉观是指公诉人在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公诉变更、抗诉的过程中对公诉的性质、目的、模式、职能、程序及其诉讼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态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总称。公诉观属于司法价值的观念体系,是一种执法理念,“在公诉过程中有极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意义,体现在对案件特质的洞察、法律  相似文献   

4.
杜华 《法制与社会》2013,(15):223-224
公诉人的法律思维指导着司法实践,其精髓是理性、全面、立体的理念.但现实司法实践中却存在非理性、片面的法律思维,这主要由理念和实践的双重因素所导致.为使公诉人养成和坚守正确的法律思维,则必须更新理念、转变方式和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俊 《中国检察官》2013,(12):23-25
由于公诉具有亲历性的特点,对公信力的提升而言,关键在于公诉人自身,其余只能起到"旁敲侧击"的作用。但这种外在的作用,却对提升执法公信力具有较强的补充和润泽。一、影响公诉执法公信力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检察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办案方式的转变,在实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等方面做了诸多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对公诉人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诉人的素质建设包括公诉理念、公诉思维、公诉能力、公诉形象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亚玲 《法制与社会》2010,(36):230-231
本文从社会矛盾化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公诉执法活动中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并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层面对公诉人如何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适用范围更明确、更广泛,被告人享有刑事审判程序选择权,公诉人应当出庭支持公诉。上述修改内容,在提高执法办案效率、质量、保证司法公正等方面对公诉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石狮市院积极探索专人专办、集中出庭、简化庭审流程、事前预测和事后评查等应对措施,变挑战为机遇,使执法办案效率、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胡侠 《中国检察官》2000,(4):14-14,13
主诉检察官办责任制改革使办案效率和质量提高,办案人的责任心增强,公诉人的庭审形象相对好转。责、权、利的相对“回归,”使一些检察官有了脱颖而出的舞台和在专业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但是主诉检察官所面临的执法环境却不容乐观。本文试对执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 一、现有相关法规的冲突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检察官对案件只有  相似文献   

10.
有关强化公诉人素质能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息过,随着三项重点工作的提出,对公诉人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高素质公诉人队伍的建设需要制度予以保障,而公诉人素质能力提高机制的建立又是公诉人具备高素质能力动态、律动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该项机制的研究,试图建立起增强公诉人素质能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