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种城市定位,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城市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成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了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按照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成都为中心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在探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成都发展入境旅游的有利条件和瓶颈制约,提出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路径选择,要从理念转变、品牌打造、产业转型、市场开拓、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第三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业作为成都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不仅增速快,而且发展潜力大,已成为增创成都第三产业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努力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为成都今后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发展程度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成为产业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针对当前贵州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推进贵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镇的成都,近年来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努力实践,包括构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场景、增强不同旅游空间的非遗内涵、开发和培育各类非遗旅游产品、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推广等,为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地域性文化表达。与此同时,成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也面临着如何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的问题。成都可从资源利用范围、对象选取标准、文化阐释服务和多重叙事结构等方面着手,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凤镇位于成都龙泉山山脉中段东麓,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清代中叶曾繁华一时,是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重要码头。由于历史的原因及交通工具的变迁,五凤镇沉寂在龙泉山中数百年。近年来,五凤古镇重新唤醒了世人的关注。文章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等方面着手,对五凤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梳理,以期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当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6.
山区生态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与利用对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三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潜力与优势及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加快三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博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加大了世博旅游跨越发展的动力。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正当其时,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营造了非常有利于世博旅游发展的大环境,这既是世博旅游发展的机遇,也增强了世博旅游加快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和成都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地震波及地区包括了成都及四川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或通往主要景区的交通线所在区域。尤其是通往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旅游环线,在这次大地震中几乎全部破坏,四川西部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受到毁灭性打击。四川旅游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会走入低谷。  相似文献   

9.
成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生持久吸引力和原动力的根本。但在成都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文化丧失以及文化内涵提炼不深等问题。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依托成都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发展集农耕文明、观赏、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是中西部地区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品牌,具有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势的峨眉山市,面对良好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加快“创世界旅游精品,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步伐,从而实现全市社会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成都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及一体化发展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成都、德阳、绵阳、遂宁、雅安、乐山、眉山、资阳八市构成的成都经济区,地理空间相连,文化类型相近,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及种类齐全,具有良好的一体化发展基础。因此,详细梳理成都经济区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回顾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等,对下一步提升成都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程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乐山市提出打造"内陆型"国际旅游目的地,旨在解决过去旅游特色不够明显、旅游深度挖掘不够、旅游要素尚不齐全的问题。为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乐山应该实施实施"4个一、二、三、四"旅游发展战略,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层面都服务全市旅游发展,鼓励全民参与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全景乐山,实现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3.
成都提出"发展天府文化,打造西部文创中心,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都江堰水文化作为天府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如何科学利用其丰富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推进都江堰水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都江堰市在水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凸显个性,彰显特色,突出水文化的独特文化魅力;同时,坚持创新性原则,开发都江堰水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浅析安徽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对我省旅游业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从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打造我省旅游新品牌和拓展空间、优化环境、展现我省旅游新魅力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提出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是符合河南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我省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从建立工作机制、树立发展观念、构建合作机制、强化中心城市作用等方面入手,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共同体,加快促进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文章分析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意义,并以成都为例,对于现阶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发展铁岭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旅游是丰富铁岭地区文化、加快铁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举措和良好渠道。本文通过对铁岭地区表演艺术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与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该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通过分析,针对铁岭地区文化旅游存在的产品单一,定价不合理,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完善,相关部门投入力度欠缺,宣传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促进铁岭地区民间表演艺术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日渐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来重要.本文拟从乐山入境旅游市场现状与问题入手,从旅游社会学视角分析提出加快乐山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都经济区是五大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乐山作为成都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应发挥比较优势,与经济区其他城市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在推动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中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实现次级突破。可以通过打造旅游黄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枢纽港,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协同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都2006年获得了“最佳旅游城市”的殊荣,作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力。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整合成都本土、二、三圈城及周边地、市、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成都的旅游产业再上层楼成为现代服务业新优势的突破点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