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在她的一生中,父亲章士钊、领袖毛泽东、丈夫乔冠华三位人物在她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毛泽东对她关怀有加,十分器重,并推荐她到外交部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章含之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汤雄 《世纪风采》2008,(5):29-31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江苏盐城市建湖县人,1983年9月22日10时零3分,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其骨灰盒仅在八宝山公墓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卧室里近两年。1985年清明节,章含之亲自怀抱着骨灰盒送往苏州,安葬在东山杨湾的华侨公墓。  相似文献   

3.
苗生 《党史纵览》2001,(5):43-44
1983年9月23日,正值当年的中秋节,在北京医院北楼的118号病房内,弥留之际的乔冠华拉着夫人章含之的手轻轻地说:“晚年所以幸福,就是因为有了您。”  相似文献   

4.
李晓莉 《党建文汇》2002,(12):25-25
关于章含之,除了一致认同的漂亮聪颖之外,加在她头上的称谓也一直都那么引人注目:民国时代,她是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共和国时代,她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再后来,她成了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舍难分。北京史家胡同51号,是章含之住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家。  相似文献   

5.
小事·大节·党性张勤近读章含之的《我与冠华》一书,其中一段写到林彪出逃机毁人亡之后,乔冠华得知林彪下场的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到301医院,希望正在住院的陈毅同志。他兴奋地对陈老总说:“老总啊!出了大事,也是好事!还是你常讲的话应验了:‘善有善报,恶有恶...  相似文献   

6.
《广东党史》2001,(6):10-11
1983年5月28日,北京东城区一座外表不太显眼的四合院,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原来是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同志在家里接受广东省委党史部门陆永棣、刘子健的采访,那笑声就是乔外长常常不能自已的情感抒发,陪同他接见的有乔外长的夫人章含之同志。  相似文献   

7.
早年乔冠华     
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乔冠华因患肺癌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当天下午,身在外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这位与乔冠华有着半个多世纪深厚情谊的同乡至友,惊闻噩耗,"不胜痛悼",随即向章含之发来唁电.他称"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并痛惜乔冠华"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取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个人失一良友".其评价之公允,言语之动情,着实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8.
当年的外长夫人章含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进入了联合国。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非洲的穷哥们儿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1974年,我国派出了以邓小平、乔冠华带队的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特别会议。什么都快安排好了,却发现没有足够的美元现钞——去美国开联合国会议,可是要用美元  相似文献   

9.
1983年5月28日,北京东城区一座外表不太显眼的四合院,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原来是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同志在家里接受广东省委党史部门陆永棣、刘子健的采访,那笑声就是乔外长常常不能自已的情感抒发,陪同他接见的有乔外长的夫人章含之同志。 乔冠华是我国著名外交家,曾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26届大会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演讲,以自己特有的魅力赢得了世界各国友人的尊重。 乔外长的革命生涯,曾有两段在华南地区工作的经历。为弄清香港党组织活动的历史,我们专程拜访了他。虽然他身患绝症,仍不失翩翩风度,侃侃而…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乔冠华,在他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难以计数的国际述评和外事文稿,但并未留下诗作。写诗乃是他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坎坷之后,为遣兴抒情而作,从不示人,故外人不得而知。乔冠华晚年时  相似文献   

11.
博采之窗     
毛泽东与他的英文教师 章含之 1963年对于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来说,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文教师。 这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寿辰。除了亲属,毛泽东只请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去赴家宴。毛泽东在邀请时特意说明:不带夫人,但可带一名子女。章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章含之说:“你愿不愿意当我的老师啊!我跟你学英语” 1950年国庆节,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章士钊带着14岁小女儿章含之出席。 后来,章含之回忆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印象时说:“那时的毛主席在我印象中特别高大魁悟,坚实沉稳,同我后来的感觉有相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获悉乔冠华等人灌醉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阿果利后,不禁大怒周恩来喝了30年的酒,醉过四次当有人批评乔冠华是不是因为“文革”审查期间没酒喝,才如此乘机大过酒瘾时,乔冠华说:“不是这样的,我在家有茅台喝!”  相似文献   

15.
王仕琪 《党史文汇》2010,(12):32-34
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请了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担任自己的英语老师。在此期间,利用学习英语的间隙,毛泽东多次向章含之提到对章士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因病医治无效去世。10月25日,对外友协主持向乔冠华遗体告别仪式,自愿前来参加的亲朋好友600多人。这天,秋雨霏霏,上天同悲。前往八宝山送葬的人中,有一位年轻的特殊客人。她,就是陈老总的女儿从军。陈老总的长子陈昊苏较多的知道父亲与乔冠华之间的友谊,他因出席一个  相似文献   

17.
乔冠华归龚澎领导 乔冠华和龚澎是中国外交战线上著名的伉俪外交家。 1939年4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宣传组成立,周恩来的新闻秘书龚澎成了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会议每年在9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二开会.1976年9月,由于毛泽东的丧事还没有办完,乔冠华赶不上联大的开幕式了.自从乔冠华1971年第一次率团开赴联合国,已经代表中国出席了五次会议,这次是第六次.尽管乔冠华已经失意,但是参加联合国会议还非他莫属,他熟悉情况,有国际会议的丰富经验,别人一时无法取代.他只好等主席追悼会结束再去美国参加联大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67年4月5日,外语学院“造反兵团”开进外交部安营扎寨,将姬鹏飞、乔冠华揪去,关进地下室批斗。 这年的纪念“八一”招待会,有外国使节参加,中央通知乔冠华出席,反派就是不放人,还是周恩来出面找反派,乔冠华才得以出席。后来批斗活动少了,外事口的造反派又分配乔冠去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卖造反派的小报乔冠华和造反派商量:“我还是代表中国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这样抛头露面,在热闹的市中心出卖打倒自己的报,有失国体呀!能不能让我到僻静的背街后巷去卖?” 造反派不答应。开头两天,有造反战士押着乔冠华沿街去卖小报,后来反战士嫌麻烦,将他押送…  相似文献   

20.
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1973年他已92岁高龄,为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去香港.1972年下半年开始,章士钊先生向女儿章含之谈了想去香港重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最后一份力的想法.章含之将父亲的愿望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担心他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章士钊先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