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先锋队》2003,(5)
卫生部最近公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医院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新的指导原则提出6条基本要求。1.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要学习、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2.医院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指定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院设立专门病区。室内与室外自然风通风对流,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禁用中央空调。使用单机空调的消毒按照《关于…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3,(5)
卫生部7日公布《公共场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指导原则(试行)》。全文如下:一、非流行区的公共场所是安全的,平时注意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即可,一般不需专门进行消毒。二、流行区的公共场所除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外,需对重点部位以及人员活动频繁的室内地面消毒。三、能正常通风处、室外地面以及车厢等交通工具外部不需消毒。四、消毒的重点部位是:电梯间、卫生间及公众经常接触、使用的器具,包括:柜台、桌椅、沙发、门把手、水龙头、公用电话、电梯开关、公厕、交通工具内部等。五、流行区一般每日消毒一次,人员流动频繁的地…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0,(3)
正如何防护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时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2.保持手部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3.保持良好的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4.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5.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3,(5)
为评估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危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试行)》,现予以公布。一、判定标准(一)密切接触者1、飞机(1)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2)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舱内所有人员。2、铁路旅客列车(1)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2)乘坐非全封闭的…  相似文献   

5.
小卡片     
正生活贴士戴口罩有讲究(上)口罩作为保护我们呼吸系统的过滤屏障,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合理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很有必要。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口罩,根据材质和过滤效率不同,主要分为三类:棉布口罩通过棉布的层层阻隔来发挥过滤作用。棉布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只能对头发丝那样粗的颗粒物有一定阻挡效果,但其保暖性和舒适性最佳。寒冷的冬天,一出门就冻得流鼻涕,这时为了保暖防冻,棉布口罩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20,(2):48-49
生活贴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预防指南——通用预防篇(上)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2.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二、个人防护1.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传染病病种。非典型肺炎是本世纪的一种新的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200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人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决定将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公民发现“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如何报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如…  相似文献   

8.
正视频课堂你了解新冠肺炎吗?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如果你对它的发生原因的了解仅限于"吃野味",对如何预防仅知道戴口罩、勤洗手,这还远远不够。新冠肺炎疫情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死亡率和传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这个视频会告诉你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视频来源:"回形针Paper Clip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20,(2):70-70
1.科学预防疾病,不信谣、不传谣2.放假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4.咳散打喷咬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5.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揉眼6.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7.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性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相似文献   

11.
1、4月8日,自治区成立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2、4月8日,自治区卫生厅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卫生部召开的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3、4月10日,自治区卫生厅召开由驻呼有关医院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专项会议。4、4月10日,卫生部派专家组来到我区,对呼和浩特市10例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例进行会诊。5、4月11日,自治区卫生厅组织呼和浩特地区12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及呼吸科、内科等科室的4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防非”培训。6、4月11日,全区启动了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7、4月12日,自治区卫生厅与呼市卫生局共同成立“…  相似文献   

12.
正"爸妈,吃过午饭我就下村去了,你们在家多通风、勤洗手,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正月初一,给父母嘱咐完防疫措施后,我匆匆赶回了心心念念的石塔村,投身到对返乡人员的入户摸排工作中。作为荣县双石镇纪委委员、石塔村第一书记,我知道现在村民们的"急"。记得是2月1日,当我和村干部来到石塔村19组  相似文献   

13.
正你真的会吃药吗?用药安全,不仅要知道怎么用,也要知道为什么这么用。针对公众普遍存在的用药误区和盲点,小编根据中国药学会发布的《2020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摘取部分用药提示内容,解读安全用药背后的科学内涵。哪些人需要打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起病急,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秋冬季节尤为常见,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H1N1”)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主体,其应急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从而有力地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杂言碎语     
◆城市人的乡村日记:第一天:这里空气真好。第二天:这里野菜真香。第三天:这里无世俗之累……第七天:这里真不是人呆的地方!◆过去的明星戴墨镜、捂口罩,生怕你认出他(她)来;现在的明星闹绯闻、频走光,生怕你忘了他(她)。◆学者明星化;明星江湖化;男人女人化;孩子大人化;动物宠物化;宠物拟人化。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准确病原的疑难疾病,它主要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它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这些病原体亦称为非典型肺炎病原体。 2.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征及与一般感冒有何区别? 非典型肺炎的患者多为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17.
1.百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月12日下午,举行了庆祝“5·12”护士节暨抗“非典”哲师大会。因为郑夏院长带领70余名专家和医护人员宣誓的场景。 (苏树平/摄) 2.针列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农二师二十三团及时加大对“非典”预防、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组织全团人员进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大检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公告,以健康理念和行为为切入点,推出一系列可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9.
正吃饭时口罩怎么放?在与口罩形影不离的日子里,吃饭、喝水时需取下口罩,但是又不会马上扔掉,这时该如何放置呢?挂在耳朵一侧、拉到嘴巴下面,还是拎在手里、揣进兜里?又或是直接扔在桌上?然而,这些处理方式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式为:就餐前可先将桌子用酒精消毒,再铺上干净的纸巾,将口鼻侧(浅色面)朝内对折放置在纸巾上,再覆盖一层纸巾,方便接下来再次使用。吃完饭后,将口罩上层的纸巾丢掉,再戴上口罩即可。  相似文献   

20.
《理论导报》2011,(8):56
答题思路:1.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民生第一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作为构建应急管理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