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一组“中共与共产国际”的系列文章,以纪念党的9(}华诞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党史研究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考量其成败背景。、毛泽东曾说,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巨大功劳的,也有过失。但总的说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我们党就不会有今天。对此,本刊刊发的系列文章作了有益的探讨.它采取“以人带史、截线为段”的方法,通过几位驻华代表的工作,表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共指导的功过是非,文章中有许多新鲜的史料。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情节作了生动的叙述,读起来既有兴味,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加入共产国际以后,一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关注中国革命,指引着中共的政策走向。中共的基层组织发展也是共产国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而言,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基层组织发展由弱变强,使中共从一个小团体组织变成一个有着全国政治影响力的群众性政党。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建设也逐渐制度化、规范化。然而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导致了大革命失败,中共基层组织发展也严重受挫,不得不进入另一个革命阶段。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五大的召开与共产国际关系密切,而且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学术界从前没有认识到的:中共五大的筹备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组织下完成的,中共五大的召开是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中共五大的一切决议案都是根据共产国际决议精神制定的……要想了解中共五大召开始末及其历史作用,不能不和共产国际在其中的作用联系起来考察。  相似文献   

4.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初具规模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纵观已有学术成果,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二是它与东北抗战的关系,三是对机关报《救国时报》的研究,四是对组成人员的研究。总体上而言,既有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利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继续推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向前发展,必须强化史料的挖掘和利用、拓宽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为中共中央派驻莫斯科共产国际的常驻机构,1933年至1937年参与或直接领导了中共东北党的工作,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指导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对东北党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以四大游击区为中心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客观上适应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但由于未能建立起东北党组织统一的领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联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在满洲省委撤销过程中组织方式上的问题与失误,也给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翻译、出版了一大批俄罗斯新解密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为中国学者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8.
从1920年8月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至1921年7月一大前后,本文界定为中共早期。在这一时期,中共存在着明显的排斥国民党的政策。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的形成及确立与共产国际密切相关,它是共产国际成立伊始“进攻理论”在中国的直接后果。按照这种“进攻理论”,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必须把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当做当前迫切任务,把资产阶级、国民党当成最主要的敌人与革命对象。以“打倒中派”为特征的共产国际“左”倾政策,要求中共对资产阶级、国民党必须采取敌对、排斥的政策。共产国际代表的使华与“进攻理论”的输入,是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形成及确立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共产国际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力倡中共放弃苏维埃旗帜,转而举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产国际时时提醒中共要保持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求中共不惜代价维护这个统一战线不致破裂,这些指示和思想对于中共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保持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共产国际从1930年9月起,先后向中共派出3位军事顾问,他们是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三人军事小组"组长盖利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军事代表、远东局驻中共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这3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派到中共来的?他们在指导中共军事斗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对他们的工作做何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延安的中共领导下的抗战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对帮助中共渡过难关、成长壮大、发展势力,从而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是否有利于苏联利益是此期间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共援助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瞿秋白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俄罗斯解密的有关档案资料,六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立三路线”导致中共中央与联共中央、共产国际关系紧张,瞿秋白被派回国主持这次会议。由于六届三中全会是以共产国际七月决议作为指导精神而召开的,导致六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所解决的问题与共产国际事后希望它所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指向上存在错位。而本来纠“左”有功的瞿秋白和六届三中全会则承担了这种错位带来的代价,成为莫斯科与中共中央尖锐分歧的牺牲品,并使此后不久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将中共中央引入更“左”的歧途。  相似文献   

13.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11,(9):39-41,50
米夫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共的最后一位代表。之后。共产国际鉴于派代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就改为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这种形式指导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五大召开前后,由于共产国际的帮助争指导,中共党员人教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飞速发展,由此给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带来了干部队伍发展壮大问题和在党内开展对党员和党员干部教育的问题,五大对解决这两个问题开始给予重视,并首次提出要建立中共党校.不仅如此,五大还对党的纵向组织体系进行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系统建构,对党的高层领导机构的横向布局进行规范,首次决定建立中央和省级监察委员会,使党的纪检工作和监察制度在五大时开始产生.此外,五大首次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写入党章,首次明确强调党要实行"集体领导",对党的领导体制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鱼恩平 《党史纵横》2006,(10):10-1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当我们在缅怀和颂扬领导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众多英勇的红军将士并追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时,有一人不能忘记,他就是在长征中为维护党的团结、争取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立了大功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肩负重任历尽艰险从苏回国寻找中央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中断,失去了联系。虽然陈云于1935年6月受党派遣退出长征并转道上海于8月抵达莫斯科,使得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了解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一些情况,但由于和我党没有建立起通讯联…  相似文献   

18.
姜建中 《世纪桥》2008,(12):10-12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共产国际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一方面 ,它是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 ,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另一方面 ,它又直接受联共 (布 )控制和影响 ,是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外 ,联共 (布 )实施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另一渠道。联共 (布 )凌驾于共产国际之上 ,是世界革命的最高决策者。正因为如此 ,联共 (布 )与中共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两党关系 ,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共 (布 )可以越过共产国际 ,直接给中共发指示、下命令。至于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领导 ,则是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集权式领导。上述这些不正常的组织关系 ,严重忽视了中共的独立性 ,压制了不同意见 ,影响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结果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以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在总结教训的时候,把矛头对准了中共党内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改造”党,“重造”党的口号。“改造”的方法有二:一是大量吸收产业工人入党;二是大力提拔党内工人分子到各级领导岗位。大革命期间,因在武汉地区领导工人运动而崭露头角的向忠发,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10月,向忠发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1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由于其不俗的表现,日益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赏识。而面对问题成堆的中共党内,共产国际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