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作为党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工具,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都先后为许多报纸题写过报头。透过他们风格迥异的报头书法题墨,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追寻伟人们题写报头背后的故事,可以为我党留下一份珍贵的党史研究资料。为中国报纸题写报头最多的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报纸作为党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工具,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都先后为许多报纸题写过报头。收集、整理他们的报头书法题墨,不仅可以欣赏到风格各异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为我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党史研究资料,这是全国100多万集报爱好者一项功不可没的贡献。 为中国报纸题写报头最多的是毛泽东。他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以擅写狂草而著称的大书法家。毛泽东的书法,洋洋洒洒,气度非凡;或楷或草,各尽其妙。不仅字体气势磅礴,飞动流畅;而且潇洒隽秀,朝气蓬勃,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党报报头,如《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3.
报头又称"报眉",书写的是报纸的名称。建国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以为报纸题签的形式,表示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为报头题签最多的是毛泽东,仅为《人民日报》就先后题写过三次。 1946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版一份地方性机关报,便委托当时的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去请示毛泽东,希望给题一帧报头。开始,拟名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名《太行日报》。毛泽东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呢﹖"他觉得报纸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的名字。他润墨提笔,一连写出五幅横书的《人民日报》,并指着其中的一幅嘱咐道:"这个…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现在使用的报头是毛泽东于1948年夏初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前夕题写的。这个报头写得飘洒灵动,是毛泽东所书“毛体”向成熟期过渡的代表作之一。再将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前溯,可以发现,自解放战争渐渐接近全国胜利时,毛泽东的书法亦有相当明显的变化。创刊于1946年5月15日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第一个“毛体”报头,是集字而成的。当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在石家庄创办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张磐石任总编辑。从决定办报到印出创刊号,时间不足一个月。筹办期间,编辑部一方面电请远在延安的毛泽…  相似文献   

5.
王巧云 《湘潮》2006,(3):54-54
毛泽东早年创办并主编过报纸,从此便与报纸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为报纸撰写发刊词,写作消息、述评、社论、时评、调查报告等大量新闻作品,而且还经常为报纸书写报头。毛泽东为报纸题写报头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当时为了迎接和推动抗日高潮的到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在延安先后编辑出版了一些革命报纸。毛泽东对此非常关注,并为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报纸题写报头。第二阶段是建国前后即1945年至1955年期间。这时期毛泽东题的报头颇多。值得一提的是,报头中省级党委机关报占的比重不小,可见毛泽东对报…  相似文献   

6.
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报头,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在《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之际题写的。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在此之前,他已先后两次题写过《人民日报》报头。第一次是在1946年5月。当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一张机关报,拟名《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时任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约请毛主席题写报名,毛主席说:“为什么不叫《人民日报》?”他觉得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名称,那样未免显得太死板俗套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一连横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字样,并指定其中一幅…  相似文献   

7.
辽宁日报自1954年9月1日创刊至今,先后用过三个报头.第一次用的报头,是黄欧东同志写信,我去东北局请林枫同志题写的.报纸出版后,有的同志认为报头写得不错,有的同志却希望有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我们报社同志也希望有个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本来,请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头是能够办到的.用报社名义,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请求,毛泽东同志就给题了.1949年,我在齐齐哈尔黑龙江日报工作时,就曾这样做,顺利地得到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黑龙江日  相似文献   

8.
资料卡片     
毛泽东大约于1944年后题写的横披“为人民服务”,应该是最常见的题词了。有人回忆说,毛泽东1948年11月30在西柏坡第二次题写《人民日报》报头时,就是从数纸墨迹中挑选了“中间小两边大”的一幅(即现在《人民日报》所用的报头),并且表示了对这一横式题写式样艺术美的肯定。现在可以见到的“为人民服务”的两件横披,就是典型的“中间小两头大”的式样,而且书写幅式和题写式样十分相似,所以一般认为两件墨迹是同时书写的。五字结体纵长,取侧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翻阅带着淡淡油墨香的《重庆日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笔力道劲、生动流畅的红色报头。 这别具书法价值和美感的“重庆日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重庆工作时惟一亲笔为省级党报题写的报头。  相似文献   

10.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现在的报头是毛泽东题写的。毛泽东为《福建日报》题写报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49年5月,毛泽东、中央军委电示解放大军提前入闽。随后,党中央决定张鼎丞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为了福建解放后省委机关报能及时出版,张鼎丞请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同调配成立《福建日报》领导班子,决定杨西光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福建日报》首任社长,何若人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并从南下服务团里挑选了30多位同志组成南下新闻中队(包括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华书店)。7月10日,队伍从上海出发,几天后在浙江省江山县建立了福建日报社党支部。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福建日报社工作人员从8  相似文献   

11.
1956年9月15日,《泸溪报》创办。1959年12月初,《泸溪报》社的编辑,为使该报办出地方民族特色,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在调整版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当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先生写信索墨,请求为《泸溪报》题写报头。令人欣喜的是,沈雁冰部长在百忙中不仅题写了报头,还给报社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报社同志非常感动。为使报头很快与读者见面,随即精心安排制作,于1960年1月25日在该报第331期启用了新题写的报头,同时在第2版发表了沈部长给报社的信:泸溪报社同志:嘱写报头,因病稽延,殊为…  相似文献   

12.
何念选 《湘潮》2006,(2):56-56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1960年7月,省委决定将理论刊物《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欣然为《新湘评论》题写了刊名。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长沙军管会接管湖南大学。1949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梁林 《红岩春秋》2006,(4):35-35
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青年与社会》杂志的最前身,是《云南青年报》。2002年12月16日,《青年与社会》杂志社举行该刊创刊50周年文艺晚会。我应邀在这次文艺晚会上讲述了一段幸福的回忆。那是1957年春天。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机关报——《云南青年报》,经共青团云南省委同意,并报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批准,决定改名为《边疆青年报》,于1957年6月1日正式创刊。当时,我担任《云南青年报》总编辑。《云南青年报》原来是分别编辑出版农村版和城市版两个版(两个版实际是读者对象不同的两张四开小报);由副总编辑林烛平同志分管农村版,副总编辑刘增羽同志分管城市版。原《云南青年报》的报头,“云南”两个字是从《云南日报》报头复制来的,“青年报”三个字是从《中国青年报》报头复制来的。《云南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报头字,都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我和编辑部的同志正在发愁:改名后,请谁为我们报纸题写报头?要是能请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为我们题写报头,让中央能听到我们边疆民族青年的心声,那该多好啊!我们真幸运。就在那个时候,恰逢周恩来总理在昆明停留。前几天,周总理在北京机场送别了以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同志为首的波兰政府代表团,没有返...  相似文献   

14.
<正>1941年5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相似文献   

15.
1997年9月4日《文摘报》第五版刊载一则摘自《工人日报》1997年8月29日的《中国报头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文章.文章第二节说:“报头大都为名人所题,一个报头就是一幅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如周恩来所题的《参考消息》,……”其实,《参考消息》的报头并非周恩来所题.笔者手头收藏有一张剪自于1992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的资料卡片.卡片上的文章题目叫《参考消息报头的由来》,署名为“参考消息编辑部”.该文说:“《参考消息》报头的四个字是从鲁迅的手迹中集成的.”有关文章如下:“1956年12月,《参考消息》筹备改版,确定从1957年3月1日起正式扩大发行.筹备工作中的一项任务是设计报头,是请人题写呢还是从名人手迹中选拼?有关同志作了各种设想,最后决定从鲁迅手迹中选集.‘考’、‘消’、‘息” 三个字很快就找到了,唯独‘参’字难觅.后来终于在鲁迅的一封书信手稿中所提到的一个人名里找到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12,(5):6-6
2012年8月5日,是《重庆日报》60岁生日。 60年前的8月5日,这张报纸作为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创刊。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即将奉调中央任职之时,亲笔为其题写了报头和贺词。自此,《重庆日报》与中国、与重庆、与时代同步,沐浴岁月风雨,跨越世纪界河。  相似文献   

17.
一点补正     
《红岩春秋》编辑部:读贵刊2004年第6期第47至49页所载秦九风、胡红明二位撰写的《澄清几则“周恩来题字”的误传》一文,我认为有必要补充一点。该文的最后一段说:“周恩来虽然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间很长,但题写的报头、刊头却很少,据我所知的只有:中国民航报、淮安日报、民族报、健康报、邢台日报、邯郸日报、冶金报、民族画报、军事科学等几家。”据我所知,周恩来总理还曾为《边疆青年报》题写过报头。《边疆青年报》原名《云南青年报》(我当时担任该报的副总编辑)。《云南青年报》报头的五个字,是从毛泽东分别为《云南日报》和《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8.
一张在朝鲜战场上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主办的《志愿军》报,于1951年1月,在烽烟滚滚的战火中创刊了。这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战斗任务的需要而创办的。 这张报纸,由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笔题写报头。志愿军党委在出版《志愿军》报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该报的方针和任务,还提出了普遍开展通讯采访工作,各级军政首长必须亲自为《志愿军》报撰稿,稿件必须经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天战斗的历程——北平《解放》报从创办到被查封于光远张沛孙政1946年2月22日清晨,一张报头为毛泽东手迹的“解放”两字的报纸,在北平街头出现。这是一张党中央决定创办、从各地调集干部,由北平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的委员叶剑英领导的报纸。它是在国民...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淮安报的读者重新看到了1958年7月由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题写报头的《淮安日报》,心头感到格外亲切,人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淮安历代名人荟萃,加之她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年间,就办有多家报纸;读报,关心时事政治也是淮安人的传统,抗战年间,进步群众自发在淮安城内办起“淮安群众看报室”;解放战争年间,《新华日报》华中版就办在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