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存在方式。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无论是否从事劳动,都和劳动不能分开,同样,人和劳动之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也都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应该肯定,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既是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更应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自始至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学,它从人类最基础的现实出发,思考并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讨,最终实现个性自由的社会理想。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于如何处理各个民族的关系,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类之间的问题,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互联"是互联网功能和本质的一种概括或抽象,也是信息时代由人创造的一种新形式人工联系,它对哲学的联系范畴增加了丰富的含义和特征,使得传统的联系观,其主要在于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更注重联系的实践性,使得联系不仅是认识和发现的对象,而且成为实践和发明的对象与产物,其技术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更为突出,还使得辩证法和人的哲学、实践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形成深度贯通。基于互联的联系观影响了今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变化,并造成了种种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成为若干哲学视野的新的汇聚点。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长达30年的持续研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这一关键性命题和研究纲领,并逐步建立了剩余价值哲学本体论和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方法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解读,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从"人与物的矛盾"向"人与人的矛盾"发展和转变的必然逻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与"人性矛盾"的本质区别和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6.
哲学不是烤面包,它不能给我们提供生活实用的物质价值,但却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作为处于动物和神之间的存在物,其内在的矛盾本性决定了其非要哲学不可;哲学既是"无用"的又是"有用"的,其乃无用之大用。  相似文献   

7.
郝孚逸 《理论月刊》2008,21(1):27-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全部含义和价值的核心是劳动与人的关系问题.认为劳动是人现实存在的社会本原;是人社会活动的本质规定;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刘娜 《前沿》2010,(24):49-51
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与其他生物体一样具有着生命特征,而不同的是,人还有着其他生物所没有的理性,且具有二元性。人要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着自己,无论是对人的起源、进化和未来还是人的行为、生活与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所观注与研究的主要内容。米切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人的认识——人是未确定性的生物,他要由自我的理解来补偿其原有的未确定或者说是不完善,并以此为出发点和思路,很好地解释了人与神、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自我认识严重缺乏的社会中,对兰德曼提出的人的未特定化概念进行细致研究,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观中、外哲学史上的各类哲学,绝大部分都在不同情况下谈到了人和哲学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哲学的角度看,由哲学对象起直到哲学方法,几乎都同人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紧绷"的景象。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无论是党政干部、公司白领还是专家学者,每个人的神经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紧绷"好像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干群关系等,都绷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在军事科学史上首次揭示了具有最大普遍性的战争现象的实质,以及战争运动规律和战略指导规律的"秘密".这种"战争哲学"在当代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仍然起作用,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概念都必须有自己的内容,哲学概念更是要求有自己独特的规定性。“生活哲学”这个概念不是心血来潮之作,而是长期深思熟虑之果。它意味着一种哲学观,它把哲学看作是一种活动、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问题的追问;它有自己的传统:古代的生活哲学;它有现实的针对性:国内学界的学术主义和庸俗主义;它也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一种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03,19(3):8-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一门党建理论,而且是一门哲学理论.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时统君 《前沿》2010,(17):47-5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亘古及今而居于哲学基本问题地位。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哲学基本问题既是唯一的,又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的。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必然淡化甚至取消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模糊甚至消弭了哲学中的诸多是非,最终哲学也就丧失了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合法性根基。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由于对人的不同理解而表现为不同的哲学倾向。人本主义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唯物史观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不是抽象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该认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已被替换为先秦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中国先秦哲学之合法性构成问题,往往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和标准的。实际上,不存在一个千古不变的“中国哲学”,当然也不存在一个千古不变的西方哲学。哲学到底是不是科学,一度成了严重的问题,这可看做是西方哲学的合法性焦虑。但是,西方哲学的这种合法性焦虑却产生出肯定的结果,产生出存在主义哲学、生命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等纷繁多样的哲学流派。因此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乃是一伪问题,真正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现在如何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9.
论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社会哲学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彼特经济学上的"创新理论",更具一般性的社会哲学意蕴.其中,创新的内在质变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有机性,集中体现了"创新理论"所内含的社会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无论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物本论、实践本体论或者生存论本体论,总是不能把马克思哲学对人的自由解放的内在关切突出出来。惟有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理解为“人的解放”的本体论承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