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借鉴效用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各国公共服务,对全世界形成了广泛的、持续性影响。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对各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效用自然不言而喻。但就我国而言,立足国情,冷静分析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及在借鉴过程中注意反思,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各地方政府也正尝试公共服务改革的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理性看待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准确把握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正确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在我国,长期以来公共服务的生产基本上由政府垄断,忽视了服务安排与服务生产之间的区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行市场化改革,这种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把公共服务市场化纳入行政改革的规划之列,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配套起来,依托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提供服务,打破传统由政府垄断的局面,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我国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已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确立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是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借鉴西方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入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做法是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跳出怪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是公共服务行业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环卫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自2003年以来,济南市环卫行业就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经过10余年的改革,济南市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济南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济南市环卫行业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以“能够促使市场更具竞争性或可竞争性”这一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垄断对于效率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面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建构“效率改进”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效率来源于“有效竞争”而非单纯市场化,而“有效竞争”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从有效竞争理论出发营造一个有效的市场,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界定市场化的有效边界,从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区别的角度选择市场化的有效模式,同时不断强化政府的规制管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行政改革浪潮的核心内容在全球得到迅速推广。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服务市场化引发的潜在危机暴露出来。审视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的困境,破解之策关键在于明确市场化中各个主体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私人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互补,促进其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和地方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过度市场化,错误的价值导向等.因此要从树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导向,扩大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范围,政府的正确定位等方面着手使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加趋于完善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研究——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但由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健全,由此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的短缺和不均衡。笔者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下公共服务体制的研究,总结其经验,提出了我国各级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大致经历了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的传统官僚制、市场多元化和整体合作三个阶段,我们应当在系统分析、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改革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合同出租制(contracting-out)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形式,他们被广泛用于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其优势在于: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可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控制住生产成本,约束公共服务的内在膨胀趋势,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英、美两国公共服务合同出租的实践经验可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尤其是公共服务输出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位移的时代,特别是在因财政危机、官僚主义和权力腐败引发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的严峻现实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是政府赢得民意的重要基础。本文希望从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入手,探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发展趋势——推进责任制政府下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当代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探索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新模式。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做出"规则间的选择",避免"规则内的选择"。其对我国下一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是,有效保证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科学设计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与协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遇到复杂制度性障碍的关键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衡,主要表现为委托-代理问题导致基层政府改革激励下降,市场层面由于政府管控能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导致市场缺陷加剧。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则由于合同约束力有限使政府对市场依赖过大、控制力弱而处于被动状态,关系治理因此失效。为结合政府和市场的优势,重塑关系治理的有效性,广州市政府收回环卫服务发包,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入"后市场化"时代——基层政府更加务实,弥补自身不足来应对市场缺陷,以激励发挥基层政府主动性、以监管规范市场运作、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政府内部。这种改革的变化为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市场化改革甚至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由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改革应以弥补政府供给不足、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更充分供给为目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改革,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宏观背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宜增加农民负担。同时,对于不同类别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改革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养老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相较于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而言,我国养老公共服务存在供给缺口大、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服务人员短缺以及养老服务的功能性失衡等问题。推进养老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面临制度顶层设计缺失、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障碍。从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多元化供给主体培育、养老供给模式创新及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完善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议题所要回应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哪些不均等。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共服务是以单位福利的方式呈现和提供的,单位制度下的身份取向塑造了最初的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在市场化改革中,虽然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价格和货币实现了形式上的机会平等,但是这种形式上的机会平等被市场化改革的其他作用扭曲。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回应的是计划时代以来累积的基本公共服务上的不公平问题。从价值追求上来说,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经历了没有价值考量、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于腾帅 《工会论坛》2006,12(3):56-57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我国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其中的相关问题却缺乏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对一医改案例的分析,揭示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改革动机、竞争不充分、公共责任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市场化的进程和效果,并试图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主要表现在政府权力分散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机制市场化、公共事务国际化和电子政务网络化等方面。其动因在于市场经济、现代政治文明、现代科技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本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当前,推进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主要途径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快发展第三部门,创建服务型政府,营造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