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对投身革命事业的亲兄弟,曾先后到厦门开展革命活动,并都担任过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出色地领导了厦门地区的革命斗争,一时传为佳话。他们就是原籍广东澄海县的许包野和许依华两兄弟。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但都选择了献身革命事业的道路,都为厦门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共旅欧支部成员、洋博士许包野的后人,珍藏着20世纪20年代初许包野的6封家信,有的写给父亲、有的写给妻子。这些家书内容丰富,字体雅逸,许包野的人品、人生在信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罗明,不仅是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共厦门地方组织的主要创建人。 罗明是在厦门集美学校走上革命道路的,并为厦门地区马列主义的传播、地方党团组织的创立和早期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24年秋,罗明在共产党员蓝裕业的启发教育下,在集美学校联络罗扬才、李觉民、刘端生、邱泮林、陈乃昌、罗良厚等志向相同的同学,在学校秘密建立和发展国民党左派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创办了厦门地区乃至闽西南地区第一份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星火周报》,致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在厦门地区造就了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进步的社团组织,为厦门地区共青团和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许包野     
许包野的生涯中,曾先后担任过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和河南省委书记。一九三五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包野原名许鸿藻,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冠山乡。一九○○年五月卅一日诞生于暹罗华富里(译音)一位侨商家里,七岁随同父母回到祖国。从一九○七年至一九一九年,他在故乡读私塾、小学和中学。他勤奋而又聪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九一九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蔡元培为会长的“中法教育会”组织的赴法勤工俭学。翌年四月,他辞别故乡,到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新四军暨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六月十日上午在厦门市警备区军人俱乐部隆重召开成立大会。近三百名新四军老战士、解放前参加过地下党的老同志、史学工作者和来宾出席了这个会议。该会是研究新四军历史和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群众性组织,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撰写新四军军史资料和革命根据地史料,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激励自己,教育后代;组织会员进行史学交流和专题讨论,对革命老根据地和厦门地区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发动会员对老区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咨询,协助厦门地区有关单位和外地有关方面联系挂钩,促进双方联合,为厦门特区的经济建设出谋献策,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贡献力量。厦门市新四军暨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六月十日上午在厦门市警备区军人俱乐部隆重召开成立大会。近三百名新四军老战士、解放前参加过地下党的老同志、史学工作者和来宾出席了这个会议。该会是研究新四军历史和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群众性组织,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撰写新四军军史资料和革命根据地史料,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激励自己,教育后代;组织会员进行史学交流和专题讨论,对革命老根据地和厦门地区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发动会员对老区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咨询,协助厦门地区有关单位和外地有关方面联系挂钩,促进双方联合,为厦门特区的经济建设出谋献策,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许包野(1900-1935年),汕头市澄海区澄华街道冠山社区人,出生于泰国华侨商人家庭,少年回家乡读书。1923年在德国由朱德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编入旅欧支部。1925年赴奥地利维也纳读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受共产国际派遣,秘密从苏联回国。先后担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中心市委书记达两年多。中心市委所属闽南地区10多个县、市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党员发展到近千人,1934年7月,调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化名保尔。同年10月,调  相似文献   

7.
厦门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厦门曾是福建革命的指挥中心,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就诞生于厦门大学。众多的革命者在厦门活动过。他们在厦门宣传革命、领导革命,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8.
1924年秋天,我们开始在厦门集美学校建立国民党。那年暑假,我从家里到汕头,想到广州工作。碰到兰裕业同志,他是中共党员,是青年团广东区委领导成员之一,厦门集美学校毕业班的学生,我在学校里同他来往比较密切。他对我讲:今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国共合作的形势很好。你想到广州很好,但广州参加革命的人多,而福建参加革命的人很少,你应该回到集美学校去开展革命工作,建立和发展国民党左派组织,直接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杨匏安联系。那时,  相似文献   

9.
罗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造者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福建革命英勇斗争,立下了不朽功勋。 一 罗明1921年至1924年在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读书时,因领导学生反帝反封建斗争,被迫转学广东大学。1925年入党,不久调任团广东区委宣传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厦门是我国工人阶级诞生最早的地区之一。亦是福建省内开展革命活动的较早地方之一。诸凡省史上的许多重大事情,多与厦门有关。如1926年2月,在厦门大学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大革命时期声势浩大的收回海后滩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一度设在厦门,1930年5月,由省委成功地领导了震撼全国的“厦门破狱”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在国内及香港地区和越南、柬埔寨2个国家均很有影响。所以研究厦门党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厦门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陈镜清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环山公路,深入到南靖树海这片神秘的土地。南坑镇新罗村的曾顺昌、曾福生告诉我们,树海地区距厦门不过100多公里,地处南靖、平和、永定3县交界处,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在革命战争时期,厦门、南靖乃至漳州等地都属中共闽南地委领导,这里也就成为了厦门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延伸地。在新中国成立前,树海既有闽南红军游击队,也有厦门  相似文献   

12.
曹玉崑同志,河北大名人,1920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49年随长江支队南下福建。他历任省水利局局长、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副主任、省闽江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顾问委员会委员。2000年11月17日因病不幸逝世。他是厦门海堤建设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尽管他已经走了,但程瑞雪对他50多年前参加厦门海堤建设的情形仍记忆犹新。日前,我们对她进行了采访。“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曹老的夫人程瑞雪大姐对我们说:建设厦门海堤,修这么宏大的工程是多么艰难呀!老曹常回忆这段历史,他说:“在这么长达2公里多水深有20多米的  相似文献   

13.
秋瑾是我国近代为国献身的女中豪杰、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亲书“巾帼英雄”赞誉她;鲁迅在小说《药》中塑造了夏瑜的形象,借以寄托对她的哀思和敬意;一九三九年三月,在中国人民抗日维艰的日子里,周恩来同志来到绍兴,他号召妇女学习秋瑾的革命精神,组织起来,参加抗日,并写下了“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的题词。秋瑾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秋瑾(1877—1907年),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祖父秋嘉禾,曾任厦门海防厅同知,父亲秋寿南曾任厦门县知县,秋瑾生于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月,年过八旬的罗明同志在老战友、夫人谢小梅同志的陪同下,应厦门大学党委邀请,前来参加厦大烈士园落成典礼。罗老本来要赴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的,但他告假了,专程来厦参加这次厦大烈士园落成典礼。罗老对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真是情深似海!17日下午,纪念大会一开始,连老天爷也悲伤地下起大雨来。而罗老硬是迎着风雨站在烈士陵园里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他的革命激情感染了每一个与会的代表和厦大师生。18日下午,厦门市委党史办同志在厦大招待所二号楼召集座谈会,与罗老座谈有关厦门地区早期建党的问题。座谈中,罗老一开始就称赞说:“你们  相似文献   

15.
厦门:一九八五年完成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厦门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活动》等七个专题,召开了“5·25厦门破狱”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厦门地下火集》(第一集)、厦门《党史通讯》两期、《厦门英烈》(上  相似文献   

16.
王一帆同志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机关报《团结报》总编辑、九十高龄的老党史工作者,长期研究闽粤边区、东江地区以及潮汕地区革命斗争史,曾任《东江革命根据地史》编写组副组长。著诗文集《征尘》出版,现已双眼失明。当《忠魂》一书出版后,他让他的女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全书念给他听,听后写出以下的信件给作者王国梁同志。他这种对革命先烈真挚的革命感情和对党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7.
研究厦门破狱斗争的历史,既是为了弄清史实真相,借以作出正确的评价,也还应该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以供后人借鉴.厦门破狱斗争的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首先,要学习和发扬“五·二五”破狱的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厦门是军、警、特云集的孤岛,思明监  相似文献   

18.
<正>他那宽阔的额头充满着智慧,一双并不算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嘴角总是挂着刚毅和自信,他闪光的年华如诗、如歌。他,就是蔡协民,是福建早期主要的革命领导人之一。1929年初,蔡协民随毛泽东来到福建,并与厦门中心市委结下不解之缘。1931年3月25日,设于厦门鼓浪屿的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遭受破坏。同年7月,党中央决定暂不恢复福建省委领导机构,而是成立福州、厦门两个中心市委。其中厦门中心市委的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对“厦门破狱事件”的认识上,曾经有过分歧。对这些分歧问题,我想谈几点意见。第一,厦门破狱斗争胜利和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关系。1930年5月25日厦门破狱斗争胜利,象平地一声惊雷,震动了全省、全国和南洋各地。厦门是个孤岛,但破狱斗争却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是和全国革命形势的转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一帆同志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机关报《团结报》总编辑、九十高龄的老党史工作者,长期研究闽粤边区、东江地区以及潮汕地区革命斗争史,曾任《东江革命根据地史》编写组副组长。著诗文集《征尘》出版。现已双眼失明。当《忠魂》一书出版后,他让他的女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全书念给他听,听后写出以下的信件给作者王国梁同志。他这种对革命先烈真挚的革命感情和对党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