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承》2015,(6)
"天地境界"是指人将自己置于天地间,成为宇宙、天地一份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培养医学生的"天地境界",使其忘记"小我",将"小我"融入天地之间,在日后工作中发扬"大爱"精神,从而对医患矛盾的缓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从"天人合一"思维入手,培养医学生"与天地相配的人格",进而培养其"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2.
祝薇 《求索》2007,(10):145-147
冯友兰从内容、方法、目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哲学和宗教予以了规定,旨在阐明:宗教虽然和哲学有相通之处,但是在内容上不如哲学纯粹;在方法上不如哲学明晰;在目的上,宗教所能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也低于哲学所能达到的天地境界。正是有鉴于此,冯友兰主张以“哲学代宗教”,而这一主张具体落实到“新理学”中就是以“天地境界”代宗教。冯友兰的这一主张也彰显了他宗教观的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郎全发  陈张林 《求索》2012,(1):127-129
"良知是呈现"在牟宗三的哲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地位,也是理解其哲学思想的基石。该命题包括了如下环节:本体的逻辑构造;良知呈现的主观条件在于人有智的直觉;呈现的动力在于超越的道德情感;而呈现的结果不仅成就了自律道德,物我合一的圣人境界,也使得一个圆满的道德的形上学建立起来。对此命题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4.
周春兰 《前沿》2010,(17):52-54
事父母不违于礼,这是儒家之孝的起码要求,但却不是孔子之孝的唯一形态。孔子之孝包含有"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三个层次。孝是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孝之"自然境界";孝是出于理性自觉、自愿,做到"敬""顺",这是孝之"道德境界";尽己所能之后,为父母之天命而担忧,这是孝之"天地境界"。三个层次构成了孔子之孝的完整形态,且内在理路层层递进,这根源于孔子对人的"合情合理的底线要求,自觉自愿的一般要求、至善至美的终极追求"的路线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宏斌 《湖湘论坛》2000,13(2):53-54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故各有其哲学思维的特点。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比较中西哲学思维方式时曾指出,讲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所谓“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①即以理性思维对形上学命题、范畴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堪称中国人生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语境中,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描摹的"生态人"与冯友兰的"天地境界"有着相同的哲学意蕴,共同启示着后工业社会中人的"生态化生存"。二者对天地境界的高度澄明,不仅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而且深刻揭示了其可操作的实践维度,对于当前的思想道德抑或精神文明建设仍不乏理论借鉴和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芳 《前进》2015,(3):23
人生在世,有贫富之分,也有境界之别。世上有作为的人,都希望为国家民族建立功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杰,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能达到此境界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家财万贯或一官半职,也不一定是境界低下的人。境界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涉,关键是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盖光 《思想战线》2005,31(4):84-89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象"的生态生成性;"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生态本体性;"不著一字"与"浅深聚散"的"无工"生态契合性;"芙蓉出水"与"外枯中膏"的"心意"生态流转性;"观山观水"与"悦心乐知"的"主客"生态互证性.  相似文献   

9.
眼界与境界     
眼界,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程度与广度;境界,是指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深度与高度。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眼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而对境界的理解,则是多角度的。从精神层面看,境界是表达人的精神追求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从认知水平看,当人的修养、学  相似文献   

10.
毛丽娅 《求索》2008,(3):109-111
《道德经》是道家、道教最重要的经典,蕴涵了极其丰富的生态思想。两千多年前,老子以其深遂的思想,精炼的语言,探讨了宇宙形成、自然规律以及人们对待自然的原则和方式等诸多问题:强调道生万物,天地相合;主张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少私寡欲,适度消费;强调知足、知止,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战争,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一反常态,主张“冗繁削尽留清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而今老去知心意。只向精神淡处求。”同为扬州人的当代小说家汪曾祺,其得意之作也以冲淡平和著称。他多次坦承他是有意写得平淡些.  相似文献   

12.
境界之重     
张国玉 《今日浙江》2012,(19):62-62
境界是人生之魂,做人一定要有境界,并要有崇高的境界。一个人境界的高低,说到底是他的生活信念、精神旨趣、道德品质是否高尚,是否达到高"品位"。人,只有以自身价值赋予社会以价值,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鼓舞和激越,并产生敬仰和赞叹的精神境界,才称其为壮  相似文献   

13.
天人感应思想与乐论结合的结果是天、乐、人三位一体,乐成为沟通天与人的媒介。“天人合一”成为乐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乐纬》中的节令式宇宙图式以及祭祀用乐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乐纬》认为乐是调和阴阳和天地的,因此制乐须法天地。闻乐知政思想在《乐纬》中表现出细致化、预兆性、祥瑞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吴学国 《湖湘论坛》2012,(6):87-93,112
早期佛学是实践的、宗教的,其世界观是一种经验的多元实在论,拒斥形上学和绝对主义,以此与奥义书传统有别。然而初期大乘重智的般若思想,在世界观上明确包含了一种绝对主义的形上学。这使大乘的世界观与早期佛教传统之间表现出巨大断裂,却与奥义书形上学具有实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初期大乘形上学的基本图景,即以性空如幻等解释经验存在,以非有非无、不二、无分别等描述绝对,并用二谛论把二者统一起来,都是继承、发展奥义书的形上学而来的,它的形成是奥义书思想对佛教长期渗透的结果。同时大乘佛学乃进一步破除奥义书形上学对梵作为永恒实体的执着、舍"有"入"空",从而进入无住、无得的绝对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5.
张荣 《前沿》2010,(2):30-33
庄子的生存哲学思想,对外主张"形之委蛇"的生存态度、对内推崇"心之逍遥"的生存境界,借此达到人诗一般的生存方式,这对当前现实文化语境和传统之于现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同时,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深层次思考,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借鉴,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江岸 《小康》2011,(4):125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中最差的管理境界是"侮之"——上司下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现代领导》2014,(10):12-13
做领导的核心是做人,只有把人做好才能把领导工作做好。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要求共产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做人的高境界,也是做领导的高境界。在今天全球化时代,要深刻把握和践行成功型领导者的“普适性”内涵,这是新形势下形塑领导者公共形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你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告别稚嫩孩提时代后,读书的事儿就开始了。在每一个人的漫长读书生涯中,其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境界,阅读境界又取决于阅读水平。你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纵观人们读书的全过程,读书大致经历了功利性读书、自由性读书、知味性读书、鉴赏性读书和精神性读书五重境界。功利性读书苦哉,此乃读书第一境界也。人的一生太多时候,读书、学习、培训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惟  相似文献   

19.
人生境界就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和实现对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恭王府花园作为中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代表,最早的成园年代尚无可靠史料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清同治年间已具备相当规模了。古人把园林作为精神追求的寓所,浓缩天地于方寸,居闹市如处山林,通过理水、叠山、置石、莳花等手段来达到情、趣、意、韵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