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思维架构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其深刻意蕴在于,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先明  冯静 《理论探索》2006,5(4):47-49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追求。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是穷生富念,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具有不同的层面内容,并且邓小平还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问题的解决时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限是一致的,共同富裕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有新作为,人民政协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三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可以从三重维度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表现为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物质财富的殷实富足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科学的社会发展理念,包括系统和谐理念、渐进和谐理念以及科学的和谐动力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实的社会发展运动,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维.社会正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能采用西方社会的正义观,也不能因袭中国传统的正义观,而是需要有和谐的正义观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和谐正义观既不同于形式正义观,亦有别于实质正义观,它旨在寻求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和谐,发挥二者在推动社会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因而可以视为一种新的类型的正义观.和谐正义观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的实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探索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形势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则应在实践探索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变政府职能和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中央在六中全会做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合民心、顺民意.云南这样一个边疆民族地方,与内地相比有许多特殊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面临与内地有许多不同的要求.本文力图把中央的要求和云南的实际结合,以此对云南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性,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昕 《党政论坛》2007,(2):9-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战略,这必将深化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从而使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沿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终极目标前进,也必定会内在地促进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在现实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彰显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刘彤  杨弘 《理论探讨》2007,(6):22-24
实行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发展的需要;法治应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展、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发挥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多方面作用,应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二者各具时代特点又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探索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共同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指南。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领导.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于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具有崭新时代内涵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飞跃,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进一步成熟。社会主义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经济本质和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项伟大战略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正确引导。当前,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一个和谐社会和社会矛盾的关系问题;从理论深度来看,有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即和谐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最近,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将为党的执政和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正当性提供最大的解释资源和实践动力。政治正当性的目的和本质就在于追求“善的生活”。和谐社会就是“善的生活”。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将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公平和正义,化解社会矛盾,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将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努力方向。和谐社会是中共政治哲学的具体体现,也将是其政治哲学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姜峰 《学理论》2012,(29):12-13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考验着执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于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始终,集中表现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和途径;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等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完整概括和描述,凸显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和谐之源,法治是社会和谐之基,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陈建中 《理论导刊》2007,1(5):15-18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其理论来源是马恩规划的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又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深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从而形成了我们党系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