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罪犯弱势群体的观点是社会弱势群体在监狱理论界的反映,本意是为了保障和提升罪犯的权益,但其观点是否科学值得商榷和辨析。应当看到在狱内改造的罪犯群体,虽其法律地位具有“限制性”、社会地位具有“低层性”和权利保护具有“缺省性”,但究其本质特征并不能简单地以“弱势”而概之,弱势也只是罪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的特定表现形式,与社会弱势群体并不具有同日而语的同比性和相对性,其群体不具有整体的弱势性质,因此应予以慎用。对罪犯弱势群体的辨析,旨在有助于“澄清”对罪犯群体的模糊认识,防止认识上的歧义和误解。  相似文献   

2.
罪犯违规是狱内的一种客观现象,罪犯违规现状是狱内监管改造形势的直接反映。当前,狱内罪犯违规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是罪犯自身、家庭、改造环境、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针对罪犯违规的特点、规律及对违规行为的认识态度采取相应对策,确保监管安全与稳定。对罪犯违规处理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使违规的性质发生质变,也不使违规的量大幅增加或减少,应保持在一个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村罪犯和城市罪犯的心理差异不仅表现在认知水平、情绪情感上,也表现在犯罪类型、对监狱生活和劳动改造的适应性、冒险敢为性、人际交往及家庭观念等方面。针对他们的心理差异特点,利用多角度教育、迁移激励、情绪调节、透明管理、亲情教育等多种有效的改造对策,有助于提高对农村和城市罪犯的教育改造水平,稳定狱内改造秩序,确保监狱安全。  相似文献   

4.
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首先是维护和保障监狱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如预防和制止罪犯越狱逃跑、狱内犯罪、骚乱等。由于监狱人民警察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对罪犯管理,改造秩序的顺利进行,所以,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掌握狱内防暴知识、擒拿格斗、实弹射击、警械使用等实用技能。目前,监狱人民警察由于缺乏警体技能训练以及相应的监督激励制度,使部分人民警察长期不锻炼,其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不断下降,警体技能素质逐渐退化,加上工作长期疲劳,恶性循环,最终造成警察队伍的战斗力下降。本文依据监狱对罪犯的管理、改造工作的特点,针对如何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警体实用技能素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已经成为现代监狱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罪犯自杀的评估研究还非常欠缺。在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自杀和罪犯自杀的相关评估理论模式和评估研究之后,在总结国内罪犯自杀评估和预防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罪犯管理和改造的实情,提出了罪犯自杀危险评估的原则,并从罪犯自杀危险性因素的建构、罪犯自杀危险性的评估手段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初步构想,以期为进一步的有效评估罪犯自杀危险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赵洪中 《法制与社会》2011,(14):271-271
监狱本是罪犯服刑改造、接受教育、学法守法的地方,然而少数罪犯仍然在狱内实施犯罪,破坏监管秩序、抗拒改造,严重触犯了国家<刑法>.本文指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减免罪犯狱内再犯罪是一个值得深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罪犯弱势群体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2):106-106
罗敏芝在2003年8月10日的《山西监狱报》上撰文《罪犯弱势群体心理剖析与矫治》指出,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生存和竞争能力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而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罪犯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较好地履行改造义务,获得行政奖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罪犯。  相似文献   

8.
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狱内法律帮助是新时期监狱执法文明、行刑进步的体现。狱内法律帮助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狱内法律援助,对维护罪犯合法权益、提高监狱工作社会化程度等有重要作用。但狱内法律帮助作为一项创新于作,实践中应正确认识,谨慎运作,以发挥其在监狱执法和监管改造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罪犯的“弱势群体”是大墙内需要帮扶救助的特殊群落,尽管其常态表现一般不易引起执法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与重视,但他们内心沉淀的消极意识、不满情绪及由此滋生的敌对与伺机报复思想,却有不可低估的危险性和破坏性,重视对该群体问题的“综合治理”,既是确保监狱执法环境安全与稳定的需要,也是彰显刑罚执行机关“公平与正义”的需要。对罪犯弱势群体的帮扶,主要是帮助家庭有重大困难的罪犯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奖励制度,加速弱势群体的新生步伐;扶弱削强,打击狱内邪恶势力和牢头狱霸;针对弱势群体智能低、底子薄、技能少的现实,让强势、先进罪犯和他结成对子,尽快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狱内袭警案件不同于其他狱内案件,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有效预防狱内袭警案件的发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防范重点,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防御系统,必须增强管理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坚持依法治监、公正文明执法,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向上的改造环境,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押精神病罪犯中发生的狱内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监狱的监管安全。为此,应首先建立罪犯服刑能力鉴定机制,为是否收押罪犯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权宜之计,在狱内设立专门收押精神病罪犯的监区,建章立制,采用科学、文明的方法对精神病罪犯进行治疗和管理;最根本的防范对策乃是由政府建立专门的精神病罪犯医院。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与罪犯自杀及其认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狱内罪犯是抑郁症高发病率人群,也是一个自杀的高危人群。狱内罪犯自杀的主要心理病因是抑郁症。抑郁症罪犯应被作为狱内自杀防控的主要对象。治疗抑郁是防治罪犯自杀冲动的重要途径。认知疗法能有效地矫治罪犯的抑郁和自杀冲动.  相似文献   

13.
赵晓风  毕成 《法制与社会》2011,(13):199-200
狱外关怀主要是指监狱外的家庭、社会对罪犯以及监狱的关心和支持。通过罪犯问卷调查得出,狱外关怀,尤其是家庭接纳态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对罪犯改造和刑释人员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影响。罪犯问卷调查的启示是,狱外关怀是狱内改造的精神动力,因为狱外关怀是罪犯改造的动力源泉,是监狱干警工作的调节阀,是弥补监禁化缺陷的有效补剂,是促进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心理保障。狱外关怀利用通信通讯、入监探望、离监探亲、监狱开放日和社会帮教的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14.
罪犯在狱内虽然主要生活在由监狱组织的班组等正式群体之中,但为了满足其情感、安全等需要,还会自发形成各种非正式群体。罪犯是在严格的管理之下,通过竞争合作的方法进行互动的。合作与竞争是社会互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于罪犯非正式群体来说,其内部的合作与竞争虽然也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但更多的是对监劳改造秩序的破坏作用。罪犯为了个人利益而合作,为了个人利益而竞争。这种只关注个人一己私利状况的形式,又与传统行刑模式下行刑权力运用不当密切相关。保证行刑权力的公正运用,是优化罪犯非正式群体内部互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行监狱收押范围存在着各种弊端,主要是:不利于罪犯职业专长的发挥,不利于狱内改造风气净化和改造秩序的稳定。因此,要对监狱的收押范围做适当的改革,主要是:监狱企业应按行业对口来确定罪犯的关押方向,即对那些有专门技术和专业能力强的罪犯,实行行业对口收押,将他们投送到与其专业相一致或有一定联系的监狱去改造,以充分发挥其特长。打破地域界限,实行异地收押,避免罪犯在家乡改造中,利用自己的本地优势,弱化改造意识,生出各种弊端、要建立省级新收罪犯管理教育中心,按罪犯不同情况实行原始分流,加强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监狱在行刑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不能减刑和不想减刑的罪犯,这一群体对监狱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极大地影响着一些积极改造、想通过记功减刑这一惟一出路而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罪犯的正常改造。在新形势下,要确保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维护正常的监管安全形势,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辅以各种改造手段,以保证监狱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监狱推动依法治监的过程中,监狱聘用签约律师可以提升监狱整体法制化的水平。签约律师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容易取得罪犯的信任,可以更好地在狱内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促进罪犯的改造和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监狱内服刑改造的罪犯私藏违禁品是个老问题了,历来是我们狱政管理工作打击的重点。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随之产生一些新情况,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成为狱内违规违纪现象的顽疾,问题十分严重。某省2001年下半年开展狱内“严打整治”斗争,共查获刀具利器337件、绳索426根、现金5041元、酒类35瓶、其他违禁物品767件。这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监狱的监管改造秩序,也影响了罪犯的正常改造生活,甚至成为引发狱内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违禁品的种类与流入渠道(一)香烟类。其流入监狱的渠道是…  相似文献   

19.
监狱行刑客体与监狱行刑对象既密切联系,又有着原则区别。监狱行刑对象是指正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是监狱行刑客体的载体。而监狱行刑客体是指对于正在狱内服刑罪犯执行刑罚的具体指向。具体又分为惩罚客体和改造客体。监狱行刑的惩罚客体是罪犯的人身自由,某些罪犯还包括政冶权利。监狱行刑的改造客体是导致罪犯个体犯罪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20.
论情感矫治罪犯的方法罗伟民,潘晓明情感矫治,是指监狱为改造罪犯,借助情感手段,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与罪犯在情感上建立沟通和相容,进而激发、鼓舞罪犯处于抑制状态的良性情感,促使罪犯产生向上动机的改造措施。情感矫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措施,对于罪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