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隆金华 《湖湘论坛》2002,15(6):69-70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世界被民族纠纷、纷争搅得动荡不安,我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的情势下,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健康、深入、顺利地进行,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作一粗略的论述和探讨。一、民族团结是稳定的重要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问题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理论观点十分丰富和精辟,这些理论观点阐明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当前的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民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定的大问题。早在195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线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  相似文献   

3.
全面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罗广武一、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  相似文献   

4.
刘金华 《创造》2021,29(5):22-28
在大西南战役基本结束后,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全面主持西南地区工作.为做好战后西南地区经济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邓小平必须要"解决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民族团结问题."①《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文,就是邓小平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其中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时代背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等进行了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进入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吸收和借鉴邓小平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对于当下我们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提起姚金喜,在拓城县,尤其是在统战干部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无不称之为“务实的好县长”,“民族团结的带头人”。的确,姚金喜同志自90年调到拓城担任分管民族工作的副县长以来,他魂系民族团结,心想社会稳定,狠抓民族经济,给人们留下一个个难...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大事。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南。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实事求是,一却从实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说:“找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一个原则,就是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政策,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善琳  多文志 《前沿》2012,(11):153-156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和民族观,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主要归纳为两个要点和一个核心。这两个要点:一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拥护祖国统一为前提的中华民族的团结;二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拥护社会主义为前提的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一个核心是党的领导,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基础和核心。是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有效探索,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何搞好民族团结示范点工作,探索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新方法,用以推动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一、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近日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强卫指出,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几十年来,西双版纳州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州委、州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今年,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决定》,决定每五年召开全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每年9月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兴化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目标,注重“三个狠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扎实推进扶贫帮困活动,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我们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重要思想.“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基石,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世居民族、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居全国首位,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第二,民族团结稳定工作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新形势对民族团结工作的新要求,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针对云南省民族众多,边境线长,民族关系复杂,局部地区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按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要求,推广曲靖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经验,创建了民族团结保障机制。从1999年起,在全省民委系统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即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对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要团结,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所决定的。一、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一切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纵观建国五十年来的历程,我们党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使中华各民族摒弃前嫌与隔阂,空前团结起来…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是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展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是呈现各民族群众幸福生活的有效载体。“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贵州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需要加强法治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模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通过"派下去,请上来",办好事、办实事等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措施,西南各少数民族群众不断觉悟,纷纷倡议订立民族团结公约,自动消除民族之间或民族内部的纠纷与隔阂。这是盟誓这一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古老习俗在新形式下的新发展,也是西南各民族对共产党领导、倡议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内心回应,推动了建国初期西南的民族团结工作。  相似文献   

17.
乌兰夫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杰出领袖,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家,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竭尽毕生精力,为蒙古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乌兰夫民族团结观,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总结蒙古民族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领导内蒙古革命和建设与国家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乌兰夫民族团结观,以其丰富的内涵,充实和发展了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乌兰夫民族团结观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8.
维护民族团结一直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区以民族宗教基层网络建设为抓手,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为根本,以坚定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为保障,以积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引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区民族团结,先后荣获河南省民族工作“四争创”活动先进县市区、周口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本文就此作些粗浅的思考。深刻认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前提。我们之所以高度强调各民族的团结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第一,加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揭穿了资产阶级“民族团结”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各民…  相似文献   

20.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是云南的重大发展机遇,更是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把云南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是“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云南民族工作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