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新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统一免征农业“两税”之后,面对农村工作重新定位和角色转换的现实,白河县委、县政府以“五个五”乡风文明促进工程为抓手,坚持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面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通过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工作,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东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农民道德评议、“三户”创评、“十佳文明新事”评选、204国道文明带创建等在全国、全省产生广泛影响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4.
张泽洲 《新重庆》2007,(6):25-27
秀山县位于武陵山腹地.历史上素有“武陵明珠”和“小成都”之称.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4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全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和谐”、“工作机制建设”四篇文章,在切实促进秀山县的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谢冬  黄朝阳 《当代广西》2008,(17):26-26
自2007年年初被中央纪委确定为广西惟一县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以来,北流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维护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农村新貌,促进了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全面贯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统揽。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巧念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四字经”。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四个文明一起抓.四个成果一起要,口袋脑袋一起富。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中,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平桥分局以深入开展"三项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将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坚持"硬件建一流、软件创亮点"的工作目标,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与平安建设结合起来,强力推动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向纵深发展,真正成为社会治安防范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是在2005年5月武汉市提出并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四项工作到家园为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拟从“社会和谐稳定”这一软环境的角度,研究农村家园建设中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推进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本课题报告力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两年多来的实践,回答在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如何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如何构建农民群众自治机制、如何建成农村家园生活共同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伦理道德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农村道德建设却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美德遗落、道德“恶俗”蔓延;情感关系“物化”、育养问题频发;土地情愫淡化、精神家园“失根”。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时代快速更替带来的道德迷离,也有农村建设片面化导致的道德失范。因此,要加强农村伦理道德建设,必须明晰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建立有力的载体依托、创新伦理道德建设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农村伦理道德水平的提升,重构农村美丽“乡愁”。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传》2007,(5):13-13
2005年以来,竹山县委、县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思路,即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为主体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两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主两翼”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初步改善了山区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村社会风气,而且使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品牌找到了新载体,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7,(5):37-38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和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深人开展“文明市民示范月”、“公民道德实践日”和道德评议等活动,积极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梁亮胜 《世纪行》2006,(3):28-28
礼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文明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标志。“富而好礼”,“仓实而知礼”。当我们全面建没小康社会时,加强礼仪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章丘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载体,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扎实抓好“六人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现代新居民,构建和谐新家园”的思路,创新实施“五个五”乡风文明促进工程,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领域,倾情演绎了一曲曲以建设农村新社区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新乐章。  相似文献   

15.
澄祖 《现代领导》2005,(12):16-16
作为国家社区建设示范市、江苏省社区建设试验区。江苏省江阴市随着沿江开发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应运而生发展迅速。江阴市以创新社区党建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创建“社区堡垒党支部”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承载力,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自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在遵义市召开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座谈会后,六盘水市围绕“情系农民、富裕农家、美化农村”创建活动主题,以建农村文明中心、建文明示范村活动室、建“农民文化家园”,抓教育、抓活动、抓典型的“三建三抓”为抓手,加强阵地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7.
乡风文明是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近年来,兖州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素质、和谐、创建“三大工程”为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突出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文明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金培民 《今日广西》2008,(18):24-25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村干部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农村的群众,当前发生在村干部队伍中的不廉洁行为,尽管从违纪金额来说,大多数都不是很大,但严重败坏了党风,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并容易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对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要认真对待并严加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解决当前影响村干部廉洁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冀致明  邓继杰 《前进》2008,(6):38-38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益事业如何兴办,成了一个新难题。通过对平遥县岳壁乡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投工投劳情况的调研,笔者认为,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韦艺芬 《传承》2007,(8):51-53
农家书屋在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政治文明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做到分管制形式来建设,并做到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