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物权法赶考     
寄托着民众无限期望的物权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自2007年3月16日诞生后,物权法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阿计 《公民导刊》2007,(11):29-32
自2007年3月16日诞生后。物权法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明晰的答案。寄托着民众无限期望的物权法。正走在一条艰难曲折的赶考之路上。  相似文献   

3.
阿计 《公民导刊》2016,(6):48-48
正从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所凸现的"公共利益"界定盲点,到各地"小产权房"风波所暴露的土地制度改革失语等等,无不反映了物权法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模糊不清,以至引发"物权法跛足上路"的担忧。这些"模糊立法",尽管部分通过日后的司法解释等予以明晰,但不少至今仍然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草案进行六审,我认为确实很不容易,物权法提到立法议程上已经13年了。应该说,从现在物权法立法情况来看,可以作出一个判断,就是以物权法的立法为标志,立法工作开始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2010年要建成法律体系,现在还剩3年多的时间,物权法草案现在就审了6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物权法“事无巨细”,大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小到公民的财产,要“公私兼顾”,还要“内外结合”,专家和老百姓都要读得懂,这确实比较难。六审稿的修改,我认为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在涉及基本经济制度,国有、集体、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以及其他的一些重大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试论土地空间权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空间可以成为物权法上的物。但是,并非一切空间都能成为物权法上的物,只有符合"物"的基本条件和特征的空间才可以实际地成为物权法上的物。标题定为"土地空间权",即强调此处之"空间"是与"土地"密切相关之"空间",是"土地"范围以内之一定"空间",而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空间。此外,作为土地空间权客体的空间应当指土地上下任意断层空间,即既包括于离开地表之空中或地下横切之一断层空间,又包括土地地表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这样解释才符合空间法立法本意。土地空间权与土地权利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观念;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并非土地空间权。  相似文献   

6.
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从1993年最初被列入立法计划算起,物权法立法走过了14个春秋,以其历时之久、社会参与度之高、争议之激烈成为中国立法史上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7.
近日,为提高人大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平阴县人大机关举办了《物权法》知识讲座。“大到土地、房屋,小到存款、车位,《物权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物权法》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特别是我们人大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热度最高的话题,莫过于2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如何续期。浙江温州的土地使用权届满续期风波持续发酵。温州部分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居民需要再缴纳30万元才能"续期"。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自动续期",没有说收费,那就是免费续期?斐然,据物权法立法者回忆,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立  相似文献   

9.
阿计 《人民政坛》2007,(5):22-24
物权法的法理思想源自西方,但在民事法律体系中,与日趋国际化的合同法等相比,物权法却最具个性化。一部成功的物权法,固然需要移植世界先进的物权规则,但更需要立足本国的现实体制、历史文化、道德意识、传统习惯等等。有统计表明,中国物权法70%以上的规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物权法。从宏大的立法原则,到细微的民生关怀,从果断的制度突破,再到谨慎的现实考量,在中国物权法中,处处可见“中国特色”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近年来中国最重大的立法成果之一——物权法。在中国向民法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民法典最核心的部分,物权法被誉为现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不仅建构了一个鼓励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制度环境,而且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海外舆论亦对中国的物权法给予极大期待,视其为“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风向标”,“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公共利益切实维护私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在哪些方面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它的实施将给普通群众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刊特邀请到《物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轶,就《物权法》所涉及的“公共利益”这一具体问题,撰写专文。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一段时间以来,成为在各种新闻媒体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人们对它的关注源于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一针一线,大到汽车楼房,无一不属于物权法保护的“势力范围”。在西方,民法被形象地称为“社会生活的圣经”,而物权法是民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6月26日召开的  相似文献   

13.
从制定《物权法》配套性法规,到颁布《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保护公民财产权利方面。2008年似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立法循环。  相似文献   

14.
住宅改作商业或办公用房,即俗称的"住改商",是城市业主利益冲突的焦点,也是城市管理进退失据的难点。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试图理清这团乱麻,结果却力不从心。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的一条司法解释,为"住改商"打上了立法"补丁",但这个"补丁"却引发争议沸扬。考察物权保护的现实冲突、立法制度的深层困境等等,"住改商"或许是个最典型的标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权法是现代物权思维和古老物权思维碰撞的结果。在物权法的调整对象、物权客体、用益物权等基本问题上,中国物权法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物权思维,但在许多物权法的具体问题上,中国物权法又受制于古老的物权思维。这使得中国物权法具有了复杂的意义。弘扬中国物权法的现代物权思维,克服古老物权思维对中国物权法的消极影响,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国物权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当天,胡锦涛签署国家主席令.物权法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有人说,拿破仑引以为豪的不是他的显赫战功,而是其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因为它奠定了近代法治的基石。我国从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到90年代的《合同法》,再到现在的《物权法》,作为新中国民法重要的标志性法律,围绕《物权法》的争议激烈而持久,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典。 日前,本刊记者就物权法有关问题,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谭启平,他曾多次参与《物权法》(草案)的讨论、座谈。  相似文献   

17.
尽管我们天天在与物打交道,但是中国真正要制定一部物权法,全国人大还是用了整整14年时间。其立法时间之长,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林志辉 《前沿》2013,(20):72-73
《物权法》颁布之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对预告登记制度进行了规定.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首次在基本民事立法层面上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其进步意义在于丰富了我国不动产登记的类型和保障了权利人将来物权的实现.但是《物权法》上的预告登记制度在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加以论述,以求对我国物权法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举国瞩目的物权法.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制定实施物权法的重要意义,带头学习和实施物权法.  相似文献   

20.
曹红冰 《求索》2008,(9):155-156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求我们在传统物权法已确认环境资源的经济性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2007年3月出台的《物权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生态化理念的端倪,若干条文呈现出了朴素的环境保护色彩,但力度仍不明显。为此,对《物权法》进行生态化改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