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庆工运》2005,(5):29-29
为了达传学习全总十四届经审会第四次全委会精神:总结和布置2004年和2005年度重庆市工会经审(内审)工作;表彰2004年度工会经审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工会经审论文,2005年4月11—13日.市总经审会在南川市召开了“2005年重庆工会经审工作会议”。来自我市各产业,区、县(市)总工会.市总直属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大型企业单位工会主席、经审会主任和经审干部160人参加了会议。市总经审会部分委员、常委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2,(8):35-36
为了认真履行审查审计监督职能,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作用,我们对县级以下工会经审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一、县级工会经审工作开展情况(一)经审组织进一步健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市9个县(市、区)工会经审会的组织机构比较完善。在同级工会换届选举中,经审会主任、委员的产生基本做到了和工会委员会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选举产生。从经审会的组成结构看,大部分选举了当地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具有审计、财会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经审委员。经审会委员人数不少于工会委员会委员人数20%,最低不少于5人。目前,全市县级工会经审办人员21人,专职8人,兼职13人,聘请特约审计员88名.基层工会经审组织1942个。从经审会主任的配备来看,9个县(市、区)工会全部配备经审会主任,有三分之二的县级工会经审会主任进入党组,其中5个县级工会经审主任兼任财务部长,1个县级工会实现了经审专用经费由经审会主任签字报销,8个县级工会设置了经审办公室并配备了经审办主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3,(12):32-33
昔阳县总工会高度重视经审工作,紧紧围绕上级工会的部署,以“五星级工会经审会”创建为载体,以提高审查审计监督质量为核心,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有效推进了全县工会经审工作的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工运》2006,(4):15-15
3月29日上午,重庆市总工会经审办在铜梁县召开了2006年重庆市工会经审工作暨表彰会。会议由市总经审会副主任、经审办主任刘毅主持。  相似文献   

5.
结果是开展工作的目的,结果的运用最终体现工作的成效及其影响、意义。建立工会经审会,其目的就是监管工会经费的使用,确保工会资产的安全、完整、效益,促进工会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会经审会通过审计的方式来行使监管职责,其审计结果是否运用、怎样运用,已成为检验工会经审组织存在价值的首要标准。一、工会审计结果运用中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工会审计结果的运用已引起重视,各级工会经审组织采取了整改、回访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结果运用力度,使审计结果在为工会全局服务中的作用得以  相似文献   

6.
工会经审会的基本职能,是代表职工群众对工会财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在工会会计达标工作中,我们注意经审工作的职能作用,运用“四个主动”的方法,积极参与工会会计达标活动,对整个会计工作达标进行了监督和指导。“四个主动”,即:主动参与工会会计达标活动,注意掌握工会财务达标工作的总体路数,及时纠正在会计达标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  相似文献   

7.
李军 《重庆工运》2006,(4):7-10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工会的重视和支持下,工会经审组织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指导思想.始终紧扣工会中心工作,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查深查透,在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市总工会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工会经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付永平 《中国工运》2011,(11):47-48
从目前州(市、县)总工会的经审工作实践看,存在制约瓶颈,亟待解决。 一、制约瓶颈 (一)工会经审办、经审工作人员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在州(市、县)经审会下设的办事机构——经审办,绝大部分无编制、无机构,都是挂靠工会机关办公室或者其他办公室,经审办主任都是兼职(工作人员也就是这个人),有时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全总十四届经审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真审查了全总本级2005年和2006年工会经费的预决算,以及全总2005年度事业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全总直属企事业单位资产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会经审工作。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加强经审监督,促进经费增收,严格资产管理,规范经济行为,开创工会经审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十四大以来,全国工会经审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审组织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经费审查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广大工会经审干部素质提高、精神振奋。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履行审查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6,(10)
近三年来,湖北省各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简称“经审会”)共开展各项审计1379项(次),各级工会经审会共审查出行政少拨、漏拨、欠拨工会经费1097.55万元,已补收688.30万元。查出违规开支197.54万元。组织参与对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9项,送审516.3万元,审减104.71万元,审减率达20%……省总经审会在全国省级工会经审工作年度考核评比中连年荣获一等奖,已步入了全国工会经审工作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08,(5):58-58
福建省福州市总工会陈培霖撰文.针对基层工会经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1.提高对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各级工会和经审委的领导同志要以对工运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审查审计、业务建设以及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全力支持、帮助、指导基层工会经审委,依法行使监督职责.发挥监督效能。2.严把“三同时”关.为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在组建基层工会时,  相似文献   

12.
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不仅仅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完成工会系列工作的前提准备."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既为工会经审工作向前推进提供了机遇,更对工会经审工作的作用发挥提出了要求.工会经审工作必须提高质量,实现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中国工运》2012,(1):61-64
■山西省总工会发出《开展创建“星级工会经审会”活动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决定在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中广泛开展“星级工会经审会”创建活动。考核内容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审查审计、经费及业务建设、工作奖励及创新5个方面。考核办法设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池锡开 《重庆工运》2005,(10):17-18
工会经费是工会赖以生存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制约工会各项工作和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工作方针的“瓶颈”。搞好工会经费收管用是基层工会直接服务于职工群众的重点工作。最大限度地协助财务部门把应收的工会经费收起来.是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职责。当前工会经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8,(9):29-30
几年来,荆州市总经审会认真履行经审监督职能,加强经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审计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工会经审组织在工会全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万源市总工会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工会经审工作制度体系。结合万源实际,建立十项经审制度,着力“十化”的实践,对贯彻“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民主管财、有效用财”的思路,促进“依法收缴、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工会经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军 《重庆工运》2005,(6):17-19
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的重视和支持下,工会经审组织坚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拓展经审监督范围,加大审查、审计力度,查找存在的问题,防范和化解工会资产风险,为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实践证明,经审工作在保障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和代表广大会员实行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工会经审工作人员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近,全总召开的十四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刚结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08,(5):13-14
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会经济技术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人运动主题,扎实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 ,是全总十三届三次主席团会议、二次执委会确立的工会工作“五突破一加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 ,必须提高认识 ,增强为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新突破而奋斗的自觉性 ;坚定信心 ,调整思路 ,确保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新突破目标的实现 ;加快建立新建企业工会领导体制 ,为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的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工会组建与工会作用发挥同步运作 ,以切实发挥作用的实际效果促进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 ;加强领导 ,通力合作 ,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组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而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柳州实施的“二次创业”战略中,如何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为企业培育新型劳动者,是党对工会的要求,也是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