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营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军营文化资源、实现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确保职能任务顺利完成、凝聚和提升战斗力的能力。其外在表现包括军营文化认同力、军营文化凝聚力、军营文化感召力、军营文化辐射力和军营文化创造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军营文化软实力。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是教育人、引导人、影响人、激励人的最深刻、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它对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至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都觉得当年的革命歌曲好听、革命老片好看,那是因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走进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的新四军文化艺术馆吧,战火中的新四军的文化艺术是近代中华民族不屈文艺的一个缩影。火热的年代真情的作品工作是纷繁的,战斗是激烈的。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语),新四军一成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7,(6)
<正>"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名言,是在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讲演时提出来的,强调的是军队必须做好文化教育工作,总结提炼了我军不断调整完善的文化教育方针,生动精辟地阐明了军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这句名言所包含的治军理念以及我军的文化教育工作内容,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了。毛泽东在1944年从文化角度对人民军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用革命的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以保卫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用武装斗争波浪式地推进根据地的发展、扩大红色区域,是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红军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地开展起来。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之日起,党就在军队内部建立了  相似文献   

5.
马彦超 《世纪桥》2011,(18):19-22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斗争有文武两条战线,一个是拿枪的军队,另一个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军队。这支文化军队成为团结自己、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从而帮助中国革命。20世纪30年代,一些在黑龙江的:更化界人  相似文献   

6.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劳动过程.创业的成功与否,业绩大小,除了创业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外,还需要外部环境和个人素质的支撑.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社会和谐,有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就使企业者敢创业、能创业,能一门心思地创业.创业者个人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文化,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认真回顾和总结 ,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 ,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南。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新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的思想。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灵魂和核心 ,需要有能够代表…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山区各抗日根据地,都处在省与省交界的山区,一向文化落后,不用说大知识分子,就是连小知识分子也为数不多,广大农村几乎是一个文盲的世界。这种状况,同新的革命时代,同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抗日战争时代,是极不适应的。正如毛泽东深刻指出的那样:“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12页)因此,在抗日根据地开创和发展时期,普及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就成为共产党各级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地的教育,可分为干部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钢 《当代贵州》2014,(20):19-19
正正所谓"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就是时代对军人的要求,也是读书学习与当代军人成长的内在联系点。读书之于军队和军人,似乎是流淌和深蕴于血液及生命中的细胞生长基因,决定和伴随着他的成长。伟人毛泽东把这个现象归结为一句通俗的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87年前,当他创建这支人民军  相似文献   

10.
汪志强 《探索》2001,1(1):19-22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土壤中成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以后革命生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位哲人说过人不能超越历史来塑造自己.毛泽东正是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才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中国土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在我军历史上,先后有过3次大规模接收知识青年入伍的高潮,随之带来了军队质量建设的突飞猛进和革命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青年学生走进"圣城"延安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知识青年从军高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部队的战略展开与数量扩大,干部严重缺乏。有的部队甚至把抗战前的老战士全都提拔为干部,但仍难满足需要。与此同时,日寇铁蹄深入,神州陆沉,大批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救亡  相似文献   

13.
一代伟人毛泽东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中国文化的滋养对其性格特征的形成是最关键的。对中国 文化的执着,孕育了毛泽东人格的中国气派;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超越,又使他的人格独具现代品格,形 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1949年9月22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庄严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既是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展望,也是对此前文化发展情况的总结。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理念,既是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回应和文化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彻底否定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凝练升华。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培坤 《世纪桥》2007,(12):12-14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历来都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重点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文化政策与纲领,邓小平同志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从党的先进性、党的建设的角度,把先进文化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则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具体来说与以岳麓书院为标志的湖湘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湖湘文化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深刻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树一帜地提出和阐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追根溯源于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无论是从理论贡献还是历史事实的角度,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文化理论与建设的一系列有机组合。从理论逻辑上来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实践价值上来看,在指导思想、基本目标、重要方针、根本保证等方面有更加实效的指向;具有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繁荣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掌握对文化的领导权,站稳人民立场、展现文化主体观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开拓前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武 《求是》2012,(12):7-10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都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不行,没有先进的文化也不行。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物质动力,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文学艺术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