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绪论 2005年1月19日,Seoul市市长李明博向国内外记者宣布,将Seoul的中文名称"汉城"改为"首尔"."首尔"这个名称是Seoul特别市经过专家的层层筛选,广泛收集各界的意见后,遵从国际惯例而确定下来的.据报道,中国外交部已于2005年10月21日通报大韩民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政府已经指示全国和海外使领馆开始启用韩国首都"汉城"的中文新译名"首尔".本文旨在阐明"首尔"一词在语言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15日上午10时,首尔特别市的市长向国内外记者以及有关机构正式宣布,韩国首都的汉字标记规定为"首尔".能够认识到这一举措远比单纯制定新的地名标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人,其实并不很多.  相似文献   

3.
作者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生活在首尔的韩国作家所完成的一系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均对首尔的都市面貌进行了描述。通过对首尔变迁或以首尔为基地所发生的事件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从而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心态以及人与历史在首尔空间的互动。这既是对文学史的回顾,也是对首尔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月禾 《当代韩国》2009,(3):100-100,I0004
2009年9月19~20日,由韩国首尔孔子学院、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韩国》杂志社共同举办,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韩国关东大学支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第11届韩中文化论坛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举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首尔、香港等大城市人口发展脉络的梳理,提炼出世界大城市人口发展的增速特征、流动特征、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特征等,并分析了世界大城市与北京在人口发展上的共性与差异。同时,以日本东京为例,本文还研究了影响东京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北京未来人口发展和疏解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19日韩国首尔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将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当天,中国新华社和国内的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则消息.中国国内网民对此反应也十分强烈,纷纷在各个网站论坛上发表意见,这些意见综合起来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7.
王泠一 《新民周刊》2012,(35):58-59
为了避免经营风险,青潭洞影城除了高区几个楼层放映大片、热片以及3D、4D外,中区几个楼层的集团消费和影厅冠名是盈利的大头。首都首尔,集聚了韩国50%的经济规模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自然是韩国的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首尔上流社会对上海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犹太人,二战结束后从上海离开的这两个避难族群建立了两个国家——大韩民...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秋季号)八清溪川复原事业成为首尔市长选举的决定性因素2002年3月,随着各党党内竞选的结束,李明博候选人成为国大党的首尔市长候选人。从竞选初期开始,关于清溪川复原事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问题自然成了争论焦点。此时的选举正按李明博候选人所采取的战略进行。李明博候选人特意于2002年2月25日考察了5.8公里覆盖在黑暗中的清溪川,3月6日又以亚态环境NGO韩国本部总裁的资格与“拯救清溪川研究会”共同举办了清溪川复原事业的答辩会,书面发表了具体的复原计划。从首尔市有关当局、知识阶层到一般市民,都开始讨论清溪川公约。2002年4…  相似文献   

9.
日期:2007年8月29日(星期二)下午5点参加者:李充阳,首尔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当代韩国》韩方顾问金成童,首尔孔子学院副院长朴宰雨,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当代韩国》韩方主编金东洙,《当代韩国》韩方编委地点:首尔孔子学院理事会办公室自从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首尔孔子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韩国同属儒家文化圈,上海与首尔同为国际性大都市。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上海与首尔交往密切。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中韩两国交流日益频繁中,上海与首尔也加快了交流的步伐,在经济的开发与投资过程中,上海与首尔的都市文化呈现出互动之势,这对于加强两国之  相似文献   

11.
位于首尔市钟路区卧龙洞的昌德宫(始建于1405年)与景福宫等并称为五大宫,它是韩国建筑风格的典范,在景福宫一度遭破坏后的300年,曾被用作政宫。昌德宫的建筑群是朝鲜时代造园艺术的杰作。昌德宫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宫殿  相似文献   

12.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首尔国际论坛共同举办的首届"首尔-北京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外交学会卢秋田会长率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首尔国际论坛会长、韩国前外长韩广洲、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与中国驻韩国大使宁赋魁分别致开幕词,首尔国际论坛理事长、韩国前总理李洪九等韩国政要和学术界、经济界知名人士,外交学会副会长王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汝信、中国前驻韩国大使张庭延等40余人出席论坛.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与会代表就朝核问题、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与东北亚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当代韩国》2009,(2):I0005-I0006
本期主要介绍韩国三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即首尔的史前文化节,庆尚北道安东地区的安东面具舞节,庆尚南道的高敞邑城踏城节。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1991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首尔开幕,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率代表团于11月12日抵达首尔。这是在中韩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个高级代表团来到首尔,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中国代表团原本是来参加部长级会议,完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手续的  相似文献   

15.
为拓展分割时代、分割体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平台而投身其研究活动的两位老学者姜万吉(查明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委员会委员长)和白乐晴(首尔国立大学名誉教授),就有关光复60年的意义进行了座谈。2005年7月29日,在首尔市钟路区“查明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委员会”委员长办公室里,由《同民族(Han-Gele)》记者韩胜东主持,两位学者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探讨了有关克服“分割60年”的发展之路。主持人:您认为1945年8月光复的同时提出的历史课题在过去的60年是如何实现的?姜万吉(以下简称姜):任何民族在过渡到近代社会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实现国…  相似文献   

16.
林木茂密、郁郁葱葱的北汉山如同屏风般环绕着首尔。对于首尔市民来说,北汉山是解除身心劳顿之地,在市内的任何地方都能望见北汉山,随时都可以轻松前往。自古以来北汉山就以巍峨多姿的山势和秀丽的景观召唤着诗人和艺术家。作为韩国登山运动的摇篮,北汉山又是登山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首尔有座北汉山  相似文献   

17.
李相信 《当代韩国》2009,(3):98-99,I0003
2009年8月20~22日,在首尔国际贸易展示厅隆重召开了2009年韩国政治世界学术大会。包括主持人和讨论者在内,共有500多名国内外政治学者聚在一起,仔细分析和讨论韩国政治的各方面议题。  相似文献   

18.
袁城 《当代韩国》2009,(2):29-34
韩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进行,发达地区特别是都会区及大城市对劳动力需求的迅速提升,促使韩国人口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向城市和发达的都市区迁移,人口迁移加速了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随着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人口迁移的趋势逐渐放缓,向首尔都市区迁移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道际之间的迁移量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9.
<正>由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韩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6~18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韩国的首尔大学、高丽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成均馆大学、梨花女子大学、首尔市立大学、檀国大学、首尔教育大学、交通大学、东新大学、釜山大学、全北大学、关东大学、庆尚大学、顺天乡大学、乌山大学、古典翻译院、国立中央图书馆、东北亚历史财团、进出口银行朝鲜·东北亚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  相似文献   

20.
王晓晓 《当代韩国》2008,21(1):47-53
本文批判性地审视了首尔的一项住房更新化运动对于当地居民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发展的实际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项联合再发展项目(JRP)被引入首尔,并掀起了大幅度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的浪潮。然而,这项运动也导致了众多的问题,如在整个规划过程中缺乏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在住房的重新分配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等。在韩国,政府依照的是一条所谓“涓滴效应”或者被称为“过滤”式的策略。在整个项目系统中,市场的运作方式被定义为一种以土地所有者为根本起源的“仕绅化”的过程。这个发展项目彻底地打破了所谓低收入居民社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脆弱平衡。当地居民永远地失去了他们曾经赖以生存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